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几个沉浸在书海中的黔州本地人,此刻也感受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压迫感。
他们纷纷抬起头。
惊疑不定地望向这位气势骇人的“外地游客”。
然而,
那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女子,面对这股足以让百官匍匐的帝王之怒,却似乎毫无所觉。
或许,
她察觉到了,但她不在乎。
李世民想要终止这个让他心胆俱裂的话题。
可这位觉得自家王爷的理念受到冒犯的女子,却显然不打算就此善罢甘休。
她非但没有退缩。
反而迎着李世民那足以杀人的目光,轻轻一笑。
那笑容里,
带着几分了然,几分通透,甚至还有一丝……
居高临下的怜悯。
“这位先生,”
她朱唇轻启,声音依旧平静而清晰,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理。
“您之所以觉得君主制度至高无上,觉得‘人人如龙’是大逆不道。”
“那是因为在您抵达黔州之前,您和您身边的这几位一样,早已被那名为‘封建’的无形枷锁,给牢牢束缚住了思想。”
“封建枷锁?”
房玄龄下意识地反驳,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有力的词句。
女子没有理会他。
目光始终锁定在李世民身上,仿佛看穿了他华贵衣袍下那颗正在剧烈震动的心。
“先生不必急着动怒。”
“思想的禁锢,非一日之寒。”
“您不妨在黔州多待些时日,去我们的工厂看看,去我们的公学听听,去乡下的集体农庄走走。”
“亲身感受一下这里的氛围,与这里的百姓多聊一聊。”
“到那时候,您或许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您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这番话,
与其说是在辩论,不如说是在教导。
一个黔州的年轻女子。
竟然在教导大唐帝国的皇帝何为“大势所趋”!
这让长孙无忌的拳头在袖中捏得咯咯作响。
若非此地是黔州,
他早已下令将这妖言惑众的女子拿下,打入天牢。
“哦,对了,”
女子似乎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
那戴着手套的纤细手指,指向了书店之外那片繁华喧嚣的街道。
“还有个东西,忘了告诉先生。”
她的目光越过窗棂,扫向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
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感叹。
“您所看到的,这平坦坚硬的马路,那夜里亮如白昼的‘神灯’,远处工厂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
“这满大街的神奇造物,都是由我们王爷所引领的工业革命、电气革命所缔造的。”
“这些,想必先生在大唐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未曾见过吧?”
李世民沉默不语。
但紧绷的下颚线,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女子微微一笑。
投下了最后一根,也是最重的一根稻草。
“若大唐想要效仿我黔州的造物,想要拥有这份富强,那就只有一个前提……”她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那便是,解放思想。”
“如同解开捆绑在身上的绳索,你们必须先解放天下万民的思想。”
“让每个人都敢想,敢问,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天理’。”
“只有当所有人的思维都得到了彻底的解放,那些曾经被斥为‘奇思妙想’的火花,才能汇聚成燎原之火!”
“才能冲破旧世界的束缚,最终转化为现实,降临到这方大地上。”
“思想,才是第一生产力。”
“先生,记住这句话。”
“这是王爷所说的,他希望,这片土地不断涌现源源不断的创造。”
说完,
女子不再看李世民等人那精彩纷呈的脸色。
她优雅地转过身,
拿起自己先前翻阅的那本精装书籍。
迈着从容不迫的步伐,径直走向了通往书店二楼的楼梯。
将一屋子的震撼与死寂,留在了身后。
看着那道自信而骄傲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李治在内心发出了一声长长的苦笑。
如果……
如果他们几人真的只是来自长安的普通商贾。
或者只是来此游历的寻常士子。
那么,
在亲眼目睹了黔州的富庶,亲耳听闻了这番振聋发聩的言论之后。
恐怕真的会被这里的氛围所打动。
会觉得那女子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是未来的方向。
但是,他们不是。
他们的身份,
注定了他们永远不可能站在这位女子的立场上。
他们,
是站在大唐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啊!
