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团队的担忧,林舟的身体状况亮起红灯
省委招待所,静园。
院名雅致,但对于这几天守在外面的人来说,这里更像一座密不透风的孤岛。
李瑞把玩着手里那枚冰冷的Zippo打火机,开合间发出单调的“咔哒”声。这是他第五次来到静园门口,也是他耐心告罄的时刻。
“还是一样?”苏晓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る的紧绷。她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但微蹙的眉头和略显苍白的脸色,泄露了她内心的焦虑。
旁边,马叔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把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熏得更加模糊。他面前的地上,已经落了厚厚一层烟灰。
“送餐的刚出来。”李瑞头也不回,眼睛盯着那扇紧闭的院门,“食盒又是原封不动。我问他,他说从第三天起,就没见里面的东西动过。”
苏晓的心猛地一沉。
距离林舟进入静园,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天。
六天里,音讯全无。
最初的两天,他们还能安慰自己,林舟在进行高度保密的工作,需要绝对专注。可从第三天起,那原封不动退回来的食盒,就像一块石头,一天比一天更重地压在他们心上。
他们不是没想过办法。马叔托了在省委机关食堂工作的老乡,旁敲侧击地打听;苏晓试图通过法律顾问的身份联系省委办公厅,询问项目进度;李瑞更是动用了他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信息渠道。
但所有反馈都汇成了一句话:绝密,任何人不得打扰。
这命令来自周书记本人,是一堵无法逾越的墙。
“不行,我得进去看看。”李瑞掐灭了烟,把打火机揣回兜里,眼神变得狠厉,“一个大活人,六天水米不进,他是想在里面修仙吗?出了事,谁他妈担得起?”
“怎么进?”苏晓反问,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硬闯?你知道这里的安保是什么级别吗?我们三个明天就得上社会新闻头条。”
“那就在这儿干等着,等他饿死在里面,我们去给他收尸?”李瑞的火气上来了,声音也高了八度。
马叔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烟灰,走到两人中间,声音沙哑:“别吵了。再等一天。如果明天送出来的食盒还是没动,咱们就一起去大门口……静坐。”
“静坐”两个字,从这位一辈子谨小慎微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分量重得吓人。
李瑞和苏晓都沉默了。他们知道,那将是他们最后的,也是最无奈的办法。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滑到静园门口。车窗降下,周书记那位面容沉稳的秘书探出头来。
他看到了门口的三人,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的惊讶,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三位都在啊。”
“李秘书,”苏晓上前一步,“我们很担心林舟同志的状况,他已经六天……”
李秘书抬手打断了她的话,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书记让我过来看看,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前到了后天,需要林舟同志准备一下汇报材料。”
说着,他下了车,径直走向院门。安保人员核验过他的证件后,为他打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
李瑞三人对视一眼,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李秘书推开院门,走了进去。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仿佛被拉长了。院子里静悄悄的,连一声鸟叫都没有。
突然,一声压抑不住的惊呼从院内传来,紧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
“快!叫救护车!快!”
李秘书连滚带爬地从院子里冲了出来,他脸上那副万年不变的沉稳面具彻底碎裂,只剩下惊恐和慌乱。
轰的一声,李瑞三人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李瑞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像一头被激怒的猎豹,猛地撞开试图阻拦的安保人员,冲进了院子。苏晓和马叔紧随其后。
二楼书房的门虚掩着。
李瑞一脚踹开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全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房间里昏暗而压抑,厚重的窗帘隔绝了所有光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食物腐败的酸味和浓茶变质的馊味,混杂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铁器般的腥气。
林舟就倒在书桌旁冰冷的地板上,身体蜷缩着,一动不动。
他身上那件白衬衫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皱巴巴地贴在身上,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脸色是骇人的灰白,嘴唇干裂,眼窝深陷下去,仿佛整个人都被抽干了。
地上,散落着无数的图表和文件,像一片狼藉的战场。
一副金丝眼镜掉在不远处的墙角,其中一片镜片上,蛛网般的裂痕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小林!”
马叔发出一声凄厉的喊叫,扑了过去,颤抖的手伸向林舟的鼻下。当感觉到那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气息时,这位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操!”
李瑞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他没有上前,只是站在门口,胸口剧烈地起伏着。那双总是带着嘲弄和不羁的眼睛里,此刻翻涌着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恐惧。他想起自己最后对林舟说的那句话——“别死了”。
这个疯子,这个彻头彻尾的疯子,竟然真的差一点就死在了这里。
苏晓的身体晃了一下,但她强迫自己站稳了。她是三人中唯一保持着一丝理智的人。她快步走到林舟身边,蹲下身,用在急救培训课上学来的知识,检查他的瞳孔和脉搏。
“脉搏很弱,呼吸微弱,但生命体征还在。”她的声音因为极力克制而显得有些尖锐,“不能随便移动他!救护车到哪里了?”
李秘书这才如梦初醒,结结巴巴地说:“在……在路上了,是省保健局的医疗组,马上就到。”
几分钟后,几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提着急救箱冲了进来。他们熟练而迅速地给林舟接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测量各项生命体征。
房间里一时间只剩下医疗仪器发出的单调滴滴声,和医生们低声而快速的交流声。
“血压偏低,心率过缓。”
“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
“没有明显外伤,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李瑞、马叔和苏晓被护士请到了门外,三个人像三尊雕塑,一言不发地盯着那扇门,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年长的医生走了出来,他摘下口罩,脸色凝重。
“医生,他怎么样?”马叔第一个迎上去,声音都在发抖。
“生命暂时没有危险。”医生的话让三人松了一口气,但下一句又把他们的心提了起来,“但是,情况很不乐观。”
医生看着这三个面色焦急的人,斟酌着用词:“简单来说,就是极度的、灾难性的身心双重透支。我行医三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年轻的病人,身体亏空到这种地步。他的身体就像一块被彻底榨干了所有电量的电池,而他的大脑,像一台连续超频运行了一个月,已经烧坏了主板的电脑。”
“烧坏了主板?”李瑞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声音发冷,“什么意思?会有后遗症吗?”
