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特高科总部大楼。
佐藤健太郎将自己关在情报课的分析室里,窗帘紧闭,只有一盏台灯在堆满文件的桌面上投下昏黄的光圈。
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紧盯着墙上那张标注了无数红蓝记号的中区地图。
“福煦路,明德里……哼,‘狼蛛’,这次我看你还能往哪里逃!”
根据章云叛变后陆陆续续提供的线索,佐藤锁定了一处疑似军情局二处使用的秘密联络点。
吃过了上次贸然行动的亏后,这一次的佐藤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心。
他没有再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猛扑上去,而是采取了最经典的战术——长期监视与静默观察。
甚至,为了独占这份功劳,他连土肥圆也没有告诉。
同时还派出了手下仅存的几个亲信,伪装成小贩、黄包车夫、甚至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二十四小时轮班,死死盯住那个据点。
如今,他的目标不再是端掉一两个小窝点,而是要顺着这条线,找到军统申海站的大本营——“狼蛛”的老巢,然后发动雷霆一击,将这根插在申海的毒刺连根拔起。
这次一定要一雪前耻,重新赢得土肥原机关长的青睐。
然而,此刻的土肥原贤二,暂时却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关注他这位得意门生的“狩猎”行动。
机关长办公室里的烟雾比往日更加浓重,仿佛要将整个房间都点燃。
“八嘎!内阁那群人只知道催促!他们知道在支那作战的困难吗?!”
土肥原烦躁地将一份来自东京大本营的急电摔在桌上。
这份措辞严厉的电文倒不是针对他,而是对华中方面军历时近三月,付出惨重伤亡却迟迟未能攻陷金陵城表达了极度不满,并严令限期攻克。
此事看似跟土肥圆无关,但又息息相关。
这一次,日本军部不惜从华北战场,乃至国内紧急征调部队和作战物资,像输血管一样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淞沪地区。
申海作为金陵前线最重要的后勤枢纽与兵力集散地,瞬间成为了风暴眼,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让土肥原这个老牌特务也感到焦头烂额。
尤其是淞沪一带占领区,各路游击队猖獗,天天在那里破坏公路,炸毁铁轨,在长江上扔下土制的水雷。
而物资和士兵的运输路线和时间,都涉及到情报,而这些都属于土肥圆的管辖范围。
这一切,都是因为金陵!
若是金陵攻下,他就不用这么劳心劳力了。
所以,这次大决战,一定要办好办妥,不能出一丝差池。
亚历山大!
窗外,一只乌鸦转动着脑袋,等到土肥圆离开前往派遣军司令部后,悄然的进入办公室,轻车熟路的从土肥圆的保险箱中获取了日军向金陵发动总攻的情报,然后“砰”的解散。
“这个老狐狸,藏得可真深!”
霞飞路308号,收到分身反馈回来的情报,陈轩的本体微微皱眉。
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忽略肥肥了,结果突然给他来了个大的。
震惊之余,陈轩也不得不再次佩服张发魁的战略眼光。
“张叔果然料事如神,早就预感到日军会有此雷霆一击,这才提前将那一千名教导总队的精英火种交托给我……”
既然提前知晓,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这份“大礼”,他就收下了,但礼尚往来,还得回敬一份才行。
陈轩立刻以“朱雀”小组的名义,向远在山城的二处总部发去紧急密电,告知了日本即将调集大批增援部队和物资,对金陵发动总攻的情报。
山城,军情局二处总部。
戴老板拿着译电员送来的“朱雀”密电,眉头紧锁。
他快步走到巨大的华中战区地图前,取出这段时间日本华北方面军的军报,发现日军在华北的进攻确实呈现出明显的减弱态势。
“看来日本人这是急了……”
说实话,金陵能坚持到现在,而且给日军造成了十万的杀伤,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
但金陵国军的伤亡也非常惨烈,伤亡超过十万。
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兵源源不绝,所以金陵才能一直维持着近二十万的兵力。
同时,还有大量的民兵和游击队,从湖北、江西、浙江源源不绝的涌入淞沪沦陷区,搅乱日军后方。
但日本却需要动东北以及本土,通过漫长的海运,千里迢迢的将部队和物资送往金陵,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何止十倍。
即便如此,日军却能在金陵连续作战两个多月。
国力之强盛,令人叹为观止。
可如今日本集全国之力进攻金陵,张发魁还能顶得住吗?
戴老板沉吟片刻,带着电文前往委员长官邸。
然而,校长在仔细阅读了电文后,脸上却没有任何惊讶或紧迫的神色,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随手将电文放在了茶几上。
“雨农啊,向华是军中宿将,久经战阵,对于敌情变化,他自然有他的判断和应对之策,我们远在后方,不宜过多干涉具体指挥。”
校长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气,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锐利。
“倒是另一件事,你们二处调查得怎么样了?金陵城里那些用不完的武器弹药,还有张向华部队的庞大补给,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另外……中央银行金库里的那些东西,到底去了哪里?”
“这个……”
戴老板语塞,额头微微见汗。
他动用了一切手段,甚至牺牲了几个埋藏很深的钉子,也查不到任何线索,只知道张发魁掌握了一个秘密的渠道,即便在在围城的情况下,也能购买大批军火和物资。
偏偏国党转移的时候,因为太过仓促,留下大笔财富。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更何况此时张发魁身处国度前线,他之前也跟校长商议好,只要能挡住日本人,守住金陵,那里的财物一切都由他支使,总比沦陷后落入日寇,然后转变成攻向他们的飞机大炮要好。
但谁都没有想到,张发魁居然真的顶住了,
如今更是成为了民族英雄,威望之盛,连校长都不敢挡其锋锐。
校长看了他一眼,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要加强情报工作!一定要给我查清楚!有些人,仗着有点战功,就忘了谁才是国家的领袖!”
话语中的寒意,让戴老板心中一凛。
他明白,校长这是对张发魁起了猜忌,甚至……存了借日军之手,消耗乃至彻底抹除这支不太听话的“悍勇之师”的心思。
也是,两个多月来,张发魁部已造成日军十万伤亡,若城破,依其战斗力,至少还能拼掉日军五万。
用二十万部队换日军十五万精锐,再加长达三个月的巨大物资消耗,这笔买卖,对国党方面而言,无疑是“大赚特赚”。
戴老板心中叹息,却不敢违逆。
这份情报,注定要跟“锦鲤”传回来的第一封情报一样,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