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信都,已是一座被饥饿和绝望彻底吞噬的死城。

自从拓跋秃髡那场徒劳的突围失败并战死城外后,城内最后一丝抵抗的勇气也随之彻底溃散。主将的阵亡,非但没有激起义愤,反而像抽走了支撑屋顶的最后一根柱子,让残存的秩序轰然倒塌。

人相食的惨剧已从隐秘的角落蔓延到半公开的状态。易子而食不再是个别现象,街道上随处可见被啃噬过的骸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混合着腐臭与绝望的恐怖气息。守军的建制早已混乱,士兵们如同行尸走肉,为了争夺一小块树皮或一点可疑的“肉干”而互相殴斗杀戮。易子而食易,易城而存难,每个人都知道,城破只是时间问题,区别在于,是作为食物死去,还是在最后的攻城中被杀死。

在这片人间地狱中,最后还保留着些许理智和求生欲的人,开始暗中串联。为首的是一名汉人都尉,名叫高叡。他出身河北士族,并非拓跋嫡系,本就对北魏皇室没有死忠之情。围城之初,他尚能恪尽职守,但如今的惨状已超越了他能接受的底线。

深夜,在一处被废弃的、散发着霉味的粮仓里,几盏昏暗的油灯映照着几张憔悴而紧张的面孔。除了高叡,还有另外几名汉人中级军官,以及一名管理仓库的小吏。

“不能再等了!”高叡的声音干涩而急促,眼中布满了血丝,“城外是死,城内…是比死更可怕的炼狱!拓跋将军已死,我们为谁守城?难道真要全城数万军民,都为那早已不见踪影的平城朝廷陪葬吗?”

一名校尉颤声道:“高都尉,你的意思是…降?”

“除了投降,还有活路吗?”高叡反问,“北秦虽为敌国,然观其檄文,并非一味嗜杀。邺城、邯郸降者,皆得保全。我等若献城,或可换得一线生机,至少…至少能让这满城还活着的人,吃上一口真正的粮食!”

“可是…如何降?谁能保证北秦不会出尔反尔,入城后大肆屠戮?”另一人疑虑道。

“需有条件!”高叡咬牙道,“我等需派心腹,缒城而下,与北秦大将谈判。只要他承诺不杀降卒,不掠百姓,保全我等性命家小…我便…我便愿设法取那拓跋秃髡…不,是取那顽抗到底的鲜卑副将慕容苟的人头,作为献礼!”众人面面相觑,呼吸粗重。这是赌上一切的反叛。最终,求生的欲望压倒了对未知的恐惧。“干了!”“听高都尉的!”

一名身手敏捷、家小早已在饥荒中死去的士卒,被选中执行这危险的任务。他带着高叡等人的密信,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后夜,用绳索悄无声息地滑下城墙,躲过巡逻的北秦哨兵,最终被带到了独孤信的大营。

独孤信在中军帐内接见了这名胆大包天的信使。他仔细阅读了高叡的密信,信中详细描述了城内的惨状,表达了投降的意愿,并提出条件:乞求独孤信承诺不杀降、不掠民、保全献城将领性命家产。信中称,愿以城内仍在负隅顽抗的鲜卑副将慕容苟的首级为信物。

帐内诸将议论纷纷。有人主张接受,可免去攻城伤亡;有人怀疑是诈降计,欲诱北秦军入瓮;更有人愤慨:“此等反复小人,迫不得已方降,应予严惩!”

独孤信沉默片刻,目光锐利如刀,盯着那名瑟瑟发抖的信使:“回去告诉高叡。他的条件,本将可以答应。入城之后,降卒不杀,百姓不掠,献城者有功。但是——”

他语气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慕容苟的首级,必须在城门开启之前,送到本将面前。否则,一切承诺作废,城破之后,玉石俱焚!”

