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集 远程授课?林天的 “驭人之术”
青牛岭的夜晚,格外安静。秦云坐在油灯下,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桌子上放着一部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是林天的头像 —— 今晚,是林天第一次给秦云 “远程授课”。
“小云,准备好了吗?咱们今天先学‘复式记账法’。” 林天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很清晰。
“先生,我准备好了。” 秦云赶紧坐直身子,手里拿着笔,眼睛盯着屏幕。
“复式记账法,简单说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林天在屏幕那头,拿着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账目表,“比如,村里今天卖了五十斤药材,收入十两银子,那就要记‘药材减少五十斤’,‘银子增加十两’,这样账目就清楚了,不会像以前那样记混。”
秦云皱了皱眉,有点没明白:“先生,古代没有阿拉伯数字,也没有‘借贷’,怎么记啊?”
林天笑了笑,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你可以用汉字代替,比如‘药材’记‘药’,‘银子’记‘银’,‘减少’画个‘↓’,‘增加’画个‘↑’,这样既简单,又容易懂。你试试,把今天卖玉米的账记一下。”
秦云点了点头,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起来。今天村里卖了三十斤玉米,收入五两银子,他写道:“玉米↓三十斤,银↑五两”。写完后,他把笔记本对着屏幕,让林天看。
“很好!就是这样。” 林天的声音里带着赞许,“以后不管是卖药材、买农具,还是分粮食,都这么记,每一笔账都能对应上,再也不会乱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林天又教了秦云 “物资盘点” 的方法,比如每月底要盘点一次药材、粮食,看看实际数量和账目上的数量对不对,要是不对,要找出原因。秦云听得很认真,有不懂的就问,林天也耐心地解答。
“先生,流民的事怎么管啊?现在村里有五十多个流民,有的想种地,有的想采药,还有的想做木工。” 秦云想起流民的事,赶紧问。
林天想了想,说:“你可以给流民分个类,想种地的,就分给他们一块田,给他们种子,让他们自己种,收成后交一部分粮食给村里;想采药的,就让张猎户带他们,教他们认药材,采到的药材归村里,村里给他们发盐和粮食;想做木工的,就让村里的老木匠带他们,做农具、修房子,村里给他们发工钱。这样一来,流民有活干,村里也能多些人手,一举两得。”
秦云眼睛一亮,赶紧把林天的话记下来:“先生,我明白了!明天我就给流民分类,让他们都有活干。”
“很好。” 林天的声音很温和,“小云,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慢慢来,多观察,多听大家的意见。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给我打电话,我帮你想办法。”
挂了电话,秦云看着笔记本上的字,心里充满了干劲。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月光,心里暗暗决定:明天就按先生说的做,给流民分类,整理账本,把村里的事管好。
第二天一早,秦云就开始忙活起来。他先给流民开了个会,问他们想做什么。流民们一听有活干,都很兴奋,有的说想种地,有的说想采药,还有的说想做木工。秦云一一登记,然后带着想种地的流民去找周老实,要了些田和种子;带着想采药的流民去找张猎户,让张猎户教他们认药材;带着想做木工的流民去找老木匠,让老木匠教他们做木工。
一天下来,流民们都有了活干,村里的秩序也好了很多。周老实看着秦云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他走到秦云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云,你做得太好了!先生没看错你。”
秦云笑了笑,擦了擦脸上的汗:“都是先生教得好,要是没有先生,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接下来的日子,秦云每天都很忙。他早上整理账本,中午去田里看流民种地,下午去山里看流民采药,晚上还要跟林天打电话,汇报村里的情况,请教问题。林天也很耐心,每次都给秦云提建议,教他怎么解决问题。
有一次,村里的磨盘坏了,流民们没法磨面粉,都很着急。秦云赶紧给林天打电话,林天教他用现代的方法修磨盘,还传了个简单的图纸过去。秦云按照图纸,找村里的木工一起修,很快就把磨盘修好了。
流民们看着修好的磨盘,都很感激秦云:“秦小哥,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都没法磨面粉了。”
秦云笑了笑:“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好好干活,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看着流民们开心的样子,秦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正在慢慢成长,正在为青牛岭做事。他也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先生的教导和周爷爷的信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能撑起青牛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