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手环还在发烫,热度一阵阵传来,和“孤影”运行的节奏完全一致。林昭站在议会厅主控台前,手指悬在播放键上方,迟迟没有按下去。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句残缺的日志:“当林昭启动‘孤影’时,凤凰计划就会彻底激活。”这不像警告,更像是一种提示——来自过去的某种指引。
源头不在系统日志里,而在更早的记忆中——沈烬留下的记录。
她轻轻抽出金属匣,密封袋里的数据模块瞬间停止了震动。左手握着伊芙留下的残缺基因锁钥匙,边缘还带着一丝温热,仿佛刚从某个读取设备中拔出来。林昭将钥匙贴近纳米手环,两者的温度迅速上升,表面那些细小的刻痕泛起淡淡的红光。
她闭上眼,让“孤影”进入低频扫描模式,开始逆向追踪手环接收到的那个神秘信号。
数据一路回溯,竟然回到了三年前实验室爆炸的那晚。那一夜的数据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被压缩成一段未标记的缓存,藏在联邦星网最底层的废弃节点里。而这段缓存的加密方式,竟和沈烬私人系统的签名一模一样。
林昭转身离开议会厅,脚步穿过东侧通道时,作战服肩部的接口微微震颤了一下。通风口吹来的风拂过她的银发,但她根本没在意,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视网膜上浮动的红外路径图上——那是手环与钥匙共振后重建出的一条隐秘通道认证码,终点直指基因研究所地下第七层。
到了研究所入口,浮空城地基的裂缝依旧敞开着,边缘凝结着暗紫色的晶体。林昭取出导联针,插入裂缝底部的接口槽,注入低温冷却流体,解除了第一道封锁机制。第二道门禁需要生物电波匹配,她摘下左眼的虹膜扫描器,贴在识别区,同时引导“孤影”模拟沈烬在实验失败当晚的脑波频率——那段数据,是从守夜人组织遗留的录音中提取出来的,曾被人误以为只是背景噪音。
门,终于开了。
一股淡淡的气体扑面而来,“孤影”的运算效率立刻下降了18%。是低剂量神经抑制气雾。林昭迅速从武器接口取出纳米凝胶喷雾,封住通风口,为自己争取一点宝贵的时间。
通道尽头是另一扇生物识别门,要求双重验证:基因链匹配,还要特定的情感波动。她脱下手套,掌心那个“Lx-07”的烙印贴上识别区,系统显示通过。但心理阈值检测仍被锁定。
她闭上眼,想起妹妹最后一次通话的声音。不是录音,是记忆里的语调——轻、缓,还有一点点疲惫。她让“孤影”捕捉这段情绪的波形特征,模拟输出。识别区的蓝光闪烁了三次,终于转为绿色。
门缓缓滑开。
档案室里没有灯,只有角落几盏应急电源发出微弱的光。中央的桌上放着一本纸质笔记本,封面空白,边缘已经有些焦黑。林昭走近时,“孤影”自动切换到极弱红外扫描模式,避免触发可能存在的光敏自毁装置。
她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封面,系统开始逐像素解析隐藏的文字。第一页浮现出来:
“她们是我最后的作品。编号Lx-07与Lx-09,分别承载不同的使命。一个用于执行,一个用于延续。”
第二页夹着一张照片。画面有些模糊,但细节清晰可见:年轻的沈烬穿着白大褂,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那婴儿左眼处嵌着微型植入物,结构竟和林昭现在的虹膜扫描器一模一样,连固定螺纹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林昭的手指停在照片边缘,指节不自觉地收紧。
第三页之后的文字断断续续,像是随手记下的笔记:
“军方以为‘孤影’是他们研发的武器控制系统,其实它从一开始就是凤凰计划的核心触发器。它的真正功能不是辅助战斗,而是唤醒。”
“林昭每一次高强度使用‘孤影’,都会激活她基因链中的预设序列。当‘孤影’第三次达到极限负荷时,主服务器将自动解锁最终协议。”
“我失去左臂那天,就知道这条路无法回头。但我必须完成她未竟的事——让林璇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林昭翻到最后一页,手背的青筋微微凸起。
那是一行手写的字,墨迹深重,笔画却有些颤抖:
“当林昭启动‘孤影’时,凤凰计划就会彻底激活。而林璇的意识,是我留给她的礼物。”
空气中传来细微的电流声。她察觉到纸页内部布有微电流陷阱,稍微用力就会引爆周边的数据销毁装置。她改用最缓慢的方式,让“孤影”在视网膜界面上逐行还原所有隐藏信息,包括那些被涂改过的段落。
其中一段被划掉的文字重新显现:
“Lx-07并非收养个体。她是我的女儿。母亲死于基因崩溃症,我在她出生前就完成了神经预植手术。‘孤影’不是军方赐予的改造系统,而是我亲手埋入她大脑的种子。”
林昭没有动。
呼吸很稳,瞳孔只缩了一下,很快恢复如常。她小心翼翼地把照片剥离下来,放进随身携带的密封袋。继续扫描日记本的其余部分,确认没有其他隐藏信息后,准备将整份资料接入神经接口做深层分析。
就在她取下虹膜扫描器,准备连接导联线时,纳米手环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不是响应“孤影”,而是独立发出信号。
手环内侧“Lx-07”的刻痕滚烫,表面浮现出一行新的数据流——和日记中提到的“预设序列激活进度”完全一致。当前状态:72%。
距离完全激活,只剩两次高强度运算了。
她盯着那串数字,右手慢慢移向太阳穴。导联针留下的伤口已经结痂,但下面的血管仍在跳动。她知道,只要再启动一次“孤影”的最高权限,就能确认陈默遗物中基因储存单元的真实性,也能验证那个所谓的“礼物”是否真的存在。
但她也清楚——那将是倒数第二次。
她把日记的残页贴在胸口,重新戴上手套。作战服的各个接口逐一闭合,她转身朝出口走去。档案室依旧黑暗,只有红外界面在视野中不断闪烁。
走到通道一半,她忽然停下。
转身回去,回到桌前,用指尖在桌面留下一道浅浅的划痕——正对着日记原本摆放的位置。这是标记,也是提醒:真相已被带走,空位不会长久。
然后她走向升降梯。
金属门关闭的瞬间,她将纳米手环插入神经导联接口。
数据,开始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