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范围: 起于辛巳年(公元201年),止于乙酉年(公元205年),共计五年。

汉献帝建安六年(辛巳年,公元201年)

春天,三月,丁卯朔(初一), 发生日食。

曹操:

曹操率军到安民(地名)解决军粮问题。因为袁绍刚被打败,曹操想乘机攻打南方的刘表。谋士荀彧劝阻道:“袁绍刚败,他的部众离心离德,我们应该趁他困境未消,彻底平定他。如果现在远征江汉(刘表地盘),万一袁绍收拾残兵败将,趁虚从背后袭击我们,您的大业就危险了。”曹操于是放弃了这个计划。

夏天,四月, 曹操在黄河边炫耀武力,攻击袁绍驻扎在仓亭的军队,并击败了他们。

秋天,九月, 曹操率军返回许都(都城)。

曹操亲自率军到汝南攻打刘备。刘备战败,逃奔荆州牧刘表。刘备的部将龚都等人四散逃走。刘表听说刘备来了,亲自出城到郊外迎接,用上宾的礼节接待他,并给他增拨兵力,让他驻扎在新野。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有一次在刘表座上起身去厕所,感慨地流下眼泪。刘表感到奇怪,问刘备原因。刘备说:“过去我常年骑马征战,大腿上的肉都消磨掉了。如今不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出来了。时光飞逝,人快老了,却没能建立功业,所以感到悲伤啊。”

曹操派大将夏侯渊、张辽在东海郡包围了叛将昌豨。几个月后,军粮耗尽,将领们商议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这几天,我每次巡视围城军阵时,昌豨总是特别盯着我看,而且他们射出的箭也越来越少。这一定是昌豨心里犹豫不决,所以没有全力作战。我想试着去劝说他,或许能诱使他投降。”于是派人对昌豨说:“曹公有命令,派我张辽传达给你。”昌豨果然下城与张辽谈话。张辽向他宣扬曹操的神武英明,正在用恩德安抚四方,先归附的人能得到重赏。昌豨便答应投降。张辽于是独自一人上三公山,到昌豨家中,拜会他的妻子儿女。昌豨非常高兴,便随张辽去见曹操。曹操让昌豨返回原地驻守。

益州(四川)内乱:

益州将领赵韪在成都包围了州牧刘璋。东州兵(刘璋父亲刘焉带入益州的军队)害怕被赵韪消灭,就合力拼死作战,打败了赵韪,并追击到江州,杀死了他。

刘璋的部将庞羲(也是东州人)感到害怕,派下属程祁去向他父亲汉昌县令庞畿传话,要求征调賨人(当地少数民族)的军队。庞畿说:“郡里召集军队,本意不是作乱。即使有小人挑拨离间,关键还是要尽忠职守。如果你们真要心怀异志,我是不敢从命的。”庞羲又派程祁去劝说,庞畿说:“我受刘州牧的恩惠,应当为他尽忠;你是郡里的官吏,自然应该为庞羲效力。不义的事情,我宁死也不做!”庞羲大怒,派人对庞畿说:“不服从太守的命令,灾祸就要降临你家!”庞畿说:“乐羊吃自己儿子的肉(典故,战国时魏将乐羊为表忠心吃下敌人送来的他儿子的肉羹),并非没有父子之情,是大义所在啊。现在即使把程祁煮成肉羹赐给我,我也会喝下去。”庞羲只好向刘璋道歉。刘璋提升庞畿为江阳郡太守。

朝廷听说益州发生动乱,任命五官中郎将牛亶为益州刺史。朝廷征召刘璋入朝为卿,刘璋没有去。

张鲁割据汉中:

张鲁在汉中用“五斗米道”(也称鬼道)治理百姓。他让病人自己坦白所犯的过错,再由道士为他祈祷。这种做法其实并不能治病,但愚昧的百姓争相信奉。犯法的人,原谅三次,然后才执行刑罚。不设置地方官吏,都用“祭酒”(道教头目)来管理。当地百姓和少数民族都感到便利安乐,外地流民寄居在这里的,也不敢不信奉他的道法。后来张鲁夺取了巴郡,朝廷无力征讨,只好笼络他,任命他为镇民中郎将,兼任汉宁太守,张鲁只需向朝廷进贡即可。

