小院的晨雾还没散,仓库里就传来了老陈的声音——他正蹲在防潮桶旁,帮着周婶筛盐粒,粗糙的手指捻过盐屑,动作又轻又稳:“这密封桶好东西啊,以前村里的粮站都没这么结实的家伙。”周婶笑着递过筛子:“都是林野提前囤的,啥好用的都有。”
丫丫蹲在仓库角落,跟着林悦、小诺用彩绳编网兜,网兜是用来装小袋盐的,三个孩子的指尖沾着线头,脸上沾了点面粉(是早上帮李嫂揉面蹭的),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丫丫编得真好看!”林悦举着自己的“歪歪扭扭网兜”,羡慕地看着丫丫手里的成品,小诺也跟着点头:“等编好了,就能装糖块啦!”
林野刚检查完院外的陷阱,走进仓库时,老陈忽然抬起头,拍了拍膝盖上的盐屑:“林哥,我想起个事儿——山北头以前有个供销社,是老国营的,灾变前我去买过化肥,那仓库里囤了不少东西,米面、罐头、布料、劳保用品都有,说不定现在还能剩下点。”
这话让林野眼睛一亮。供销社的物资,正是小院目前需要补充的——虽然囤货充足,但日用品和劳保工具消耗得快,尤其是布料和耐磨手套,早就不够用了。“那供销社离这里多远?有没有危险?”他蹲下来,拿出地图(灾变前囤的本地详细地形图),铺在木箱上。
老陈凑过来,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就在山北的土坡下,离这儿大概三里地,灾变后那片没听说有变异兽,就是供销社的门是铁的,可能锈死了。”
苏晴拿着账本走进来,听到这话立刻接话:“我去准备装备——囤的撬棍、防锈喷雾、防毒面具都带上,供销社里可能积了灰,得防着粉尘。”赵勇也跟着过来:“我带弩箭和猎枪,再揣几个浸了松油的火把,万一有变异虫躲在里面呢?”
当天下午,队伍就出发了——林野、赵勇、王强带着老陈,苏晴留在小院照看孩子和物资。老陈走在最前,熟门熟路地绕开了积雪下的暗沟,手里攥着林野给的防滑手套(囤的军工劳保手套):“前面那片矮坡,翻过去就是供销社了。”
翻到坡顶时,供销社的轮廓果然出现在视野里——灰砖外墙,铁卷闸门半落着,上面锈迹斑斑,门口堆着半塌的化肥袋,风一吹,白色的粉末就飘起来。林野举起望远镜看了看,卷闸门后面没有动静,只有窗台上积了厚厚的雪。
“王强,用防锈喷雾喷锁,再用撬棍撬。”林野递过囤的工业防锈喷雾,王强对着铁锁喷了几下,等了半分钟,撬棍往锁眼里一插,“咔”的一声,锈死的锁就开了。卷闸门被慢慢拉开,灰尘裹着霉味涌出来,赵勇赶紧点燃火把,往门里晃了晃:“先熏熏,把躲着的虫子赶出来。”
火把的光扫过供销社内部——货架倒了一半,上面还堆着落满灰的罐头盒、布疋、劳保鞋,墙角的米缸倒在地上,里面的米虽然潮了,但没发霉,还有几个木箱堆在柜台后面,上面写着“劳保手套”“帆布背包”的字样。
“小心!”老陈忽然喊了一声,指着货架底下——几只拳头大的变异鼠正缩在角落里,红眼睛盯着他们,爪子在地上刨着灰。赵勇反应快,火把往地上一戳,松油烧得“噼啪”响,变异鼠吓得往柜台后面窜。林野从背包里掏出囤的杀虫剂(高浓度除虫喷雾),对着柜台后喷了几下,变异鼠的惨叫声很快就没了动静。
“这杀虫剂真管用!”王强拍了拍胸口,老陈也松了口气:“以前村里闹老鼠,用土法子都没用,这东西一喷就灵。”
接下来的时间,几人开始整理物资:
? 食品类:二十罐肉罐头(猪肉、牛肉)、三袋未开封的面粉、半袋白糖、十几包压缩饼干;
? 日用品:五匹蓝布(能做衣服、床单)、三十双劳保胶鞋、五十副耐磨手套、两卷粗麻绳;
? 工具类:十把扳手、五把钳子、三卷铁丝、两盒火柴。
这些物资被装进帆布背包里,王强和赵勇各扛了两个大包,老陈抱着几罐罐头,脸上是藏不住的高兴:“这些东西,够咱们用好久了!以前供销社的罐头,过年都舍不得买呢。”
往回走的时候,夕阳刚好落在坡顶上,把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老陈抱着罐头,脚步都轻快了不少:“林哥,跟着你们,真是找对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能一次拿这么多好东西。”林野笑着说:“这些都是大家的,以后咱们的囤货会越来越多。”
回到小院时,孩子们已经在院口等着了。丫丫看到老陈怀里的罐头,眼睛一下子亮了:“爷爷,这是糖吗?”老陈刮了刮她的鼻子:“是肉罐头,等会儿让李嫂热给你吃!”
灶房里很快飘起了罐头的香味,李嫂把加热的牛肉罐头倒进炖菜里,锅里的萝卜炖肉瞬间裹上了浓郁的肉香。饭桌上,丫丫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吃着罐头里的牛肉,眼睛里闪着光:“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肉!”
林野看着饭桌上的众人——老陈的碗里堆着肉,赵勇和王强在说供销社的工具,苏晴在账本上记录新物资的数量,孩子们的笑声裹着饭菜的香,飘在暖烘烘的屋里。
他走进仓库,看着新添的物资被整齐地摆上货架,和之前的囤货堆在一起,像一座越来越稳固的小山。末世里的囤货,从来不是冰冷的物品,是能接住温暖的底气——接住老陈和丫丫的生存希望,接住小院每个人的安稳日子,接住这灾年里,一点点攒起来的光。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轻轻落在院墙上,仓库里的物资堆得越来越满,林野知道,只要这囤货的底气在,这方避风港,就能接住更多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