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晋升副县长: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电话那头,孙志强标志性的、裹着蜜糖般的热情,像是被突然掐断了火的灶糖,瞬间凝固了。
有那么三四秒钟,听筒里只剩下微弱的电流声,滋滋作响,仿佛在嘲笑着这片刻的死寂。
林枫没有催促,他安静地握着手机,目光落在窗外凤山镇星星点点的灯火上。那些灯火,每一盏下面,都有一个他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面孔,有他为之奋斗的理由。他能想象到孙志强此刻的表情,那张在奥迪车里写满轻视的脸,现在恐怕正因为他这个看似合情合理的提议而扭曲。
“咳,咳咳……”孙志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干咳了两声来掩饰尴尬,“林老弟,你这个想法……好,非常好!尊老敬贤,这是咱们的优良传统嘛!钱县长是我们县里的老前辈,德高望重,你一个年轻人,能有这份心,难得,实在是难得!”
他嘴里说着“难得”,语调却怎么听都透着一股子别扭。
林枫心里清楚,自己这颗球,踢得有多刁钻。
钱保国,这位在“关系图谱”上被标注为【为人正派\/威望甚高】的老县长,虽然与陈书记不是一路人,但也绝非县长李卫民和刘振声的同盟。他是一块压舱石,一块谁都想拉拢,却谁也拉不动的压舱石。
让孙志强去约钱保国,等于是让他去办一件他根本办不成的事。办成了,功劳是林枫的,是他林枫懂得人情世故,主动拜会前辈;办不成,孙志强就得自己吞下这个没面子的结果,还得反过来跟林枫解释,为什么他这个县府办副主任,连个快退休的老县长都请不动。
“那这件事就拜托孙主任了。”林枫的语气听起来诚恳无比,“我刚来县里,人生地不熟,也就孙主任您这样热心肠的老哥,肯帮我这个忙。等您约好了钱县长,咱们再一起吃饭,我做东,一定把您和钱县长都陪好。”
他把“热心肠的老哥”几个字咬得不轻不重,却像一根软刺,扎进了孙志强的耳朵里。
“好说,好说!林老弟你太客气了!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跟钱县长那边联系,一有消息,马上通知你!”孙志强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完这番话,匆匆挂断了电话。
听着手机里的忙音,林枫站了许久。
他没有胜利的快感,反而有一种踏入深水区之前的冷静。这只是第一步,一次小小的试探,一次利用对方规则的反击。他利用了“官场规矩”里的“尊老”,破解了“官场规矩”里的“饭局”。
这张花了一百二十点民心值兑换的地图,开始显现出它真正的价值。它不仅让他看清了迷雾,更给了他在迷雾中行走的勇气和方法。
第二天,林枫没有等来孙志强的电话,却等来了县委组织部的电话。
通知他上午十点,到县委三楼小会议室开会。
电话是组织部的一个干事打来的,语气公事公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比孙志强那虚伪的热情,让林枫感觉更踏实。
他换上了周建国特意叮嘱他备着的一件半新的白衬衫和深色西裤,没有开车,而是坐着镇政府的旧桑塔纳去了县委大院。
当他走进那间小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
主位空着,左手边是县委书记陈建国,他面色平静,看到林枫进来,只是微微颔首。陈建国的旁边,坐着纪委书记陈国忠和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振华。王振华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林枫身上停留了一瞬,不带褒贬。
而右手边,赫然坐着县长李卫民。李卫民正低头看着自己面前的茶杯,杯中的茶叶沉沉浮浮,他似乎对杯子里的微观世界更感兴趣。他身边还坐着两位副县长,林枫在资料上见过照片,都是“本土网”上的重要节点。他们看到林枫,表情各异,有的带着审视,有的则干脆移开了目光。
整个会议室里,气氛安静得有些压抑。
林枫在王振华示意的、最末端的一个位置上坐了下来。他能感觉到,数道目光,或明或暗,都落在了自己身上。他就像一个闯入一场复杂牌局的新玩家,所有老手都在不动声色地观察他,评估他。
十点整,会议准时开始。
王振华清了清嗓子,打开面前的文件夹,用一种标准的官方语调,开始宣读文件。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批复,以及县委常委会的研究决定……”
开场白很长,很枯燥,但林枫听得异常认真。他知道,决定他未来走向的时刻,到了。
当王振华念出“……任命林枫同志为清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时,林枫的心跳还是不受控制地漏了一拍。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靴子真正落地时,那种感觉依然不真实。他下意识地抬眼,扫过全场。
陈建国书记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却透出一丝不易察失的肯定。
而县长李卫民,终于从他的茶杯里抬起了头。他的脸上挂着一丝公式化的微笑,甚至带头鼓起了掌。但林枫注意到,在他鼓掌的瞬间,他桌下的手指,正无意识地用指甲抠着裤缝。