有人在田中得到一枚玉印,张鲁的部下想尊奉他为汉宁王。功曹(郡守佐吏)巴西郡人阎圃劝谏说:“汉中的百姓,户口超过十万,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四面地势险要坚固。您上可辅佐天子,成为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人物;次一等也可效法窦融(东汉初割据河西后归顺),不失富贵。现在您接受朝廷任命设置官署,权势足以独断一方,不必急于称王。希望您暂且不要称王,不要先招惹灾祸。”张鲁听从了他的意见。

汉献帝建安七年(壬午年,公元202年)

春天,正月,曹操率军到谯县(曹操故乡),又到达浚仪县(今河南开封),治理睢阳渠(水利工程)。他派使者用太牢(最高规格:牛、羊、猪各一)的礼仪祭祀已故的太尉桥玄(曹操的恩师)。之后进军驻扎在官渡。

袁绍病逝与继承人危机:

袁绍自从官渡兵败后,羞愧愤恨,发病吐血;夏天,五月,去世。

当初,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的后妻刘氏偏爱袁尚,经常在袁绍面前称赞他。袁绍想立袁尚为继承人,但没有明说。他把长子袁谭过继给自己已死去的哥哥,派他出任青州刺史。谋士沮授劝谏说:“世人说万人追一只兔子,一人捉到后,其他人就停手了,因为名分已定。袁谭是长子,应当做继承人,您却把他排斥到外地,灾祸恐怕要由此开始了。”袁绍说:“我想让儿子们各自占据一个州,以考察他们的能力。”于是任命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

谋士逄纪、审配一向被袁谭憎恨,而辛评、郭图则依附袁谭,他们与审配、逄纪有矛盾。袁绍死后,众人认为袁谭是长子,想立他为主。审配等人害怕袁谭即位后辛评等人会迫害自己,就假传袁绍的遗命,尊奉袁尚为继承人。袁谭从青州赶来奔丧,不能继位,就自称车骑将军,率军驻扎在黎阳。袁尚只拨给他很少的兵力,还派逄纪去监视他。袁谭要求增兵,审配等人商议后不给。袁谭大怒,杀死了逄纪。

曹操与袁氏兄弟的战争:

秋天,九月,曹操渡过黄河,攻打驻扎在黎阳的袁谭。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留下审配守卫邺城(袁氏大本营),亲自率军援助袁谭,与曹操对抗。双方连续交战,袁谭、袁尚多次战败,只好退守营垒。

袁尚派他任命的河东郡太守郭援,与高干、南匈奴单于共同进攻河东郡。他们还派使者联络关中的马腾等将领一起出兵。马腾等人暗中答应了。郭援一路进攻,所经过的县城都被攻下。河东郡官员贾逵守卫绛县,郭援猛攻,城池即将陷落。城中父老与郭援约定:不杀害贾逵,他们就投降。郭援答应了。郭援想让贾逵做他的将领,派兵胁迫他,贾逵不为所动。郭援的左右强迫贾逵叩头,贾逵呵斥道:“哪有国家官员向叛贼叩头的道理!”郭援大怒,要杀贾逵,有人伏在贾逵身上保护他。绛县的官民听说要杀贾逵,都登上城墙大喊:“背信弃义杀害我们的贤明长官,我们宁愿一起死!”于是郭援把贾逵囚禁在壶关(今山西长治附近)的一个土窖里,用大车轮盖住窖口。贾逵对看守说:“这里难道没有好汉吗?怎么能让义士死在这种地方?”有个叫祝公道的人,正好听到这话,就在夜里前去,偷偷把贾逵救了出来,打开刑具放他走,没有告诉自己的姓名。

