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太医局门口,门“吱呀”一声从里拉开,一只手猛地将他拽了进去。
王光缘踉跄着站稳,见是同值的吴太邱,对方正踮脚往门外望了又望,确认四下无人,才赶紧闩上大门,转身时眉头拧成了疙瘩。
“你可算回来了!”吴太邱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急火,“我方才在门口望了三回,还以为你被什么事绊住了。这宫里都乱成一锅粥了,你去哪儿了?”
王光缘抹了把额头的汗,憨厚的脸上满是倦色,却难掩急意:“还能去哪儿?瑶光殿一早传召,楚宝林胎像不稳,我守着施针喂药,忙到这会子才脱身。你瞧外面侍卫三步一岗的,飞龙卫更是脚不沾地,到底出了什么事?”
吴太邱左右觑了觑,见周遭无人,忙将袖口往上提了提,用宽大的袍袖半掩着口鼻,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要融进廊下的风里:“王太医有所不知,方才我从师傅那里听得,宫里那位龙颜大怒,竟是因……因一位宫妃与杨柳青有染的缘故!”
王光缘闻言,一双眼睛猛地瞪得滚圆,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连摆手道:“这绝无可能!断断不会有这样的事!杨柳青为人素来谨守本分,怎会犯下这等逾矩的大错?”
吴太邱脸上带着几分凝重,压低了声音叹道:“此事初听时,我与众人也都觉得难以置信。可如今圣怒已起,想来是已得了些风声。你我都清楚,这宫闱之中的事,素来是捕风捉影也能掀起惊涛骇浪。眼下不管此事真假,杨柳青怕是都难逃干系了,只盼着别牵连太广才好。”
宫墙之外,吕府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映得几人脸上皆是凝重。
白焕棠、阿仰、沈惊澜与刘子文围坐案前,唯独王光缘因身在宫中未能赶来,此刻府中气氛压抑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刘子文急得在屋中踱了几步,猛地抬手抓了抓自己的发髻,发髻散乱也顾不上整理,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灼:“这可如何是好?武德皇帝难不成真信了那等无稽之言?完了,这下真是要出大事了!”
白焕棠一手按着腰间的佩刀,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沉声道:“方才宫里传来消息,圣上当面撞破此事,那宫妃竟藏着杨柳青的画像与几样私物。更巧的是,当时楚研也在一旁。”
话音落定,书房内一时无人作声,只有烛火噼啪轻响。
沈惊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茶盏,眉头紧锁,阿仰在一旁抿紧嘴唇,眼底满是忧色,却终究只是攥紧了拳,没再多言。
夜色渐深,吕府书房的烛火在窗纸上投下晃动的光影,随着晚风轻拂,那光晕缓缓漾开,视角也随之拉远,故事的源头,还要从白日里宫中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说起。
彼时武德皇帝正携楚宝林在御花园中闲步,晚风微醺,花木含香。
不想楚宝林忽然面色煞白,一手按着小腹弯下腰去,只道腹中绞痛难忍。
巧的是,不远处正是裴昭仪所居的瑶华宫,楚宝林便捂着肚子苦苦哀求,要入内暂歇片刻。
武德皇帝见她痛得额头冒汗,便依了她,亲自将人抱进瑶华宫安置。
转身出来时,却见裴昭仪歪在院中石桌上似是小憩,鬓发微松,神态倦怠。
皇帝本想轻步离去,目光扫过石桌时却猛地顿住,桌上赫然放着一幅男子画像,画中人脸庞清俊,正是杨柳青!
再看裴昭仪垂在桌下的手,指尖还攥着一方快要绣完的锦帕,帕角露出的字迹,分明是“杨柳青”三字。
龙颜骤变,武德皇帝当即沉声道:“封锁瑶华宫,任何人不得出入!”又命内侍彻查:“这幅画的纸墨从何而来?那锦帕的布料、针线,都去尚内监查领物记录,一丝一毫都不许放过!”
可查来查去,尚内监的账册记得清清楚楚,裴昭仪宫中领过的物件数目分毫不差,并无多余的纸墨针线记录。
那画像与锦帕上的东西,竟像是凭空出现在瑶华宫一般,查不到半点源头。
此时楚宝林在偏殿仍痛得哼哼唧唧,脸色苍白如纸。
武德皇帝看了她一眼,吩咐左右:“送楚宝林回瑶光殿,请太医来诊治。”这奉命前来的太医,恰好便是王光缘。
而石桌上的裴昭仪,方才那般大的动静竟丝毫未醒,仿佛睡熟了一般。
皇帝眉头紧锁,命宫女将她扶入寝殿。谁知不过片刻功夫,寝殿内便传来轻唤,裴昭仪醒了过来,见皇帝竟在殿中,不由得愣了愣,连忙起身行礼,带着几分茫然问道:“陛下怎会在此?臣妾……臣妾竟不知陛下驾临。”
武德皇帝胸中积着怒火,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本不想多言,却还是压着怒气开口质问。
可裴昭仪听得问话,脸上满是懵懂,连连摇头:“陛下说的是什么?臣妾……臣妾什么都不知道啊。”
裴昭仪本是将门之女,自幼随父兄习武,一身筋骨远胜寻常宫妃,警觉性更是异于常人。
此刻从寝殿醒来,初时的茫然褪去后,心头猛地一沉,她何等敏锐,转瞬便识破了其中关窍:自己分明是遭人暗算了!
她眯起眼,眸中闪过一丝厉色。
这皇宫虽大,高手环伺,可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用迷药放倒她?竟敢还在她宫中藏下这等污秽之物,诬陷她与罪臣有染,这是要置她于死地!
但裴昭仪终究是见过风浪的性子,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构陷乱了方寸。
事已至此,消沉无用,唯有自救方能脱身。她看清殿中情形,见武德皇帝正沉着脸立在一旁,当即膝行几步,稳稳跪在冰凉的地砖上,脊背挺得笔直。
“陛下,”她声音清亮,未有半分怯懦,“臣妾方才醒转,虽不知究竟发生何事,但观陛下神色,定是宫中出了变故。臣妾敢以性命担保,绝无半点逾矩之行!”
说着,她便条理清晰地细数起今日行踪:“辰时臣妾在院中练剑,有贴身宫女可证。巳时去给皇后请安,留到午时方归。未时在殿中看书,中途只有小厨房送过点心……”桩桩件件皆有出处,句句都带着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