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沙盘推演城市功能区,发现能源供应的短板
【系统性崩溃预警:能源缺口即将突破临界阈值】
冰冷的白色字符,悬浮在林舟意识深处的沙盘中央,像一块无声的墓碑。
沙盘之外,指挥中心静得能听见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巨大的落地窗外,省城的万家灯火汇成一片璀璨的星河,安静而祥和。
林舟的额角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刚刚在推演中,亲眼目睹了这片星河的熄灭。
那不是瞬间的黑暗,而是一种更令人恐惧的、有条不紊的死亡。
他强行压下心头的悸动,意识再次沉入沙盘。精神力像无形的触手,拨动了时间的指针。
【推演回溯……】
画面倒转,熄灭的城市重新亮起,崩溃的电网恢复原状。时间退回到“未来第三年零七个月”的那个节点。
林舟的视角,像一颗高精度侦察卫星,瞬间锁定在了城东老工业区,那座闪烁起第一点微弱红光的火力发电厂模型上。
他没有直接分析发电厂本身,而是调出了另一个数据图层——城市规划与建设。
瞬间,发电厂周围的沙盘模型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蓝色虚影。
【城东万科城,三期,预计入住人口三万。】
【新世纪购物广场,预计日均人流量五万。】
【第三实验小学,东校区,含教职工及学生三千人。】
……
这些都是近两年内,在城东片区拔地而起的庞大建筑群。它们像嗷嗷待哺的雏鸟,张着巨大的嘴,向着区域内唯一的主供电来源——那座已经运行了三十年的老旧火力发电厂,索取着生存所需的能量。
林舟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身前的操作台上划过,仿佛在触摸那些冰冷的数据。
他调出了发电厂的模型数据。
【东城火力发电厂:设计寿命三十年,已服役三十二年。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峰值,已连续三年突破设计上限。最近一次设备检修报告:二级磨损警告。】
他看懂了。
这不是意外,这是一场被高速发展掩盖的、必然会发生的慢性病。城市在狂奔,为它输送血液的心脏却在衰老。
林舟深吸一口气,松开了回溯的控制。
【推演继续……】
时间再次向前流动。
他看到,当城东万科城最后一栋楼的灯光在沙盘中亮起时,那座老旧的火力发电厂模型上的红光,不再闪烁,而是变成了一种持续的、不祥的暗红色。
紧接着,沙盘上代表电网的无数条光路中,一条从城东延伸向市中心的主干线路,负荷数据瞬间飙升,颜色由代表健康的蓝色,变为黄色,再变为橙色。
市中心,省政府旁边的中央变电站模型,也开始闪烁起警示的红光。
“原来如此……”林舟喃喃自语。
电网是一个整体。城东的亏空,需要整个城市的主网来进行“代偿”。这种代偿,让本就紧绷的城市电网,达到了断裂的边缘。
【推演时间:未来第四年,夏季,七月二十三日,晚八点。】
沙盘上,一个代表“极端高温天气”的环境变量被激活。整个城市的用电负荷,瞬间攀升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峰值。
林舟看到,中央变电站的红色警报声在推演中凄厉地响起,随即,模型骤然暗淡。
它崩溃了。
如同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
以中央变电站为圆心,一张由黑暗构成的巨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全城扩散。
先是市中心的政府大楼、甲级写字楼,那些象征着城市繁华的霓虹灯牌,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灭了喉咙,闪烁了几下,便归于死寂。
然后是居民区。成片成片的楼宇,窗户里的光亮一排排地熄灭,仿佛巨人眨了眨眼,便陷入了沉睡。
“交通大脑”的图标,在坚持了三分钟后,也因为全市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传感器断电而变成了灰色。城市主干道上,无数代表车辆的光点瞬间凝固,红色的拥堵警告标志,像病毒一样爬满了整张地图。
林舟甚至在推演的细节画面中看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模型上,亮起了代表“启用备用电源”的微弱黄光,但那黄光也在不断闪烁,显然撑不了太久。
一场由能源危机引发的、波及全城的系统性瘫痪。
沙盘推演出的画面,真实得令人窒息。
林舟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那是精神力过度消耗的信号。他猛地将意识从沙盘中抽离,身体晃了一下,扶住了冰冷的控制台。
指挥中心里空无一人,安静得可怕。
他转过身,看着窗外那片流光溢彩的真实城市,心脏仍在剧烈地跳动。那些闪亮的灯火,在他眼中,不再是繁荣的象征,而像是一支支燃烧到尽头的蜡烛,随时可能在下一秒熄灭。
他走到主屏幕前,那里还留着齐猿下班前调出的数据汇总页面。
林舟的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找到了一个名为“省电力公司年度报告”的文件夹。这是他让苏晓动用关系,从发改委能源处要来的公开版资料。
他跳过那些歌功颂德的开篇,直接翻到报告的末尾,在几十个附录表格里,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省城近五年峰值负荷及发电能力对比表》。
一列是“预计最高负荷”,逐年攀升。
另一列是“保证发电能力”,几乎是一条平缓的直线,甚至在去年,因为环保要求关停了两台小型发电机组,还略有下降。
两者的差值,也就是电网的“安全冗余”,从五年前的百分之二十,降到了去年的百分之六。
沙盘的推演,不是凭空猜测。
它只是将这条曲线,无情地、精准地延伸到了未来。
林舟终于彻底明白了,这座城市真正的短板在哪里。
不是交通,不是城建,甚至不是环境。
是能源。
是这个现代文明的基石,这个让摩天大楼亮灯、让工厂机器轰鸣、让“交通大脑”得以思考的根本。
城市规划的宏伟蓝图里,画满了高楼、公园和地铁线,却唯独忘了给这个城市的“心脏”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他们疯狂地给这个巨人增肌、美白、整容,却用着一颗衰老的心脏给全身供血。
更致命的是,这张“体检表”显示,省城百分之八十的电力,依旧依赖于城郊的三座大型火力发电厂。清洁能源的占比,不到可怜的百分之五,大部分还是零散的、无法并入主网的屋顶光伏,更像是一种政绩宣传,而非真正的能源结构转型。
这种单一、脆弱、老化的能源结构,就是悬在省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林舟关掉了屏幕。
他靠在冰冷的金属边框上,闭上了眼睛。
他不能把这份“死亡预告”直接扔到省委的会议桌上。那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会引发恐慌、推诿和无休止的争吵。电力系统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的利益集团盘根错节,远比交通改善要复杂百倍。
仅仅指出问题,是三流幕僚的水平。
带着问题和解决方案一起出现,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办公室里一片黑暗,只有窗外的城市霓虹,将他的侧影投射在光洁的地板上,拉得很长。
许久,林舟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里,没有了看到未来灾难时的惊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既然已经看到了病灶所在,那么下一步,就是设计一场前所未有的、足以改变整个城市命运的“心脏搭桥手术”。
他再次闭上眼。
脑海深处,那座刚刚经历过“死亡”的城市沙盘,被他彻底清空。
这一次,他没有载入任何现实数据。
一个全新的、空白的城市模型,缓缓浮现。他开始在上面勾勒出第一条线,那不是道路,也不是建筑,而是一条代表着“能源流”的虚线。
他要在这片空白的沙盘上,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属于未来的、理想的城市能源模型。
他要做的,不再是预测,而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