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荷想起明年她家需要交的税款,就心疼的龇牙,田税是一亩一斗十二斤,夏收秋收各交一次,她家一千六百亩田地。
然后是桑蚕税,这个税负较高,买卖蚕茧的时候要去县衙登记,然后一斤茧子要交三两,不用交钱直接交纳蚕茧。
之前他们家还在十年免税期,这些赋税问题自然是不用管的,但从明年开始,他们宋家也需要开始按时缴纳赋税。
此外还有人头税,一人男丁二百文,这个不多,宋家的成年男丁就两人而已。
如果明年宋家还要继续种植棉花,那么同样是要交税的,一斤棉要交二两。这些赋税是今年新规定,之前的赋税比较混乱。
因为大梁一朝才刚成立不久,很多赋税是按照前朝的走,只有一些不合理的是重新确立的,所以前几年的税收是有些混乱的。
如今圣上理清楚了赋税一事,也重新确立了赋税,顾青荷他们家明年也要按照新的赋税交,除非家中有子嗣中进士。
前朝是中秀才赋税免两百亩,徭役全免,中举人家中田地的所有赋税全免。
但如今不一样了,家中男丁中秀才只能够免去二十亩田地的赋税,中举人也只能免去一百亩田地的赋税,只有进士才能全免。
整个朝廷三年一届的科举能考中多少进士呢?只有区区不到六十人而已。
正因如此,进士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顾青荷做梦都想要让家里的几个孩子考上进士,这比让孩子考清华北大更难。
但她也是没办法在这个古代,她们都背后说没有人给他们做主撑腰的,如果不靠自己努力,那么迟早都是会出事的。
顾青荷可不敢侥幸,认为自己拥有那么多田地财富后,还不会有人盯上。
新朝成立前的这几年,旧的世家贵族被杀是差不多了,新的世家贵族还没形成,自然是不会有人找他们麻烦,但以后呢?
几十年以后呢?
难不成她要自杀啊!
顾青荷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可不想把一家人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
哎,这也就是她自己不能考科举,要是她能考科举,这会儿早就已经自己上了。
今年旱情严重,老百姓的收成都不怎么好,因此学堂里的学子也走了好几位。
目前依然还留在学堂里的,都是一些家庭富裕的,有心科举的。
宋瑾看着学堂里一位又一位同窗退学回家,他沉默了很久人也稳重多了。
九岁的小男孩身形长的已经很高了,都比顾青荷的肩膀高了。
这孩子遗传了宋书宴父子的大个子,比同龄的孩子至少要高半个脑袋。
看着宋瑾一天天长大,顾青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就是她一点点拉扯大的孩子,不知不觉中,她都已经穿越十几年了。
前世的一切对于她来说就像是梦一样,而今生的这一切对于她来说才更加真实。
她能够感受到夏日的炎热,夜里嗡嗡响的蚊虫,以及树林间田野的虫鸣蛙叫声。
宋瑾这孩子虽然平时不爱说这些事情,但他心里很清楚父母对他的期望,
因此别看他该玩的时候玩的疯的,又是爬山又是摸鱼的。
但在学堂里念书时,他比谁都认真,再加上记忆力不错,学习进展飞快。
顾青荷跟宋书宴在学习这一块也从不逼着他,因为孩子真不是那块学习的料时,逼他也没用,只会让他抑郁。
这个时代的夫子可比后世的老师严厉负责的多,再加上能玩的东西少,孩子在学堂上的认真程度,也不是后世的孩子能比的。
因为只要是在上学堂的孩子都清楚,为了让他们上学堂,家中父母亲眷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而他们的出路也只有这一条。
老二宋珩跟老三宋珵就差很多了,一是记忆力不如老大宋瑾。
另外就是容易走神三心二意的坐不住,估计在科举一道上走的不如哥哥远。
至于老四现在还是一个小奶娃,根本就看不出来别的,看着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顾青荷内心其实是有一些着急的。
但她又没有丝毫的办法,老大已经够努力了,最后能不能成还要看命!
老二老三是没天赋,她硬逼着也没用,只能让秦夫子盯紧一点慢慢的学。
其实秦夫子对她家的三个孩子已经够好了,每天都要留下来开小灶不说,教他们三个也是最用心的,比他教亲儿子都用心。
秦夫子的长子秦岷已经十三了,如今四书五经都已经学完了,据秦夫子说等下一届科举,就让秦岷下场试试。
即便是不中,下场积累一些经验也是好的,科举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提前体验一次就能多增加一丝机会。
他对于宋瑾的安排也是一样的,这三年学四书五经,下一个三年学制八股。
然后就可以下场一试,算起来也就只有短短的六年时间了,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宋书宴见妻子说到四个孩子时,神情明显有些着急,对此他也搂着妻子安慰。
“娘子,你也别想那么多!”
“孩子们有孩子们的路,真要是科举走不通,走别的路也一样。
家业多了大不了分家,然后隐藏一部分财富,谁知道咱家有多少银钱啊!”
“哎,看着老二跟老三这两个臭小子,我有时候都想再生两个了,质量拼不过,我就拼数量,万一有脑子聪明的呢?”
顾青荷其实也就是抱怨抱怨,真要让她再生一胎,她心里其实是不愿意的。
先不说能不能生儿子,即便是生了儿子,这孩子就一定聪明吗?
更何况生孩子太伤身了,顾青荷还想着长命百岁呢,她可不愿意早死。
“娘子的想法还真是不错。”宋书宴听到这里实在是忍不住笑了,不过生孩子这事他也不想再让娘子经历了,伤身又痛苦。
如果不是怕没儿子,年老时会被欺负会被吃绝户,他其实也不是那么想要儿子。
他爹天天想着传宗接代,但是他真没这些想法,战场死人堆里活下来的人,他对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都不太在乎。
祖宗?
他喊一声对方能答应吗!
当年他娘死的时候,他饿肚子的时候,也没看到祖宗出来帮他啊!
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亲人家人。
当然不敬祖宗这些话,他还是不敢拿出来乱说的,怕他爹揍死他这个不孝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