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在平阳包围南匈奴单于,未能攻下,而郭援的援军已到。钟繇派新丰县令冯翊人张既去劝说马腾,向他陈述利害关系。马腾犹豫不决。谋士傅干(傅干)劝说马腾:“古人有言:‘顺应天道的昌盛,违背仁德的灭亡。’曹公尊奉天子,诛除暴乱,法纪严明,政治清明,上下同心,可以说是顺应天道。袁氏倚仗势力强大,背弃朝廷命令,驱使胡虏欺凌中原,可以说是违背仁德。如今将军既然归附有道义的曹公,却不尽力,暗怀观望之心,想坐观成败;我恐怕成败大局一定,朝廷下旨责问,将军您将成为第一个被讨伐的对象!”马腾听后很恐惧。傅干趁机说:“智者能转祸为福。现在曹公与袁氏相持不下,而高干、郭援联合进攻河东。曹公虽有万全之策,也阻止不了河东的危急。将军如果能率军讨伐郭援,内外夹击,必能取胜。将军这一举动,斩断了袁氏的臂膀,解救了一方的危难,曹公必定深深感激将军,将军的功名将无人能比。”马腾于是派儿子马超率领一万多军队与钟繇会合。

起初,钟繇的将领们因为郭援兵力强盛,想放弃平阳解围撤退。钟繇说:“袁氏势力正强,郭援来攻,关中将领暗中与他勾结,之所以还没有全部背叛,只是顾忌我的威名罢了。如果放弃平阳撤退,就是向他们示弱,那么各地的百姓,谁不把我们当敌人?即使我们想撤回,还能回得去吗?这是未战先败。况且郭援刚愎自用,好胜心强,必定轻视我军,如果他渡过汾河扎营,趁他渡到一半时攻击,可以大获全胜。”郭援到了后,果然径直率军渡汾河,部下劝阻,他不听。当他的部队渡过一半时,钟繇发动攻击,大破郭援军。战斗结束后,大家都说郭援已死却找不到他的首级。郭援是钟繇的外甥。后来,马超的校尉、南安人庞德,从装弓的袋子里取出一个人头,钟繇一见就哭了。庞德向钟繇道歉,钟繇说:“郭援虽是我的外甥,但他是国贼,你有什么好道歉的!”南匈奴单于于是投降了。

刘备与曹操的局部交锋:

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到达叶县(今河南叶县)。曹操派大将夏侯惇、于禁等率军抵御。一天早晨,刘备突然烧毁营寨撤退,夏侯惇率军追击。副将、巨鹿人李典说:“敌人无缘无故撤退,我怀疑必有埋伏。南边道路狭窄,草木深密,不能追击。”夏侯惇不听,让李典留守,自己率军追击,果然陷入刘备的埋伏圈,曹军大败。李典率军救援,刘备才退走。

孙权拒绝送人质:

曹操写信给孙权,要求他送儿子到朝廷做人质(任子)。孙权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张昭、秦松等人犹豫不决。孙权带着周瑜到母亲吴夫人面前做最后决定。周瑜说:“从前楚国受封时,国土不足百里。因为后继者贤能,开拓疆土,才占有了荆州、扬州,势力达到南海,基业传承达九百多年。如今将军您继承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的土地,兵精粮足,将士效命,开山炼铜,煮海制盐,境内富庶,百姓不思叛乱,有什么压力逼迫您要送人质呢?人质一送去,就不得不依附曹操。一旦依附他,他下令召您入朝,您就不能不去。这样,您就受制于人了。最多不过得到一个侯爵印信,有十几个仆从,几辆车,几匹马,这怎么能与您南面称王(称孤道寡)相比呢!不如不送人质,慢慢观察形势变化。如果曹操能遵循正道治理天下,将军您再侍奉他也不晚;如果他图谋暴乱,他自身灭亡都来不及,又怎能害人呢?”吴夫人说:“周瑜的意见很对。周瑜与孙策(字伯符)同年,只小一个月,我把他当儿子看待,你要把他当兄长对待。”于是孙权决定不送人质。

汉献帝建安八年(癸未年,公元203年)

春天,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城下交战。袁谭、袁尚战败逃走,退回邺城。

夏天,四月,曹操追击到邺城,收割了城外的小麦。将领们想乘胜攻打邺城,谋士郭嘉说:“袁绍生前偏爱这两个儿子,没有明确立谁为继承人。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如果我们逼得太急,他们就会互相保护;如果我们缓一缓,他们就会互相争斗。不如向南佯攻荆州刘表,等待他们内部发生变化。变乱发生后再去攻击,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说:“好!”五月,曹操率军返回许都,留下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袁氏兄弟内斗加剧:

