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的京城,暑气已悄然弥漫。黄老爷子一早就跟军部打过招呼,提前一个多小时就离开了办公室。今儿个是尤启明来京为周老、吴老几位老伙计取弹片的日子,他心里记挂着这事,坐着军用吉普一路往家赶。
推开院门,老伴儿早已把凉好的绿豆汤端在了堂屋桌上。黄老爷子拿起粗瓷碗一饮而尽,刚擦了擦额头的汗,院外就传来了敲门声。他起身开门,瞧见李将军穿着一身半旧的军装,手里攥着个牛皮纸档案袋,脸色比平时多了几分凝重。
“老李,你怎么有空来了?”黄老爷子赶紧侧身让他进屋,“我还以为你得在军部忙到天黑呢。”
李将军跟着进了屋,黄夫人递来茶水,李将军与黄夫人热情的打着招呼。他将一个牛皮纸档案袋放在桌上:“老黄,坐下说,有两件要紧的事跟你念叨念叨。”
两人移步到书房,关上房门。李将军先拿起档案袋,抽出里边几页纸,纸尖在纸上轻轻敲了敲:“第一件事,关于“启明集团”和尤启明的调查结果出来了。”
黄老爷子心里一动,他早就知道军方会对合作方做背景调查,只是没料到结果会这么快。他凑过去,目光落在纸上。
却听李将军继续说道:“尤启明公开的身份是东江省临江市胜利修造厂采购科的采购员,这一点没错。他进入胜利修造厂后,工作积极肯干,采购任务每月都超额完成。上个月还促成了港岛“启明集团”与胜利修造厂合作生产28马力拖拉机。据说这个拖拉机非常先进,比国际上的大牌能省油一半。”李将军突然一拍脑袋,“对了,胜利修造厂你儿子不是在那里任厂长吗?这事你知道,咱们就不细说了。但咱们都清楚,他跟“启明集团”的关系非常不一般——光看“启明”这俩字,就差把“尤启明公司”写在脸上了,之前尤启明对外有个说辞,尤启明的妈妈张雪,战争年代曾救过一位商人的命,那人叫张福,(其实就是张世昌的管家福伯。)后来去了港岛发展,现在是港岛的一个成功商人。之后他找到了救命恩人张雪,又得知张雪的儿子在胜利修造厂工作,得知胜利修造厂正在研制拖拉机,便决定将他手里的1套拖拉机生产线拿到胜利修造厂与其合作,他还称自己在战争年代负过伤,无儿无女,将来他百年之后,会将“启明集团”交到尤启明的手上。”
黄老爷子点头,这些事他心里都清楚。“那调查出啥了?”黄老爷子追问道,他对尤启明印象极好,不仅医术高、懂军工,做事还透着股年轻人少有的沉稳,就是总觉着这小子身上藏着不少秘密。
李将军喝了口茶,缓缓开口道:“你还记得京城的张世昌吗?就是那位抗战时总给咱们部队捐物资的红色资本家。”
“张世昌?怎么会不记得!”黄老爷子眼睛一亮,“当年咱部队缺医少药,他二话不说,就捐了两车西药;冬天战士们冻得扛不住,他又连夜送了几百件棉衣。这人本分,风评很好,是一位典型的爱国商人。”
他指了指档案,接着说道:“他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张继宗,抗战时就偷偷倒卖物资给小日子人,干了不少缺德事。”李将军的语气沉了下来,“大伙看在张世昌的面子上,一直没跟他计较。可是张继宗不知足,后来又勾结了一个姓李的司长,天天琢磨着侵吞张家的家产。为了快点把张世昌手里的财产全夺过来,他居然找了个洋医生,给张世昌下了慢性毒药——等老管家福伯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张世昌已经快不行了。”
黄老爷子听得眉头直皱,手里的茶杯重重磕在桌上,“这个混蛋东西,张世昌怎么养了这么个白眼狼?”