他李治,
是大唐的晋王,是内定的储君,是未来的大唐皇帝!
而他身边的这位“富商”。
是他的父皇,
是如今大唐天下至高无上的主宰,是手握亿万人生杀大权的真龙天子!
李世民!
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他们无一不是大唐权力的核心,是帝王制度最坚定的拥护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解放思想?
人人平等?
这不就是要他们亲手挖掉自己权力的根基,亲手推翻自己所坐的这座辉煌宫殿吗?
他们,
如何能够赞同那女子的观点?
“荒谬!一派胡言!”
长孙无忌终于忍不住,低声怒斥。
李治收起纷乱的思绪。
看了一眼面色铁青、浑身散发着冰冷气息的父皇。
心中一紧。
连忙凑上前去,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劝慰道:
“父皇,您息怒。”
“这黔州毕竟是偏远山区,民风与中原迥异,此地民众顽固不化,受了那逆……”
“受了妖邪的蛊惑!”
“您贵为天子,何必与一介女流之辈计较,怪罪于她们呢?”
他这番话,
是想将问题归结于“民风顽固”和“地域偏远”。
为父皇找个台阶下。
也下意识地想为黔州的百姓,乃至自己的大哥开脱一二。
然而,
李世民只是冷哼一声,那哼声中充满了失望与决绝。
他猛地一甩衣袖。
看也不看众人,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书店。
仿佛多待一秒,
都会被这里“污浊”的空气所侵染。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心头一凛,不敢多言,连忙紧随其后。
李治叹了口气,也只能快步跟上。
一行人重新走在黔州繁华的街道上,气氛却与来时截然不同。
随后的十来分钟里,时间变得无比漫长。
那个年轻的向导依旧尽职尽责地指着街道两旁的各种新鲜事物,兴致勃勃地介绍着。
“几位老板请看,这个叫做‘公共电话亭’,只要投入一枚黔州特有的钱币,就能和城中任何一个拥有电话的人通话……”
“前面那个路口有‘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所有马车行人都必须遵守,所以我们的交通才这么井然有序……”
青年的声音充满了阳光和朝气。
可传入李世民等人的耳中,却变得无比刺耳。
李世民保持了前所未有的沉默。
一言不发。
他的脸隐藏在阴影之中,让人看不清表情。
但所有人都感觉到,
这位帝王正在经历一场剧烈无比的内心风暴。
他沉默,是因为他在思考。
疯狂地思考。
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那女子最后的话语。
——“解放思想。”
——“只有思维得到解放,奇思妙想才能转化为现实。”
他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或许是对的。
黔州这一切超越时代的造物,绝不是靠着原有的那套儒法之学能够创造出来的。
它需要一种全新的、挣脱了一切束缚的思维方式。
可是……
代价呢?
如若真的在大唐境内推行这所谓的“思想解放”。
不再用百家各派的规矩去束缚百姓,让他们得到真正的“自由”。
那会发生什么?
他们还会像敬畏神明一样敬畏皇帝吗?
他们还会安分守己。
遵从朝廷的政令吗?
他们还会认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天经地义吗?
当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时候。
谁还会跪拜他这条“真龙”?
李世民不知道。
他不知道天下的百姓,会不会像黔州百姓爱戴李承乾一样去爱戴他。
他不知道当思想的缰绳被解开之后,这匹名为“天下万民”的烈马,会奔向何方。
他不敢去赌。
他绝对不敢,
拿自己用鲜血和白骨换来的煌煌大唐。
拿这李氏的万里江山。
去赌一个虚无缥缈、充满未知与危险的结果!
相较于一个失控的、人人皆可称龙的富强大唐,他宁愿要一个贫穷落后、但绝对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大唐!
所以……
如果说,不解放思想,就无法获得技术的革新,无法拥有黔州这些神奇的造物……
那么,他宁愿不要!
这些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他宁愿亲手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也绝不允许它动摇自己统治的根基!
天下,
必须也只能,掌握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