袁谭对袁尚说:“我的部队铠甲不够精良,所以先前被曹操打败。现在曹军撤退,士兵们都想着回家,趁他们还没渡过黄河,我们出兵袭击,定能让他们溃不成军,这个良机不可错过。”袁尚怀疑袁谭的动机,既不给他增兵,也不给他更换铠甲。袁谭大怒。郭图、辛评乘机对袁谭说:“让先公(袁绍)把您过继给亡兄做后嗣(剥夺长子继承权),都是审配出的主意。”袁谭于是率军进攻袁尚,在邺城门外交战。袁谭战败,率军退回南皮(今河北南皮)。

袁谭的青州别驾(州牧副手)、北海人王修率领官员和百姓从青州赶来援救袁谭。袁谭想回头再攻打袁尚,王修劝谏道:“兄弟如同左右手。比如一个人要和别人打架,却先砍断自己的右手,还说‘我一定能胜’,这能行吗?抛弃兄弟而不亲近,天下人还有谁值得亲近!那些进谗言的小人离间你们骨肉以求一时之利,希望您堵上耳朵不要听。如果能杀掉几个奸臣,兄弟重新和睦,共同抵御四方敌人,您就可以横行天下了。”袁谭不听。

袁谭的部将刘询在漯阴县起兵背叛袁谭,各城纷纷响应。袁谭叹息道:“如今全青州都背叛了我,难道是我德行不够吗?”王修说:“东莱郡太守管统,虽然远在海边,但这个人不会背叛,一定会来。”十几天后,管统果然抛弃妻子儿女赶来投奔袁谭,他的妻子儿女被叛军杀害。袁谭改任管统为乐安郡太守。

秋天,八月,曹操进攻刘表,大军驻扎在西平县(今河南西平)。

袁谭求救于曹操:

袁尚亲自率军攻打袁谭,大败袁谭。袁谭逃到平原县(今山东平原),据城死守。袁尚围攻得很急,袁谭派辛评的弟弟辛毗(字佐治)去见曹操求救。

荆州牧刘表写信劝谏袁谭说:“君子遇到危难,不会投奔敌国;与人绝交,口不出恶言。何况你忘记杀父之仇(指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抛弃兄弟情谊,做出让后世引以为戒、让盟友感到羞耻的事呢!如果袁尚(字显甫)有对兄长不敬的傲慢,您也应当暂时委屈自己,以大局为重。等大事平定之后,再让天下人来评判是非曲直,这不也是高尚的义举吗?”刘表又写信给袁尚说:“金、木、水、火,刚柔相济,才能相辅相成,为百姓所用。如今袁谭(青州之主,字显思)性情刚烈急躁,不明是非曲直。您(袁尚)气度恢弘,绰绰有余,应当以宽大包容狭隘,以优容忍耐劣等,先合力除掉曹操,了却先公(袁绍)的遗恨。等大事平定后,再来讨论谁是谁非,不是很好吗!如果执迷不悟,连胡人夷狄都会讥笑你们,何况我们这些盟友,又怎会再尽力为您效劳呢?这正是‘韩卢(良犬)、东郭(狡兔)’互相追逐而困乏,最终被农夫双双抓获的故事啊。”袁谭、袁尚都没有听从刘表的劝告。

辛毗到西平拜见曹操,转达袁谭求救的意思。曹操的部下大多认为刘表势力强大,应该先平定他,袁谭、袁尚不足为虑。谋士荀攸说:“如今天下大乱,刘表却坐守江、汉之间,可知他并无统一天下的雄心。袁氏占据四州(冀、青、幽、并)之地,拥有数十万军队,袁绍以宽厚得人心;如果袁谭、袁尚和睦相处,共同守住这份基业,那么天下的战乱就不会平息。如今兄弟相斗,势不两立,如果一方兼并了另一方,力量就会集中,力量集中后就难以对付了。趁他们内乱时夺取,天下就可平定,这个机会不能错过。”曹操表示赞同。