“福伯没敢声张,偷偷给张世昌的女儿张雪写了封信,”李将军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张雪就是尤启明的妈妈。母子俩连夜从临江赶到京城,把张继宗和李司长的勾当查的明明白白,之后就开始了报复——没过多久,张继宗突然成了傻子,李司长凭空消失,家里的财产也没了踪影;还有个跟张继宗勾结的王姓商人,一夜之间也没了下落,家产同样不知所踪。”
“是尤启明干的?”黄老爷子焦急地问道,心里却没觉得意外——敢对人家姥爷下毒手,换谁都得跟他拼命。
李将军摇了摇头,“调查人员怀疑是他,但没找到实质证据。”李将军叹了口气,“换作是我碰见这种事,早掏出枪毙了那几个杂碎了。尤启明没把事闹大,已经算克制了。”他顿了顿,又道:“从那之后,就没人再见过张世昌。张家后来在小报上登了个启事,说张世昌病故了。直到这次调查,我们才查清——尤启明是怕有人再对张世昌下黑手,京城是没法待了,他带着妈妈、姥爷和他的管家福伯去了港岛,并在几天之内就给几人办好了港岛身份,注册了“启明集团”。”
“这小子……”黄老爷子听得直炸舌,“去了港岛才两个多月吧,他居然把“启明集团”做的这么大,连咱们军方都得跟他合作造坦克。”
“何止是造坦克。”李将军的语气里多了几分赞叹,你看宝安军工产业园的建设就知道,这才几天,“启明集团”就将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用铁丝网围了起来,三通一平居然完成的差不多了。开始我还以为是咱们军方的建设队伍干的,后来才知道,是人家“启明集团”提供了几十台的大型施工机械,还派来了200多名机器人24小时连轴转帮助施工。说到机器人,咱们还得加快对机器人做全面的测试,就目前机器人表现出的战力,根本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老黄,启明集团是你介绍过来的,我直观的感觉,咱们促成了与“启明集团”的合作,是一件非常明智之举。他们做了这么多的事,从没跟咱们提过任何的条件。这份心,咱们这些老家伙都得佩服。”
黄老爷子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他突然拍了下大腿,眼睛亮了:“张雪!我想起来了!当年在太行山,张雪可是风云人物啊!医术好,打鬼子、发动群众,样样都不含糊,还总拿自家的钱给部队买物资。他男人是不是叫……对,叫尤继武?当年我在抗大学习的时候,还喝过尤继武煮的羊杂汤呢!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夫妻俩突然就没了音讯,大伙都以为他们牺牲了。”
黄将军的一惊一乍,把李将军吓了一跳,他还是回答道:“他俩是在一次掩护医院转移的时候受了重伤,之后就回了临江养病了。”李将军说道。
“难怪!难怪!”黄老爷子连连点头,心里的最后一点疑虑也没了,“原来是英雄的孩子!这么一看,尤小子这么能耐,又对国家这么忠心,就全说得通了!他们全家都是好人,除了张继宗那个败类!”
李将军笑着点头,又想起了第二件事,语气稍稍放缓:“老黄,第二件事……我听说尤启明今晚要来,想让他帮我查查身体。”
黄老爷子没多想,爽快的答应:“这有啥问题?!尤小子的医术,你还不放心?等他来了,让他给你好好把把脉,保准没问题。”他没注意到,李将军听到这话时,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没人知道,几天前他偷偷去了军区总院做了个体检,医生拿着报告支支吾吾的告诉他,他得了胃癌,已经到了中期。
作为军部的老领导,他知道这事一旦传出去,不仅会影响军心,还会让家里人担心,所以他谁都没说。几次听黄老爷子夸尤启明是“神医”,能让人年轻20岁,还能取出卡在脊椎里的弹片,他才动了心思,想来碰碰运气。
两人又聊了会儿军工产业园的事,黄夫人进来通报,说晚饭已经准备好了。黄老爷子刚要喊人端饭,院门外就传来了敲门声——不用想,肯定是尤启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