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裹着盐场的咸腥气,漫到盐仓的《盐税征管册》时,龙弈指尖刚触到册上 “北境与沿海村落共分盐利” 的条款 —— 墨迹竟被盐水洇得发花,“共分” 二字被改成 “北境独得”,与阿婷父亲《盐场运维秘录》里 “盐税册需用防水烟墨书写,遇盐不化,字迹清晰” 的记载相悖。更糟的是,按改后条款收缴的盐税,刚入仓就少了三成,盐场的晒盐池还被人投了泥沙(盐粒变浑浊难售卖),征管册尾页添了行小字 “北境人私吞盐税还毁盐池,想断我们活路”,改痕处沾着未干的盐粒。
“这征管册和盐池都被动过手脚。” 阿婷蹲在晒盐池旁,指尖捻起池底的泥沙,在晨光里搓了搓,沙粒里竟裹着北境盐工常用的草绳纤维 —— 是有人故意用北境盐场的草绳裹沙投池,“我爹说晒盐池需每日清淤,绝无积沙,这是想让沿海人以为是我们毁的盐池,而且……”
话没说完,苏雅的药箱 “嗒” 地砸在盐仓旁的木案上。她用银簪挑过改痕处的纸张,蘸了点墨迹防水试剂,试剂瞬间从透明变成浅红(无防水墨反应),再蘸册里原有的墨迹,试剂仍保持透明(含防水墨反应):“没防水的墨迹遇盐就花,萧衍是想让沿海村落以为我们赖账,再……”
“再让扮成盐税吏的人说‘是北境盐官改的册子,护民军还私吞盐税,想让我们白晒盐’。” 项云的铁枪往盐袋上一戳,震得袋里的盐粒簌簌落,老将军拽过个穿官服的 “盐税吏”,袖管里还藏着块东齐禁卫的铜符 —— 符上的 “萧” 字沾着盐粒,显然刚在盐仓待过。
“你根本不是盐税吏。” 龙弈的目光扫过盐税吏的手,虽握着盐秤,指节却有禁卫握刀的厚茧,不是常年晒盐磨出的薄茧,“你收盐时,总往盐场外的滩涂瞥,是在等萧衍的人抢盐吧?”
盐税吏脸色骤变,突然往盐堆旁的干草堆扑去,怀里的火折子刚要点燃堆着的盐袋(萧衍计划烧盐,嫁祸 “归降者不满分盐不均”),就被凌丰的银枪挑飞。枪尖抵住他咽喉时,盐税吏怀里掉出张纸条,上面画着个被绑的孩童:“我儿子被萧衍抓了!他说只要我传假论,就放我儿子!可他刚才还…… 还在归降者的盐筐里塞了沿海村落的铜勺,好让大家以为归降者偷盐!”
盐场外突然传来喧哗。赵彻的弓弩营扶着个拎空盐筐的沿海村民冲进来,村民的筐里掉出枚北境盐工的铜扣,声音发颤:“有人喊‘北境人偷我们的铜勺,还烧盐袋断我们生计’!村长说要封盐池,我们想查证,却被说‘是龙弈让盐税吏压着不让查,根本没诚意共分利’,喊的人穿村民服,却在跑时露了禁卫甲片,还说‘不如填了盐池,谁也别晒盐’!”
赵勇扛着铁枪从盐仓赶来,枪尖还沾着新晒的盐粒 —— 是刚筛好的细盐,“凌丰,你带两百人去清理盐池,捞泥沙!我守盐仓,别让萧衍的人烧盐!”
“不用。” 龙弈突然按住凌丰的枪,目光落在征管册的封底,“我爹的秘录里写过,真征管册的‘盐’字旁边有极小的‘盐晶纹’暗记,假的没有。阿婷,你去盐场的老柜里找找 —— 我记得爹说过,老柜里藏着备用的真征管册和滤盐布!”
阿婷踩着盐粒跑向老柜,很快抱着个木盒回来,盒里的真征管册上盐晶纹在晨光下清晰可见,滤盐布一铺,浑浊的盐粒立刻滤出晶莹细盐。苏雅这时也蹲在盐筐旁起身,举着银簪道:“铜勺上的铜扣是用胶水粘的,还沾着东齐禁卫甲片的铁屑,是他们故意塞进去的!”
归降的秦军残部首领这时带着个兵卒冲进来,兵卒手里攥着张密信:“营里混了萧衍的卧底!还传信说‘正午时会有潮汛,他们要趁潮淹盐池’!弟兄们都…… 都想先筑堤挡潮,不想管盐税了!”
“挡潮和查真相能一起办。” 龙弈指着真征管册,“项老将军,你带三百人去盐场东侧筑防潮堤,挡潮汛;赵彻,你带弓弩营帮村民滤盐,每袋盐都让村长验过;凌丰,你跟我重订分盐规矩 —— 我爹的秘录里写了,盐场需‘北境与沿海人共晒盐、共核税’,我们现在就邀村长一起核账!”
午时的日头穿透晨雾,防潮堤已筑好,滤盐布滤出的细盐堆成小山,沿海村的村长也跟着龙弈核完了盐税账。那扮盐税吏的人突然跪在木案前,手里举着张真征管页:“这是萧衍给我的‘假征管页’,我偷偷换了真的!北境的老盐工认得真盐晶纹,能证明我不是故意骗大家的!”
就在这时,滩涂方向传来欢呼。项云的声音很快从远处传来:“抓了十几个淹盐池的卧底!还搜出萧衍的信,说要让潮汛冲了盐场断我们生路!”
盐场中央突然响起掌声。沿海村民围着盐堆分盐,北境盐工帮着修补晒盐池,苏雅在给晒盐的老人递凉茶;凌丰则帮着将真征管册挂在盐仓最显眼的地方。
阿婷靠在龙弈身边,手里翻着父亲的《盐场运维秘录》,突然抬头冲他笑:“我爹说,盐场守的不是盐粒和盐税,是大家过日子的底气。” 龙弈接过她递来的一块盐饼,饼里还裹着粒芝麻 —— 是沿海村民刚送的,“以前我总想着怎么拆阴谋、护同盟,现在才明白,真正的统一天下,不是靠我守住多少盐场,是让每个盐工、每个村民、每个部落人,都能在晒盐里得实惠,在共利里得安稳 —— 盐同晒,利同分,才是真天下。”
风穿过盐场的盐堆,带着咸腥气与茶香。龙弈的铁枪斜倚在木案旁,枪尖的寒芒不再只有冷意,还映着村民分盐的笑脸、盐工晒盐的专注,以及阿婷递来的一杯凉茶 —— 茶里泡着新采的薄荷,刚好衬出盐饼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