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那平静中带着一丝讥讽的声音。
如同一根尖锐的冰锥,狠狠刺入李靖的耳中。
李靖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布满风霜的脸上,第一次流露出无法掩饰的惊愕。
自己刚刚升起的杀心。
虽然隐晦,
但杀气已动,身后的亲兵也已蓄势待发。
只待他一个最终确认的眼神。
这其中的微妙变化,是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默契。
寻常人根本无从察觉。
可王振,
一个在鸿胪寺迎来送往,以口舌为生的文官,他是如何看穿的?
这份敏锐,这份胆魄。
已经完全超出了李靖对他的认知!
“你......”
李靖的声音有些干涩,他发现自己竟然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其实,
并非王振一朝顿悟,变得能洞察人心。
而是因为。
早在踏上归途之前,李承乾就已经将他回来后可能面临的所有剧本,都为他推演得一清二楚。
“回去之后,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我的条件原封不动地告诉李靖。”
“他听完之后,一定会对你动杀心。”
“为什么?”
当时王振不解地问。
“因为你听到了足以动摇大唐国本的条件,看到了一个足以颠覆大唐认知的世界。”
“在李世民和李靖这种旧时代掌权者的眼中,你本身,就成了一个最危险的情报源头。”
“他们会认为,只要让你永远闭嘴,这些情报就不会扩散,你所受到的思想冲击,就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这是他们作为统治者,必然会做出的,最‘稳妥’的选择。”
当时李承乾的这番话,让王振不寒而栗。
而现在。
李靖的反应,完美印证了元首的每一个字。
王振冰冷的目光直视着李靖那双依旧锐利的眼睛,将李承乾为他剖析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转述了出来。
“元帅想杀我,陛下想杀我。”
“无非是觉得下官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
“所以,只要下官和这支使团彻底消失,一切就还能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对吗?”
“你们认为,只要我们死了。”
“我们在黔州的所见所闻就可以被彻底掩盖,大唐的军心和民心,就不会受到任何动摇。”
王振每说一句。
李靖的脸色就凝重一分。
这些,
确实是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却被王振这个本该蒙在鼓里的“棋子”如此清晰、如此赤裸地说了出来。
这种感觉,
就好像自己一丝不挂地站在了敌人面前,所有的心思都被看了个通透。
听完王振的讲述。
李靖心中的惊涛骇浪反而渐渐平息了下来。
他的表情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
那份属于大唐军神的沉稳与冷酷重新占据了主导。
他淡淡地看着王振,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既然王大人什么都知道了,想必也清楚自己的结局。”
“那么,是自己了断,还是......要本帅劳烦动手?”
在他看来,
知道了又如何?
看穿了又如何?
在这数十万大军的营地之中。
在自己这位主帅的面前。
王振等人,依旧是砧板上的鱼肉,必死无疑!
他们的生死,
只在自己一念之间。
然而,
出乎他意料的是,王振非但没有露出丝毫的恐惧,反而笑了。
那是一种充满了怜悯与嘲弄的笑。
“呵呵......”
王振轻笑着,摇了摇头,“李靖啊李靖,你还是不懂。”
在李靖骤然阴沉的目光中。
王振不紧不慢地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文件。
他将那份文件展开。
递到李靖的面前,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我说过,我,我们,都不会死!”
李靖皱着眉头,接过了那份文件。
入手的一瞬间。
他的心就是一沉。
这文件的用料很特别,触感光滑坚韧。
色泽洁白如雪,
绝非大唐所能生产的麻纸或皮纸。
仅仅是这一张纸。
就透着一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精巧与先进。
他的目光落在纸面的文字上。
文字倒是他能看懂的方块字,用一种极为工整、规范的宋体印刷而成,清晰无比。
最顶端,
是四个醒目的大字:【任命书】。
李靖的视线缓缓下移。
“兹任命大唐鸿胪寺丞王振,为黔州特别事务全权代表使节;任命副使刘宏、张启......为黔州代表使团随员。”
“即日起,王振使节一行,将代表我黔州,前往大唐都城长安,就双边关系及未来发展,与大唐皇帝李世民陛下,展开友好、和平的正式访问与会谈。”
“望大唐沿途官府,予以便利,确保使团安全。”
落款处,
是“黔州元首办公室”的鲜红印章。
以及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
——李承乾。
轰!
这份任命书,犹如一道惊雷,在李靖的脑海中炸响!
他是什么人?
是统帅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兵法大家!
几乎是在看清文字的瞬间。
他就明白了这薄薄一张纸背后,那狠辣到极致的阳谋!
使者!
王振他们,现在的身份。
是黔州派往大唐的使者!
自己......
斩不了了!
斩杀一群任务失败、且有变节嫌疑的大唐官员。
是分内之事,是为国除害。
可斩杀一群有着明确任命书、来自敌对势力的“使者”。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
一旦自己动手。
就等同于大唐主动撕毁了这条潜规则,给了黔州最正当、最完美的开战借口!
陛下刚刚才派人去议和。
如果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杀了对方派来的“回访使者”,那会带来什么后果?
之前所有的妥协意图,都将化为泡影!
那枚名为“乘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再无任何束缚!
这个责任。
他李靖,
承担不起!
李承乾这一手,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不仅预判了自己的杀心。
还提前准备好了应对之法,将一群本该被灭口的“叛徒”,变成了自己碰都不能碰的“护身符”!
“嗬......”
李靖的喉咙里,发出一声冰冷的低哼。
他抬起头,
冷冷地看着王振,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嘲讽。
“本帅倒是小瞧了王大人,短短七日,不仅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还学会了这等投机取巧、卖主求荣的手段。”
面对李靖的讥刺,王振丝毫不以为意。
反而同样笑了起来,
那笑容里带着一种大彻大悟的释然。
“生死之前,有的东西,不得不选。”
他说完,
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
露出一副懊恼的表情。
用一种夸张的语气,对自己前面说的话进行了“反驳”。
“哦,不对不对!”
“你看我这脑子!我怎么能这么说呢?”
他看向李靖。
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语气诚恳无比:
“我应该感谢你们!”
“感谢陛下,感谢元帅!如果不是你们给了我这次出使的机会,我又怎么能有幸见到人间真正的理想国度?”
“又怎么能有机会,摆脱腐朽的过去,加入到建设一个全新、伟大世界的宏伟事业中来呢?”
“所以,我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弃暗投明!”
这番话。
说得李靖眼角肌肉一阵狂跳。
他已经不想再跟这个疯子多说一句话了。
王振看着李靖那张铁青的脸。
心情无比舒畅。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摆出了“使者”的架子。
朗声说道:
“李元帅,既然误会已经解开,那下官......”
“哦不,本使节,就要继续赶路了。”
“还请元帅高抬贵手,放开通往长安的关卡,莫要耽误了本使节......”
“拜访大唐皇帝陛下的行程啊!”
“你!”
李靖气得几欲吐血。
但最终,
他还是缓缓地抬起了手,又无力地放下。
他知道,
自己不能拦,也拦不住。
“放行!”
两个字,
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多谢元帅!”
王振春风得意地拱了拱手。
随即带着他那群同样昂首挺胸的“使团”成员。
在大唐士兵们复杂、惊疑的目光中。
大摇大摆地穿过了营地,朝着通往内陆的官道走去。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李靖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来人!”
“在!”
“八百里加急!将此地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禀报陛下!快!”
“遵命!”
一名传令官飞速离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李靖遥望着长安的方向。
心中第一次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大唐的天,恐怕......
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