过了几天,曹操又改变主意,想先平定荆州,让袁谭、袁尚自相残杀,两败俱伤。辛毗观察曹操脸色,知道他有变化,就去告诉郭嘉。郭嘉报告曹操。曹操问辛毗:“袁谭是否一定可信?袁尚是否一定能被击败?”辛毗回答说:“明公您不要问可信与否,只应分析形势。袁氏兄弟互相攻伐,本就不认为别人能离间他们,而是认为天下可由自己平定。如今袁谭突然向您求救,由此可知他处境危急。袁尚看到袁谭陷入困境却不能一举拿下,说明他也力量衰竭了。对外作战失败,内部谋臣被杀(指逄纪),兄弟内讧,国土分裂,连年战争,士兵的铠甲都生了虱子,加上旱灾蝗灾,饥荒遍地;天灾降临于上,人事困顿于下,无论百姓是愚是智,都知道袁氏已土崩瓦解,这正是上天灭亡袁尚的时候啊!现在您去攻打邺城,袁尚若不回救,邺城就守不住;若回救,袁谭就会从背后追击。以您的威势,对付穷途末路的敌人,攻击疲惫不堪的贼寇,就像狂风吹落秋天的树叶一样容易。上天把袁尚送给您,您不去攻取而要去打荆州;荆州物产丰富安乐,内部没有可乘之机。仲虺(商汤大臣)有句话说:‘攻取混乱者,欺侮灭亡者。’如今袁氏兄弟不图谋远略而内部互相图谋,可以说是‘乱’了;守城的没粮食,行军的缺粮草,可以说是‘亡’了。百姓朝不保夕,性命无法延续,您不去安抚拯救,却要等到以后;以后年景或许会好,或者他们自知危亡而改过修德,那您就失去用兵的关键时机了。现在趁袁谭求救去安抚他,没有比这更有利的了。况且四方的敌人,没有比河北(袁氏)更大的了。河北平定了,您六军强盛,天下都会震动。”曹操说:“好!”于是答应与袁谭和解。

冬天,十月,曹操率军到达黎阳。袁尚听说曹操渡过黄河,就解除对平原的包围,退回邺城。袁尚的部将吕旷、高翔背叛袁尚,投降了曹操。袁谭又暗中刻了将军印信送给吕旷、高翔(想拉拢他们)。曹操知道袁谭狡诈,就把儿子曹整聘娶袁谭的女儿为妻(表面安抚),然后率军撤回。

孙权的军事行动:

孙权率军西征江夏太守黄祖,击败了他的水军,只有城池未能攻克,而这时山越(江东山区的少数民族)又发动叛乱。孙权只好撤军,路过豫章郡时,派遣:

征虏中郎将吕范平定鄱阳、会稽的山越。

荡寇中郎将程普讨伐乐安的山越。

建昌都尉太史慈兼管海昏县。

派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人兼任几个形势险要县的县令或县长,负责讨伐山越,最终全部平定。

建安、汉兴、南平三县的百姓叛乱,聚集了一万多人。孙权派南部都尉、会稽人贺齐率军进讨,全部平定。贺齐重新设立县邑,从中挑选出精兵一万人;孙权任命贺齐为平东校尉。

汉献帝建安九年(甲申年,公元204年)

春天,正月,曹操率军渡过黄河,拦截淇水引入白沟(人工运河),以打通粮道。

二月,袁尚再次到平原攻打袁谭,留下部将审配、苏由守卫邺城。曹操进军到洹水(今河南安阳河),苏由想作内应,密谋泄露,出城投奔曹操。

围攻邺城:

曹操进军到邺城,堆筑土山,挖掘地道,发动进攻。

袁尚的武安县长尹楷驻守毛城(今河北涉县附近),保护通往上党郡的粮道。

夏天,四月,曹操留下曹洪继续攻打邺城,自己率军进攻尹楷,击败尹楷后返回。又进攻袁尚部将沮鹄(沮授之子)守卫的邯郸,攻克该城。

易阳县令韩范、涉县县长梁岐都献出县城投降。大将徐晃对曹操说:“袁谭、袁尚还未被打败,那些尚未投降的城池都在观望,应该奖赏韩范、梁岐,给其他城池做榜样。”曹操听从了,封韩范、梁岐为关内侯。

