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彩旗飞,我们加油不掉队!”
“不看天,不看地,就看我们创奇迹!”
最后,她深吸一口气,小手一挥:
“三、二、一,冲!冲!冲!”
这个词记得最清楚,终于喊出来了。
这一刻,幼儿园门口彻底沸腾了!
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小朋友们跟着拍手叫好。
就连正在看蚂蚁的小男孩和感冒鼻子不通的小孩,也都忘了自己的蚂蚁和鼻子。
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的同龄人表演。
这也是跳舞?
简直颠覆了小朋友们跳舞的定义。
如果这就是跳舞,那谁还学舞蹈呢?什么中国舞民族舞的。
关键这样的,还能得到家长和老师们鼓掌。
正值送孩子入园的时间,有家长本已准备进门,却停下了脚步;
有已经进了门的,又折返回来凑热闹。
没办法,好奇心和凑热闹,这是人类的天性!
天哪!这孩子是要出道了吗?
这要是拍成视频,绝对上热搜!
有家长不知道怎么说。
那就随大流。
别人拍照自己也拍照。
这孩子上镜头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简直让人又爱又。
太好玩了!这孩子怎么教的呀?
看人家一点不怯场,真是难得!
而苏琪已经没眼看了。
她也想问问,这孩子到底是怎么教的呀?
怎么连什么是跳舞都不知道啊?
拉拉队那种扭着跳,那能叫跳舞吗?
幸好这孩子没看见过广播体操,不然把广播体操当跳舞,那可就更奇葩了。
这可怎么收场啊?
怎么才能挽回一点脸面呢?
自己打的头,咬着牙也得把这脸挣回来,否则得被蒋少恒和小姨的眼神“杀”了。
唱跳是不行了,那就换个路子——
说!
说最简单,只要不是哑巴就能说。
相声!
对,相声是传统艺术,具体传统了多少年,苏琪有点想不大起来了。
反正解放前就有。
你随便来个单口相声,或者讲个小故事也行啊。
哪怕是《狐假虎威》《乌鸦喝水》,《鸡妈妈找虫子》,我也能把这脸圆回来,这就是单口相声!
想到这儿,苏琪立刻捏着鼻子说道:
“你给大家说个相声吧!”
“琳儿!简单点的。”
“说点日常的。”
这提示够清楚了吧?
哪怕讲点宫里的小故事也行啊。
苏琪一边说,一边指着嘴,意思是你就讲点宫里吃的什么都行。
她心里暗暗盘算:只要你开口,我就能把它包装成相声,这样至少不会在众人面前太丢人。
谁知,琳儿眨巴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瞅着苏琪指着嘴,一脸茫然。
象声?什么是象声?
是大象的叫声,还是像什么声音?
这也算特长吗?
但是表姨指着嘴提示自己了,那就是让自己的嘴发出声音。
这个考核的就是看谁特别会模仿声音。
可能是一种口技。
表姨这是让我学大象叫,是为了帮我作弊吧!
虽然说作弊不好,但是现在自己还真有点需要。
她忽然想起,昨天在航天馆地球衣上看到过大象,可怎么叫来着?
好像没听到它叫啊。
也许它叫了,只是自己没记住。
“哎呀,沈悦琳呀沈悦琳,你咋就该记的没记住,不该记的记一堆呢?”
她在心里埋怨自己。
表姨都这么帮自己了,自己怎么睡一晚上觉就忘光了呢?
不能丢人,不能给表姨,外祖母,还有表舅丢人。
而且自己还要拿个状元让妈妈开心。
于是乎,沈悦琳小朋友嘴巴左右扭来扭去,试探性地发出了一声——“哞!”
牛叫,应该差不多吧!反正都是这么大的动物。
我天呀!
这一声“哞”,把人给吓了一跳,尤其是那些等着听相声的人。
这么小的孩子说相声,一般只要口齿伶俐,大家都会叫个好。
可这是什么相声?
这是什么口齿?是脑筋急转弯,还是《耕牛记》?
当然,也有人实在忍不住笑了。
捂着嘴笑的,拍着腿笑的。
沈悦琳小朋友很会看人脸色,尤其是她明知道自己的叫声不对。
听到笑声,她觉得理所当然,错了吗?我改就行了。
于是决定多试几种。
牛叫不对,那就马叫——“嘶……嘶……”一声接一声,差点演变成万马奔腾。
这一下,全场哄堂大笑。
还不行?那就驴叫……接着是羊叫、狗叫、猫叫……
甚至连孔雀的叫声,她都能模仿出来,虽然种种不对,但围观的人已经笑弯了腰。
“这孩子太逗了!”有人忍不住感叹。
可是相声变口技了吧。
幼儿园阿姨看着这一幕,心想:这倒是真有相声效果,最起码把人全给逗乐了。
苏琪站在一旁,哭笑不得。
她原本是想让琳儿说段相声来挽回颜面,没想到最后变成了一场动物模仿秀。
蒋慧真想把孩子拉走,但是看到孩子的孩子还在那么认真的表演。
又恐怕在幼儿园门口愣拉孩子,有点伤孩子的自尊心。
小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
尤其是这孩子的来处奇怪,更需要融入集体。
当然其他人没有这么多想头,只觉得这孩子很好玩。
这时候就有人凑趣开始点节目了。
“来个小品呗!”有人高声提议。
观众和看热闹的人也跟着起哄,七嘴八舌地出题。
可沈悦琳不想搭理,她看向幼儿园老师和表姨苏琪。
毕竟出题官应该是她们。
但表姨苏琪已经捂着脸,都不好意思看琳儿了。
看来自己的表现已经深深伤了表姨的面子。
那怎么办?只好弥补一下呗。
小品就小品吧。
可什么是小品?
小小的品茶?
浅尝一下?
这是考核自己的茶道?那这个可真是考到自己的特长了——真·特长。
她经常见太后娘娘喝茶、品茶,动作优雅从容,神情淡然自若。
太后娘娘的礼仪,仪容,无可挑剔,是宫中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每次嬷嬷都以太后娘娘的标准要求大家。
所以,这个题,琳儿指定行。
毕竟为了不挨打,琳儿确确实实下了苦功夫学过。
于是乎,沈悦琳小朋友学着太后娘娘的样子,微微仰起下巴。
小手在空中虚虚一抓,仿佛真从宫女手里接过一只看不见的茶杯。
她翘起兰花指,手腕轻轻一抬,像是端着什么沉甸甸的宝贝。
那姿态,优雅得仿佛连空气都被她端出了分量。
“本宫的茶,可得趁热。”
她压低嗓子,学着太后娘娘慢悠悠的语气,眼尾微挑,像是在扫视两旁的宫女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