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筱一行人带着口不能言的王金登上马车,不多时便来到了位于城西的西域商会。
萧筱率先掀帘下车,抬眼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一座气派与雅致兼具的院落静静矗立,青砖铺地,灰瓦覆顶,正门门楼高耸,雕花雀替透着几分异域风情。
此前路上,陆司通已随口提过,这处原是早年一位去西域做贸易起家的富商捐出的别业。
如今临街的三层商铺用作处理日常事务的大堂,后方绵延的三进院落,则是商会核心成员议事决策的重地,寻常人根本无法踏入。
时值午后,街面略显冷清。
一行人踏入商铺大堂,只见一名伙计正趴在柜台后酣睡,鼾声轻微。
陆司绮上前轻叩台面,伙计猛地惊醒,揉着眼睛坐起身,脸上还带着未醒的惺忪与被打扰的不耐,张嘴就要呵斥。
可当他抬眼看清随后走进来的王金与陆司通时,脸色瞬间变了,不耐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恭敬,忙不迭从柜台后绕出来,躬身笑道:
“原来是王理事、陆东家!什么风把您二位吹来了?可是王家或陆家的买卖有新需求,需要小的效劳?”
他言语热络,眼神却在扫过萧筱与陆司绮时,飞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显然是将两人当成了随行的女眷,没放在眼里。
此时,萧筱一步上前,平静开口:“今日来此,并非为了王家或陆家的事,是我要办理入会。”
说着,便将王金亲笔签署的字据和那枚象征着理事的玄铁腰牌置于柜台之上。
伙计的目光刚落在腰牌上,瞳孔就骤然一缩,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王金对此牌视若性命,竟会交予他人?
他心下骇然,不由重新打量起萧筱,态度瞬间谦卑了许多。
然而,当他拿起字据展开细看,目光扫到“婉香楼”三个字时,脸色顿时变得极为精彩,混合着惊讶与为难。
他自然知晓婉香楼是何等场所。若是一般商铺,有此凭证和理事担保,他断无阻拦之理。
可让一家青楼楚馆加入商会?这……这若传扬出去,西域商会的脸面何存?岂不成了笑柄?
伙计额角渗出细汗,挤出一个极其尴尬的笑容,言辞闪烁地推诿道:
“这个……姑娘,非是小人不愿办理。只是婉香楼情况特殊,小人位卑权轻,实在不敢擅专。此事……恐怕必须请示王会长亲自定夺才行。”
那伙计不敢擅作主张,只得引着萧筱一行人穿过前堂,向后院议事的花厅走去。
花厅内,王金的父亲王尚正与几位商会元老品茗闲谈。
听闻伙计通传,又见儿子王金面色惨白、失魂落魄地跟在后面,
身边还伴着司马毓与陆司通这两位在西域关举足轻重的年轻人,
王尚心中虽对“婉香楼入会”之事极为排斥,面上却不敢怠慢。
他捻着胡须,斟酌着开口,言语间尽是推诿:
“姑娘的意愿老夫明白,只是……我西域商会汇聚的是四方商贾,重在货殖通商。婉香楼这般……风雅之地,恐与商会宗旨不甚相符啊。”
此言一出,几位元老也纷纷点头附和,厅内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萧筱听了却不见半分急恼,反倒轻轻笑了起来。
她抬眼扫过在场众人,目光清亮而坚定,随即朗声问道:
“王会长,诸位东家,晚辈斗胆请教——西域商会创立之初,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东家捋须答道:“自然是团结同业,互通有无,让大家能抱团取暖,共闯西域商路。”
“说得极是!”萧筱颔首应和,话音刚落,话锋却陡然一转,“既如此,晚辈便给诸位讲个小故事吧。”
她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从前有个秀才进京赶考,路过一处贫瘠的村落。
村里只有一家旅店,他掏出一两银子,打算住下。
旅店老板拿到银子,立刻找工匠修好了店里坏了许久的桌子;
工匠拿着这一两银子,又去屠夫家买了肉,他家已经很久没沾过荤腥了;
屠夫得了银子,终于还清了之前欠旅店老板的旧债。
可到最后,秀才嫌旅店房间不合心意,又要回了那一两银子订金,转身走了。”
故事讲完,厅内几位东家都陷入了沉思,其中一人仍皱着眉,面露不解地问:
“萧姑娘,这故事听着有趣,可与咱们眼下商议的入会之事,有什么关联?”
这话刚落,一旁的陆司通眼中已闪过明悟的光芒。
他嘴角微微上扬,主动接过话头,替萧筱答道:
“关键在于,那一两银子虽最终回到了书生手中,但在它流转的这一圈里,
旅店换了新桌,工匠吃上了肉,屠夫还清了旧债。
整个村落,都因这笔钱短暂的流动而活了过来,焕发了生机。”
“陆东家所言极是。”萧筱顺势接过话头,目光灼灼地扫过在场众人:
“这便是‘钱如活水,流通则生’的道理!诸位请想,如今西域关为何市面萧条,连这堂堂商会门前都车马稀疏?”
她不等回答,便自问自答,语气愈发犀利,直戳要害:
“正是因为战事过后,人人自危,富商巨贾都将金银深藏地窖,不敢投资,寻常百姓更是囊中羞涩。
钱若不再流动,就如同死水一潭,纵然少数富商巨贾有万贯家财,可其他百姓都花不起钱,商业又怎么可能长期发展,即便是商会抱团取暖,又能撑到何时?!”
萧筱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以为婉香楼只是风月场所?殊不知楼中那些西域胡姬,吸引的何止是本地的富商,更有从西域来的胡商。
西域商会口口声声说要‘通商西域’,可诸位对西域的了解,又有多少能超过婉香楼的胡姬呢?”
萧筱话毕,她示意身旁的陆司绮,陆司绮立即取出一卷素帛长卷。萧筱手腕一抖,卷轴应声展开。
一幅精细异常的西域商路图赫然呈现!
图上不仅清晰标注了西域各地的城邦、绿洲与关隘,还用细密的小字注明了每处的特产、当前的物资行情,甚至详细写了当地部族的习俗禁忌;
更难得的是,连沿途的水草补给点、可能遇到的风沙路段等潜在风险,都一一标注在册。
这般详尽的程度,比西域商会库房里收藏的任何一幅舆图,都要周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