黑山军首领张燕派使者向曹操求助,曹操任命他为平北将军。

五月,曹操摧毁了土山和地道,挖掘壕沟包围邺城,周长四十里。起初挖得很浅,看上去很容易越过。审配在城上望见,嘲笑曹操,并不出兵争夺。曹操在一夜之间将壕沟挖到深宽各二丈,引来漳河水灌城。城中饿死的人超过一半。

袁尚回救邺城与李孚的机智:

秋天,七月,袁尚率一万多军队回救邺城。还未到达,他想让城内的审配知道外面的情况,先派主簿(掌管文书)巨鹿人李孚混入城中。

李孚砍断一根问事杖(刑杖),系在马鞍旁,戴上武官的头巾(平上帻),带着三名骑兵,在黄昏时到达邺城下。他自称都督,从城北围城工事外围绕行,顺着标志向东,步步呵斥围城的曹军将士,根据他们违规的轻重进行处罚。就这样一路穿过曹操的军营,来到城南围城工事,对着章门(南门之一),再次怒斥守围士兵,把他们捆绑起来。趁机打开包围圈,冲到城下,向城上呼喊。城上守军用绳子把他拉上去。审配等人见到李孚,悲喜交集,高呼万岁。围城的曹军将领把情况报告曹操,曹操笑着说:“这个人不仅能进城,他还要再出城呢。”

李孚知道外面的包围更加严密,不能再冒险出去,就向审配建议把城中的老弱放出城去,以节省粮食。夜里,挑选出几千人,都让他们拿着白幡(表示投降),从三个城门一起出去投降。李孚则和那三个骑兵换上投降百姓的衣服,混在人群中,乘夜出城,突围而去。

袁尚兵败:

袁尚的救兵到达后,曹操的将领们都认为:“这是返回老巢的军队,人人都会死战,不如避开他们。”曹操说:“袁尚如果从大路来,应当避开;如果沿着西山(太行山余脉)来,这就会成为我们的俘虏了。”袁尚果然沿着西山前来,东进到阳平亭,离邺城十七里,在滏水(今滏阳河)边扎营。夜里,袁尚军营点火向城中示意,城中守军也点火回应。

审配率军从邺城北门出击,想与袁尚内外夹击,冲破包围。曹操迎头痛击,审配败退回城,袁尚也被打败逃走,退到曲漳(漳河弯曲处)扎营,曹操随即包围了他。包围圈还未合拢,袁尚恐惧,派使者请求投降;曹操不许,包围得更加急迫。袁尚乘夜逃走,退守祁山(邺城附近山名),曹操又进军包围。袁尚部将马延、张顗等临阵投降,袁军全面崩溃,袁尚逃往中山郡(今河北定州一带)。曹军缴获了袁尚的全部辎重,得到袁尚的印绶、符节、斧钺以及衣物等,拿去给邺城守军看,守军士气崩溃。

邺城陷落与审配之死:

审配命令士兵:“坚守死战!曹军已经疲惫了,幽州(袁熙)的救兵正在路上,何愁没有主公!”曹操出营巡视围城工事,审配埋伏弓箭手射击,差点射中曹操。

审配哥哥的儿子审荣是邺城东门校尉(守门官)。八月,戊寅(初二)夜晚,审荣打开城门放曹军入城。

审配在城中抵抗,曹军活捉了他。

辛评的家眷被关押在邺城监狱,辛毗(辛评弟)急忙赶去,想救他们,但全家已被审配下令杀害。

曹兵捆绑着审配押到曹操大帐前,辛迎面用马鞭抽打审配的头,骂道:“奴才,你今天死定了!”审配瞪着他说:“狗东西,正是你们这些家伙坏了我的冀州!我恨不得杀了你!况且你今天能决定我的死活吗?”过了一会儿,曹操召见审配,对他说:“那天我巡视围城工事,你的弓弩怎么那么多啊?”审配说:“我还恨少呢!”曹操说:“你忠于袁氏,也是不得不这样。”心里想饶他不死。但审配意气壮烈,始终不说一句屈服的话,而辛毗等人在旁边号哭不止(为兄报仇心切),曹操于是下令处死审配。