那两位副县长也跟着鼓掌,只是掌声显得有些敷衍和稀疏。
这掌声,是祝贺,也是一种无声的宣告: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小子。
“……林枫同志将分管全县的农业、水利及扶贫工作。希望林枫同志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勇于担当,为我县的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王振华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分管农业、水利、扶贫。
当听到这几个领域时,林枫心中瞬间了然。
那两位本土派副县长的脸上,掠过一丝几不可见的松弛。在他们看来,这几个都是“清水衙门”,费力不讨好,没钱没权,更捞不到什么油水。把这个愣头青安排到这些位置上,等于把他发配到了最苦寒的边疆,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县长李卫民脸上的笑容,似乎也真诚了一些。
然而,林枫却在陈建国平静的目光中,读懂了更深层的用意。
农业、水利、扶贫,这恰恰是与基层百姓联系最紧密,最能直接影响民生的领域。这些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也最真切。
陈建国没有把他放在财政、国土、城建那些风口浪尖的位置上,让他去和刘振声的利益集团直接火拼。那无异于让一个新兵去冲重机枪阵地。
他给了林枫一个最适合他的战场。
一个远离权力斗争核心,却能让他最大限度发挥“民心系统”优势的战场。
这是保护,是栽培,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陈建国在看,他能不能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种出最丰硕的果实,为他自己,也为陈建国的改革大计,积累起最雄厚的“民心资本”。
“林枫同志,讲两句吧。”陈建国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林枫的思绪。
林枫站起身,对着会议室里的所有人,深深鞠了一躬。
他没有准备什么慷慨激昂的发言稿,脑子里也没有那些官样文章。
“谢谢组织的信任。”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很清晰,“我从基层来,知道农业、水利和扶贫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我没什么太高的水平,只能保证,在其位,谋其政。尽我所能,把工作做好,让老百姓多一些笑容,少一些难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监督。”
话很短,很朴素,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没有表忠心,没有喊口号。
王振华的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李卫民脸上的笑容又淡了下去。
只有陈建国,眼中闪过一抹真正的笑意。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场。李卫民和那两位副县长走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什么,从头到尾没有再看林枫一眼。
陈建国走到林枫身边,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一下,很重。
林枫能感觉到,这位县委书记手掌的温度,和他寄予的厚望。
走出县委大楼,阳光有些刺眼。
走廊里,办公室里,不时有人探出头来,对着他点头哈腰,脸上堆着他从未见过的热情笑容。
“林县长好!”
“林县长,恭喜恭喜!”
一声声“林县长”,让他感觉有些恍惚。他还是那个林枫,但似乎又不再是昨天的那个林枫了。
县政府给他安排的办公室在三楼的西侧,一个有些偏僻的角落。房间不大,一套半旧的办公桌椅,一个掉漆的文件柜,窗台上还有一盆快要枯死的吊兰。
看得出来,前一任分管这摊子事的人,日子过得并不舒心。
林枫却不以为意,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楼下院子里的喧嚣和风,一下子涌了进来,吹散了房间里的沉闷。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他刚把自己的公文包放在桌上,还没来得及坐下,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的中年人,抱着一摞几乎有半人高的文件,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林县长,您好,我叫吴小飞,是分管农业口的办公室秘书。这是……这是几个乡镇报上来的扶贫项目申请和农田水利改造方案,在……在前任那里压了快半年了,一直没批。您看,是不是先过目一下?”
吴小飞的语气里透着一股长久压抑后的期盼和忐忑。
林枫的目光,落在那一摞高高堆起的、落了灰的文件夹上。
他知道,他的战争,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