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南宫景津津有味的听着天幕的讲述,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陈国的开国皇帝陈武现在好像还活着呢吧?
他得知自己的儿子要杀了自己和太子上位,会不会一怒之下把陈安杀了呢?
哎呀,真是期待呢,最好手脚麻利一点,直接把陈安抓回去砍了!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看样子陈安是个明君,他活着对大家都不好,这种人还是早点儿让他陨落吧!
【前面我们说过陶则经过三年的沉淀之后,已经变得沉稳,已经学会变通了。
所以他在知道吴国的情况之后,没有选择硬逼吴国皇帝孙永,以免吴国鱼死网破,而是选择了比较柔和的手段。
但是柔和不代表仁慈,陶则的柔和代表着冰冷,代表着以最柔弱的语气说出最让人绝望的话来,彻底击碎吴国的希望。
下面我们来说具体的谈判过程。】
陶则:这什么话啊?
把我说的这么阴险干什么?
我很正直、很光明磊落的好吧!
最多最多就是帮吴国认清现实而已,说我冰冷,说我不给别人希望什么的,太过了吧?
陶亮:完了,哥哥黑化了,唉,以后就看不到憨厚的哥哥了呢。
不过既然黑化后的哥哥比现在厉害,那还是放着不管吧,不危及到家人和大瀚就好!
吴国皇帝孙永:啊?
今年之后的我不会真的割地求援吧?
不会吧不会吧?
那会被钉在耻辱柱上面的啊!
吴国臣子:怎么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呢?
不会陶则这个后生真的干成了吧?
【陶则到了吴国,见到吴国皇帝孙永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亮刀子。
当然了,亮的不是真刀子啊,只是亮出了一些能说明吴国大不如前的物证而已。
陶则见到吴国皇帝孙永以后,先是递交了自己亲笔写的国书,然后拿出了一份结盟书。
是谁跟谁的结盟书呢?
是陈国国君陈安与吴国境内一些部落的结盟书,这些部落有自己的文化和政策,他们并不服从吴国的统治。
如今吴国内乱,他们借着与陈国结盟的机会捞到了能够自己统治的区域,所以才有了这份结盟书。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份情报,那就是吴国境内起义的军队已经占据了几个大的粮仓,这份情报上就把这几个粮仓标了出来。
而陶则拿出这两样东西的目的就很明显了,就是告诉孙永,我们大瀚明白吴国如今已经不行了,没有我们大瀚帮助就挺不过这一关了。
所以你们最好乖乖听话,不要忤逆我们。
那么孙永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是什么反应呢?
他反应很平淡,没什么反应。
那么为什么反应这么平淡呢?
因为他不知道这些东西是真是假。
没错,吴国的朝堂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能力确认吴国内部发生了什么事了,他们已经连陶则拿出来的东西是真是假都没办法确认了。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什么也不知道的吴国皇帝孙永,看到这些东西之后才会没有什么反应。
他写信给大瀚求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借着大瀚的力量恢复自己的统治。
反正如今吴国的朝政、吴国的官僚系统已经瘫痪了,部队也指挥不动,所以只要大瀚的军队能过来帮忙,那吴国就是血赚,根本就不可能亏。
因为这个时候的吴国已经一穷二白了,什么也没有,能借着大瀚的手捞回一点儿东西来,对吴国来说就是赚到了。
至于说要付出的代价高不高什么的,不重要。
因为根本就没有资本去支付所谓的代价了,这个时候的吴国已经是个空壳子了,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只要吴国能够忽悠住大瀚,让他们相信吴国手里还有兵,吴国的皇帝说的话还算数,那事情就成了,后面就能依靠大瀚重整河山了。
因为吴国并不是完全失去秩序了,像是前面陶则想要的毗陵、由拳、海盐三个地方,确实还在吴国人的手里,并且也还维持着秩序,但是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就是这些地方的行政长官已经不听从吴国朝廷的命令了,他们已经占山为王,准备自立了。
而吴国的想法就是借着大瀚的军队维持住自己虚假的权威,以此震慑这些手握重权的人,让他们不要乱来。
那么他们的目的达成了没有呢?我们现在来讲一讲。】
[家人们笑不活了!陶则揣着结盟书、标着粮仓的情报来亮刀子结果孙永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这不是淡定,而是吴国朝堂烂到连查真假的能力都没了!这就像你拿考试作弊证据怼学渣,他说我不知道这题对不对,你帮我写完就行!太离谱了!]
[陶则:你看!陈军跟你家部落结盟了!你粮仓没了!
孙永:真的假的?我也不知道啊,反正我指挥不动兵,你帮我打陈军就成]
[吴国这操作比当初赖瀚军补偿还恶心啊!上次是忘恩负义,这次是空手套白狼!]
[孙永:我啥都没有,但你得帮我,帮完我还不一定给好处
陶则:当初就不该救你,让陈军直接把你灭了得了!]
[孙永现在的核心逻辑我穷我有理,你帮我是应该的!管你陶则亮啥证据,反正我查不了管不了,只要瀚军来,我就赚,赢麻了啊!]
[说真的,吴国现在连谈代价的资格都没有了!就剩个皇帝名头,地方官都敢占山为王,堂堂皇帝还想靠大瀚来震住他们。唉,怕不是大瀚军队一来,地方官先跟瀚军拜把子了。]
[地方官:哥,咱别理那没军饷的皇帝,弟兄们都听你的,快分地盘呗!]
吴国皇帝孙永:好嘛,现在不用纠结名声了,敢情我是空手套白狼那边的啊,那就无所谓了!
这要能成,我留下的可是贤名!
不过,好像不太可能成啊,这个陶则智商有点高,怕是能看破吴国的现状。
吴国臣子:那个什么,我现在去投奔大瀚还来得及吗?
天幕上说的这事儿离现在也没几年,这意思是说几年以后吴国就要亡了,而我们这些人要变成别人的阶下囚了?
不行不行,我们堂堂士族怎么能背上亡国之臣的名声呢?
都是孙永这个皇帝的错!
投奔大瀚不太靠谱,投过去就是背主之人了,得不到重用,最好还是留在吴国当官,想办法找个贤明一点的君王上位。
这样看来,是时候找个机会,换个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