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寒暄几句后,便带着随行人员,排场十足地离开饭店。
直到钻进车里,车门一关。
他脸上的笑容,一点点褪了下去。
淡淡开口:“据我所知,中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段宜康确实不错,但他绝不是最强的。”
“我这次来九州,要挑战的,是真正站在顶峰的那个厨神。”
“他太老了,技法里有太多守旧的东西,改不动了。”
“赢他,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这九州,还有比他更强的吗?”
当然有!
坐在旁边的女助理推了推眼镜,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翻出资料。
清了清嗓子说:“根据我们搜集的情报,段家虽然厉害,但真正的顶尖人物不是段宜康,而是他的孙子——徐若明。”
“最近刚拿下全国厨艺大赛冠军。”
渡边微微点头:“这么说,徐若明才是真正的高手?他在哪?怎么找?”
“目前消息显示,徐若明已经拜师,离开了A市。”
助理继续说道:“但我们查遍了所有报道和内部信息,他师父的名字始终没有公开。”
“媒体发的照片都被裁过,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不过,结合多方面线索交叉分析——我觉得,能确定那人是谁。”
哦?
渡边眼神一凝,转过头来,目光锐利:“谁?”
“有些报道提到,那位师父姓苗,叫苗先生。
但我怀疑这是假消息。”
“九州的媒体最爱乱编故事,为了流量啥都敢写。”
“我们在本地顶级厨师名录前30里,根本找不到姓苗的人。”
“所以我判断——那人其实姓楚。”
她调出两份对比文件,在屏幕上划拉几下,笃定道:“大概率就是楚西南。”
渡边低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楚西南?”
“有点耳熟。”
助理笑了:“您当然听过。”
“今年咱们樱花新开的几家永光大酒店,主打融合风味中餐,特别受年轻人欢迎。”
“您见过那家酒店的老板吧?楚安国——楚西南就是他儿子。”
渡边一听,背脊一挺,眼神顿时燃了起来。
他缓缓说道:“九州有句话,叫虎父无犬子。”
“这些年,永光的发展势头远远盖过水云涧。”
“所以——楚西南,很可能才是真正的厨神巅峰。”
“徐若明拜的,就是他!”
他猛然抬手,果断下令:“订机票,明天飞h市。”
“之前和段宜康的比赛,不过是一次热身。”
“真正的较量,从现在才开始!”
……
“馕坑弄好了?”
苗侃一进美食街,直奔那三座土坑。
粘土已经彻底干透,掺着羊毛,散发出一股特有的异域味儿。
三个坑按大小一字排开。
炭火还没点呢。
空气里有种滚烫烘烤的劲儿了!
楚西南带着人,把面粉、鸡蛋、牛奶、黄油一类的材料全搬了进来,擦了把汗,抬头问:“苗神,咱头一道做啥?”
苗侃眼皮都不带眨的:“当然是馕。”
这还用问?
馕是西域饮食的根,就像南方人离不了米饭,北方人离不开面条。
楚西南脱口而出:“不就和烧饼差不多?都是贴炉子里烤的。”
苗侃瞥他一眼:“差远了。”
一边说,一边让帮工点火升温。
自己卷起袖子,准备上手。
把现在没事儿的厨师全都喊过来,统一培训。
厨房这时候离开火还早,大伙儿也都闲着,听说要教新活儿,立马围了过来,盯着苗侃摊面团。
“这玩意儿叫馕,听着名字挺怪是吧?其实是从波斯那边传来的说法,说白了就是饼子、面坨坨。”
“别以为都叫馕,就长得一个样。
种类多得很,大小厚薄都不一样。”
“最大的那种叫艾曼克,中间压得薄,边上一圈鼓起来,面上还戳着各种花道道,一张就有半米宽。”
“这么大一张,得用上一两公斤的面粉,算得上是馕里的巨无霸。”
“最小的呢,就跟茶杯口差不多大,名字叫托喀西,也就一指头厚。”
苗侃笑笑:“这种最费工夫,讲究的就是个精细劲儿。”
“还有种不大的,直径大概巴掌宽,可厚度能到五六厘米,中间还掏了个洞。”
“这个叫格吉德馕,属于最厚实的一款。”
“口味嘛,花样也多。”
“有大的、小的、扁的、鼓的、带肉的、空心的、油多的、原味的、撒糖的……”
“有的夹着肉馅,有的掺了牛奶香,外皮还能裹层糖霜。
少说得有二十来种。”
苗侃一口气报完,自己都觉得舌头打结了。
一旁的厨师全听愣住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跟听外星话似的!
苗侃继续说:“别看它圆不溜秋一块饼,像烧饼似的容易做。”
“其实门道多了去了,用料比你想的杂,比你以为的细。”
要不然哪来那股子香气扑鼻的味道?
可材料一多,配比就得拿捏准。
做得人不少,真正能做出地道味道的,掰手指头都能数完!
“打个比方,有点像披萨,但比披萨难多了。”
毕竟披萨直接塞烤箱就行。
可馕非得用特制的馕坑。
火候忽高忽低,温度也不稳。
这就很考手艺了!
“先说基础料:中筋粉、盐、糖、鸡蛋、牛奶、黄油……”
这些是打底必备。
后面的就可以按口味自己调了。
“比如加点玉米油,再来点黑胡椒、香葱末、花椒粉、芝麻啥的。”
就这么个金黄酥脆的小圆饼。
光配料就摆出了一大排!
十几样还不算完?
而且这还只是最普通的版本?
厨师们看得直咽口水,心里嘀咕:这也太复杂了吧!
苗侃开始指挥:“面粉和酵母按我说的比例混好。”
“接着倒牛奶和蛋液进去。”
“牛奶别一股脑全倒,分几次加,边加边揉。”
这样揉出来的面更劲道,也更匀实。
“再加盐和黄油,慢慢揉成团。”
“注意啊!这一步不能贪图光滑,千万别揉到什么‘三光’——盆光、面光、手光。”
苗侃特别强调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