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船队在危机四伏的星骸海域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碧波穿云舟虽然性能卓越,但终究是为远洋航行设计,面对这种引力紊乱、能量狂暴、规则扭曲的极端星空环境,显得力不从心,防护法阵时刻处于超负荷状态,灵石的消耗速度令人心惊肉跳。
然而,与天玄大陆船队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烬燃大陆的两艘“雷隼梭舟”,却在这片死亡之海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它们的船体并非木质,而是由一种暗紫色的、布满细微鳞片状纹路的奇异金属整体铸造而成,线条流畅如活物,体积远比碧波穿云舟小巧,仅能容纳十余人。在航行中,它们不像船只,更像两只真正翱翔于星海的雷鸟。
当致命的引力乱流袭来时,雷隼梭舟船体表面的鳞片纹路会微微张开,释放出柔和的相位波动,巧妙地滑入引力流的缝隙,甚至能借力加速,而非硬抗。当能量风暴席卷时,梭舟表面会浮现一层不断流动的液态能量膜,将大部分冲击能量偏转或吸收转化,效率远高于硬性防御。面对突然的碎片雨,它们则能进行超高速的短距离瞬移,留下道道残影。
这一切,都得益于它们迥异于天玄大陆炼器体系的、高度集成化的生物灵械技术。
“不可思议……”云凌霄看着前方如鱼得水般引导航线的雷隼梭舟,眼中充满了惊叹与凝重,“他们的技术,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环境而生的。”
林宸的双眼更是亮起了前所未有的光芒。他的械纹臂铠全力运转,如同最贪婪的学生,疯狂地扫描、分析着雷隼梭舟的每一个细微的能量波动和结构特性。
“不是简单的法阵叠加,是能量回路与物质结构的深度嵌合……类似于……人造的生物神经网络?能量传递效率高了至少三成!”他喃喃自语,脑海中无数灵感迸发。他的“科学法纹”理论,在此刻找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高度发达的参照系!
终于,在一次短暂的休整间隙,林宸主动走向了停靠在较大一块星骸阴影下的雷隼梭舟。幽正站在舱门外,手持水晶板记录着环境数据。
林宸没有过多寒暄(语言依旧不通),而是直接抬起左臂,械纹光芒流转,在空中投射出一幅复杂的、由能量流线、几何节点和数学公式构成的雷隼梭舟简化结构解析图,并重点标注了几个他无法完全理解的能量转换节点和相位偏移原理,投去询问的目光。
幽看到这幅图像,冰冷的眸子里瞬间爆发出极度震惊和浓厚兴趣的光芒。她显然没料到林宸能如此快地解析到这种深度。她立刻用水晶板回应,投射出更详细的生物灵械回路的微观结构图和相位计算公式,并指向林宸标注的节点,进行了更深入的演示。
两人就这样,完全超越了语言的障碍,以图像、公式、能量模拟的方式进行着高效而深入的交流。一个代表着天玄大陆最前沿的“科学法纹”思维,一个代表着烬燃大陆成熟的“生物灵械”体系,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在此刻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融合。
林宸学到了如何让能量回路具备“活性”以自适应环境,学到了利用空间相位差进行规避的精妙技巧。而幽也从林宸那里,见识到了对能量本质更底层的数学描述和高度逻辑化的优化算法,这对她完善自己的灵械模型启发巨大。
交流中,林宸甚至当场对碧波穿云舟的几个外围防护法阵进行了微调,借鉴了雷隼梭舟的偏转思路。虽然效果远不如原版,但防护阵的能耗明显下降了近一成!
这一变化,立刻被澜澈使者和云凌霄察觉,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
“现学现用,竟有如此奇效……”云凌霄感叹。
数日后,凭借雷隼梭舟的卓越引导和林宸的实时优化,船队有惊无险地穿越了最危险的星骸密集区,抵达了幽所说的那片相对稳定的“宁静区”。
这是一片漂浮着稀疏小型星骸的空旷地带,能量流动平缓了许多。船队得以暂时喘息,修复损伤,补充灵力。
休整时,林宸与幽的交流并未停止,甚至开始涉及更基础的能量理论。烬也在一旁默默关注,看向林宸的目光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认可与重视。
这次技术交流,不仅极大提升了船队的生存能力,更让林宸的“科学法纹”体系吸收了大量异界精华,为他未来的突破,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