“现在还不好说。”医生摇了摇头,“我们必须立刻送他去医院进行全面的脑部检查。从目前的状况看,他陷入了深度昏迷,这既是身体的崩溃,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他什么时候能醒来,甚至……能不能醒来,都要看他自己的意志,以及后续的治疗。”
能不能醒来……
这几个字像一把冰锥,狠狠扎进三人的心脏。
苏晓的脸色瞬间失去了所有血色。她扶着墙,才勉强没有倒下。
马叔的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瑞猛地一拳砸在旁边的墙壁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墙皮簌簌落下,他的指关节一片血肉模糊,他却像感觉不到疼痛。
医疗组用担架小心翼翼地将林舟抬了出去。路过门口时,李瑞看到了林舟那张毫无生气的脸,那张总是冷静、总是运筹帷幄的脸上,此刻只剩下死寂。
他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痛得无法呼吸。
救护车呼啸而去,静园再次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秘书擦着额头的冷汗,正想说些什么安抚的话,却被李瑞一把揪住了衣领。
“汇报材料?”李瑞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像一头择人而噬的野兽,“人都快没了,你他妈还惦记着你的汇报材料?”
“李……李瑞同志,你冷静点……”李秘书吓得魂飞魄散。
“冷静不了!”李瑞咆哮着,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我告诉你,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不管你什么书记秘书,我让你……”
“李瑞!”
苏晓厉声喝止了他。她走了过来,掰开李瑞的手,将吓得面无人色的李秘书护在身后。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苏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恢复了律师的冷静和条理,“李秘书,这件事,周书记知道了吗?”
“我……我刚已经汇报过了。”李秘书惊魂未定地说,“书记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并且……封锁消息。”
“封锁消息?”苏晓的眼神变得锐利,“那后天的常委会呢?林舟的汇报怎么办?”
李秘书面露难色:“书记的意思是……先看看林舟同志的抢救情况。如果实在不行,这份规划……可能就暂时搁置了。”
搁置?
苏晓的心猛地一跳。她回头,看向那间一片狼藉的书房。
林舟用命换来的东西,就要这样被“搁置”?
她没有再理会李秘书,转身走回了书房。马叔和李瑞也跟了进去。
房间里还残留着医疗用品的味道。苏晓走到那张巨大的红木书桌前,看着上面堆积如山的资料。这些资料不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被分成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用一个文件夹夹着。
在最上面,是一份手写的草稿,字迹潦草,仿佛书写者在与时间赛跑。
苏-晓拿起那份草稿,扉页上,是一个用尽最后力气写下的标题:
《关于构建“三环驱动与数据中枢”的江北省未来十年发展规划纲要》
而在标题的下方,有一滴早已干涸的、暗红色的血迹。
苏晓的指尖轻轻抚过那滴血迹,仿佛还能感受到它落下时的温度。
她翻开草稿,潦草的字迹,破碎的语句,无数的逻辑推导和数据模型,在她眼前展开。她看不懂那些复杂的算法,但她能看懂那背后宏大到令人战栗的构想。
一个将整个江北省的过去、现在、未来,全部囊括其中的,庞大的,活的系统。
“这个疯子……”李瑞也凑了过来,他看着草稿上的那些图表和文字,只觉得头皮发麻,“他这是……想给整个省当上帝啊。”
马叔则捡起了墙角那副裂了镜片的眼镜,用衣角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他看着手中的眼镜,又看看那些文件,浑浊的老眼里,第一次流露出一丝茫然。他不懂这些,他只知道,他的小林主任,为了这些纸,差点把命都搭进去。
“后天开会……”苏晓喃喃自语,她的目光在草稿、电脑和那些分门别类的资料之间来回移动,“方案是完整的,逻辑是清晰的,但……这不是一份能拿到省委常委会上汇报的正式文件。”
这里只有骨架,血肉模糊的骨架。
缺少一份条理清晰、措辞严谨、能让那些日理万机的省委常委们在最短时间内理解并信服的,正式的汇报稿。
而能完成这份工作的人,正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生死未卜。
苏晓的目光,缓缓落在了那台还亮着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上。电脑的屏幕保护程序,是一片深邃的星空,无数的光点在其中缓缓流动,像一个正在沉睡的宇宙。
她忽然明白了。
林舟倒下前,已经为他们铺好了所有的路。
“老马,”苏晓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你现在立刻回红山县,把我们团队里所有信得过的人,尤其是熟悉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的,全部带到省城来,用最快的速度。”
马叔一愣,随即重重点头:“好!”
苏晓又转向李瑞,眼神里燃烧着一簇火苗:“李瑞,你不是自诩黑客吗?这台电脑,林舟所有的推演数据应该都在里面。你,能不能把它给我破解了?”
李瑞看着苏晓,第一次,他从这个冷静理智的女人眼中,看到了一种和林舟如出一辙的疯狂。
他咧开嘴,笑了。那笑容里,有苦涩,有悲愤,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决绝的战意。
“破解?”他走到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屏幕瞬间亮起,弹出了一个复杂的密码输入界面,“用不着。”
他指着密码框下方一行小小的提示符,轻声念了出来:
“‘the chefs password is his soul.’(厨子的密码,是他的灵魂。)”
李瑞的目光,落在了苏晓手里的那份草稿标题上。
“他的灵魂……”他喃喃道,“不就在你手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