信使连连磕头,带着独孤信的口信,又冒险潜回城中。

消息带回,高叡等人既喜且忧。喜的是北秦主帅答应了条件,忧的是要取慕容苟的首级,谈何容易!慕容苟是拓跋秃髡的死忠,手握最后一批还算完整的鲜卑亲兵,占据着太守府附近的核心区域。

箭已上弦,不得不发。高叡知道,这是投名状,没有退路了。

他立刻秘密召集愿意反正的士兵,许以重赏(当然是城破后的赏赐)。同时,他也知道慕容苟性格多疑暴戾,近日因粮尽压力,屡屡责罚甚至虐杀手下,早已引得部分鲜卑士卒暗中不满。高叡设法买通了慕容苟身边的一名亲卫。

时机选在次日黄昏,天色将暗未暗,人心最为浮动之时。

高叡带着数十名心腹,以“发现藏粮”为由,求见慕容苟。慕容苟此时已饿得两眼发绿,闻听有粮,不疑有他,立刻召见。

就在高叡进入厅堂,吸引慕容苟注意力的瞬间,那名被买通的亲卫突然发难,从背后一刀刺入了慕容苟的腰肋!

“你们…反了?!”慕容苟剧痛之下,惊怒交加,拔刀欲砍高叡。

高叡早已做好准备,侧身躲过,厉声喝道:“慕容苟倒行逆施,欲使我等皆为饿殍!杀了他,开城迎秦军,方有活路!”

厅堂内外顿时大乱!高叡的人与慕容苟的死忠亲兵厮杀在一起。听到动静,更多早已对现状不满的士兵,无论是汉是胡,都自发地加入了战团,攻击那些仍在顽抗的死忠派。太守府附近爆发了惨烈的内讧火并,喊杀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高叡亲自持刀,与受伤的慕容苟搏斗。最终,在一片混乱中,他趁乱一刀斩下了慕容苟的首级!

他提起那滴血的头颅,站在台阶上,嘶声大吼:“慕容苟已死!愿活命者,随我开城迎王师!”

主将首级被高高挑起,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抵抗迅速瓦解。高叡带着一群投降的士兵,控制了一座城门,奋力砍断门闩,放下了沉重的吊桥!

城外北秦大营,早已准备就绪。独孤信看到城头火并的乱象和最终升起的火把信号,知道事成。

“城门已开!全军听令!”独孤信翻身上马,拔出佩剑,直指洞开的信都城门,“入城!控制四门!肃清残敌!有敢持械抵抗者,杀无赦!降者免死!扰民者,斩!”

“万岁!”秦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如同黑色的洪流,井然有序地涌入信都城内。

战斗并未完全结束,零星抵抗仍在巷陌间发生,但已无法扭转大局。北秦军迅速占领各战略要点,控制府库,扑灭零星火头。

高叡带着一众降将,跪在城门洞旁,手捧慕容苟的首级和太守印信,迎接独孤信的到来。

独孤信策马入城,看着这座付出巨大代价才得以进入的坚城,看着街道两旁那些蜷缩在角落里、骨瘦如柴、眼神麻木中带着恐惧的百姓,面色沉静如水。

他勒住马,看了一眼高叡手中那颗狰狞的首级,微微颔首:“你等弃暗投明,保全一城生灵,有功。起来吧。”

随即,他下达了一系列命令:迅速张贴安民告示;开仓放粮,设立粥棚赈济饥民;收拢降卒,集中看管;派军医救治伤员;严明军纪,巡逻队即刻上街,弹压任何趁乱劫掠之举。

最后,他抬头望向城中心那杆依旧飘着的、破败不堪的北魏旗帜。

“把它换下来。”

一名秦军骁尉亲自攀上旗杆,将那面象征北魏在河北最后统治的龙雀旗扯下,扔下城头。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崭新、巨大的玄色大秦战旗,在信都城头缓缓升起,迎风猎猎作响!

标志着历经苦战与围困,河北之心腹——信都,正式易主。大秦的旗帜,终于插上了这座最为顽固的堡垒。持续数月的信都之战,以这样一种内外交攻、纳降献城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