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中。鬼子部队的素质下降是很快的。
人们都知道。培养一个军官需要耗费时间,但其实培养一个合格的老兵有时候比培养军官都费时费力。
有些时候,基层部队里的士官,上任后,反而要听自己部队里老兵的指挥。
他们在军校学来的那点书本知识,要落到现实中,还是要老兵把把关的。
而这样的老兵,非得在部队里摸爬滚打个几年,加上不断的学习培训,才能锻炼出来,
像是许粟部队里的老兵,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许粟的兵只能在作战时起到身先士卒,稳定战线的作用,根本没有办法在战斗素质上给新兵做榜样。
许粟曾经在战斗中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
前线的士兵中百分之八十不知道枪械的运转原理,不知道怎样维护枪支。后勤送上去的重武器,一线的士兵扣住扳机就是打。战况激烈的时候,重机枪会一直打到枪管烧坏,士兵们也不知道更换枪管。
鬼子在抗战开始之前还是积累了一批即懂技术又被洗脑了的老兵的。
但是他们低估了中国的抵抗烈度和地域广大。
正面战场几次惨烈的会战打下来,国军固然损失惨重,鬼子的伤亡也不是个小数字。
更不要说敌后战场的频繁作战了。
红色武装的游击战在战斗中的交换比是极高的。
就敌后武装装备的那些廉价的土枪土炮,只要一次战斗能打死一个鬼子老兵,就是赚的。
更不要说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频繁的出击给鬼子带来的巨大损失了。
全面抗战刚刚进入第二年,鬼子就发现自己必须从国内征调大批已经退伍的军人了。
打到第三年,鬼子已经开始上预备役了。
现在已经是1944年了,鬼子不要说老兵,就是能扛大梁的有文化的新兵征调都十分困难了。
现在火连坡阵地上的鬼子,大部分已经只能勉强说是合格的士兵了。
战争中,人力这项资源是越动员越少,而且质量也是越来越低的。
龙文章的突击队的老兵是许粟的部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相比起一般的鬼子兵,战斗素质已经高不少了。
鬼子在火连坡的工事修的不错,毕竟他们的军官团还没有断代。
险要的地段、战壕的连接处都有火力点掩护,部分地区甚至还修建了坑道,方便兵力转运。
鬼子层层叠叠的工事,构成了一道无形的火力网,把201师的攻击部队挡在了山脚下。
许粟又不是虞啸卿,拿着自己部队的脑袋往鬼子工事上撞。
201师攻击向来是炮火开路的,就是条件不允许,也要集中手榴弹打开缺口。
突击队越过已经被没良心炮炸开的铁丝网,冲过已经被爆炸碾平的雷场,跳进战壕里快速推进。
此时,落在鬼子阵地上的炮弹开始变得稀疏起来,渐渐的只剩下迫击炮炮弹的爆炸声了。
龙文章抬头看向山顶,那里的鬼子正在向后方不断发送着信号,指挥着鬼子的炮兵展开反击。
201师的炮兵技术不够熟练,和鬼子对射是打不过的,只能凭借着装备的山炮射程远,打个时间差,欺负一下鬼子。
但是,鬼子有了炮兵观察所,可以观察201师的炮兵阵地。
鬼子的炮兵在观察所的指挥下,后发制人,打了201师的炮兵一个措手不及。
在损失了两个炮兵排后,时小毛开始控制炮击时间,每次炮击都控制在五分钟内。
现在,龙文章头顶就是鬼子反击的炮弹。
“快走,待会儿,鬼子就反应过来了。”龙文章将步枪背在身后,端着冲锋枪在突击队前面催促着自己的队员们。
前面的尖兵是一个湖南老兵,他顺手把刺刀从一旁鬼子的尸体上拔了出来,转头对龙文章警告:“前方左侧有鬼子机枪火力点,要动枪了。”
龙文章挥了挥手,一个拿着中正式步枪的长枪班赶了上来,龙文章指了指两侧的战壕:“机枪在右翼掩护,长枪把敢冒头的鬼子都给我压回壕沟里去。其他人跟着我从左面的山坡上冲上去。”
“队长。”长枪班的班长周大勇一脸疑惑地问道:“鬼子的机枪口正对着左面,而右面有战壕可直通鬼子机枪火力点。左面是一片平坦的坡地,为何我们要从左面进攻?”
龙文章神秘一笑:“这就是你不懂了。”
“就是鬼子在左面设了火力点,他们才会麻痹大意。”
“现在咱们进攻的正猛,战斗力强的鬼子都调到前面去了。守在这里的鬼子都是一些二线部队。”
“遭到攻击,他们本来就高度紧张。一发现咱们攻击他们侧翼,就会跳脚,反而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右面。”
“咱们从左面进攻反而更加容易成功。”
“行动吧。”
首先开火的是突击队早已架设好的重机枪,突击队重机枪的射手,可是从许粟部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其射击技术堪称精湛。
他们扣动扳机后,重机枪立刻咆哮起来,一条细细的火线如火龙般在鬼子的机枪阵地上来回跳动。这火线所过之处,鬼子的机枪火力点瞬间被压制,原本密集的火力变得稀疏起来。
鬼子的机枪阵地里,驻扎着一个重机枪分队和一个步兵小队。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慌乱中赶紧涌上阵地,企图用自己的机枪还击。
然而,国军突击队的重机枪火力实在太猛了,鬼子们刚刚露头,就被如雨点般的子弹打得抬不起头来。他们只能躲在掩体后面,盲目地向国军重机枪的方向射击,却根本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没有办法,鬼子只能派出步兵小队出击,希望可以从右翼打击国军。
“砰!砰!砰!”
随着一连串清脆的枪声响起,鬼子步兵们刚刚从战壕中跃出,还来不及做出反应,便纷纷中弹倒地。
这些鬼子步兵显然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如此猛烈的攻击,他们惊恐地看着同伴们一个个倒下,却无法躲避那致命的子弹。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突击队的长枪手们。
这些长枪手可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老兵。
在无数次的战斗中,他们的枪法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十几米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近在咫尺一般,几乎可以做到百发百中。
在这紧张的瞬间,长枪手们冷静地瞄准着敌人,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意味着一个鬼子的生命即将终结。他们的动作迅速而准确,不给敌人丝毫喘息的机会。
鬼子快速突击不成,只能沿着战壕缓慢推进。
突击队和鬼子在战壕里展开了激烈短兵相接战,突击队举着冲锋枪守着战壕的各个拐角,和端着刺刀的鬼子一寸寸的争夺着阵地。
看着鬼子已经陷入了战壕的争夺中,又有长枪精准压制,没有人敢冒头。
龙文章一挥手:“出击。”
一行人借着大雪的掩护跳出战壕,从左翼快速匍匐前进。
鬼子机枪被重机枪压制的开火都断断续续的,就是开了火,也是向着右边打。
龙文章第一个跳进鬼子机枪阵地,正端着九二式重机枪开火的鬼子看见突然冒出来的国军士兵,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吓了一大跳。
龙文章可没有丝毫打招呼的想法,他端起冲锋枪便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一连串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
与此同时,后续冲上来的突击队员们也毫不示弱,他们迅速地甩出一排手榴弹。这些手榴弹准确无误地落入鬼子的人群中。刹那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
鬼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惨叫声、哀嚎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地狱中的恶鬼在遭受折磨。
拔除鬼子机枪火力点后,突击队一鼓作气,直冲山顶。
半个小时后,鬼子的炮兵观察所就被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