冀州人张子谦先投降了曹操,他一向与审配不和,笑着对审配说:“正南(审配字),你到底还是不如我吧?”审配厉声说:“你是投降的叛徒,我审配是忠臣!虽然死了,难道还羡慕你活着吗!”临刑前,他呵斥刽子手让他面向北方(袁尚逃往的方向),说:“我的君主在北边啊。”曹操于是亲自到袁绍墓前祭祀,痛哭流涕;又慰劳袁绍的妻子刘氏,归还袁家的仆人和珍宝财物,赐给她各种丝帛棉絮,由官府供给她粮食。

曹操的感叹:

当初,袁绍与曹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时,袁绍曾问曹操:“如果大事不成,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操反问:“您认为呢?”袁绍说:“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靠燕、代地区,再吞并北方少数民族的兵力,然后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大概可以成功吧?”曹操说:“我任用天下有智谋有勇力的人才,用道义来统御他们,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成功。”

战后安排:

九月,汉献帝下诏任命曹操兼任冀州牧;曹操辞让,交还兖州牧的职务(仍保留)。

起初,袁尚派冀州从事安平人牵招到上党郡督运军粮。牵招还没回来,袁尚已逃往中山。牵招劝说并州刺史高干迎接袁尚来并州,合力观察形势变化,高干不听从。牵招于是向东投奔曹操,曹操仍任命他为冀州从事。

曹操又征召崔琰为别驾(州牧副手)。曹操对崔琰说:“昨天我查阅冀州的户籍,可以征得三十万兵众,所以冀州真是个大州啊。”崔琰回答说:“如今天下分裂,袁谭、袁尚兄弟骨肉相残,冀州百姓尸骨遍野。没有听说王师(指曹操军队)来慰问民间疾苦,拯救百姓于水火,却先计算能征多少兵甲,唯此为重,这难道是冀州士绅百姓对您的期望吗?”曹操脸色一变,向他道歉。

谋士许攸仗着自己有功(官渡之战献计),态度傲慢,曾在众人聚会时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阿瞒(曹操小名),要不是我,你就得不到冀州!”曹操笑着说:“你说得对。”但心里很不高兴,后来终于找个借口杀了他。

冬天,十月,有彗星出现在东井星座附近(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高干:并州刺史高干见曹操攻占邺城,献出并州投降。曹操仍任命他为并州刺史。

袁谭背约与曹操反击:

曹操围攻邺城时,袁谭又背叛了曹操,攻占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又到中山郡攻打袁尚。袁尚战败,逃到故安县(今河北易县东)投奔二哥袁熙。袁谭收编了袁尚的残部,回军驻扎在龙凑(今山东德州附近)。

曹操写信给袁谭,责备他背弃盟约,宣布与他断绝儿女婚姻关系(曹整与袁谭女),把袁谭女儿送回,然后进军讨伐。

十二月,曹操大军逼近袁谭军营,袁谭放弃平原,退守南皮,在清河岸边驻扎。曹操进入平原,占领了周围各县。

辽东与乌桓事务:

曹操上表朝廷任命辽东太守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什么永宁侯!”把印绶藏在武器库中。这一年,公孙度去世,儿子公孙康继位,把永宁乡侯的爵位封给了弟弟公孙恭。

曹操因为牵招曾经是袁绍任命的乌桓校尉(管理乌桓),派他前往柳城(乌桓王庭所在地),安抚乌桓。正赶上峭王(乌桓首领之一)整顿五千骑兵要去帮助袁谭。同时,公孙康也派使者韩忠给峭王送来单于印绶。峭王召集各部酋长大会,韩忠也在座。峭王问牵招:“从前袁公(袁绍)说奉天子之命,任命我为单于;如今曹公又说要再奏明天子,任命我为真正的单于;辽东(公孙康)又拿着印绶来。这样,谁才是正宗的呢?”牵招回答:“从前袁公代表天子,有权任命官职。但后来他违背了朝廷命令,曹公取代他,说要奏明天子,重新任命你为真正的单于,这是对的。辽东不过是一个边远郡,怎么能擅自任命官职呢!”韩忠说:“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有雄兵百万,还有扶馀国(今吉林一带)、濊貊族(东北少数民族)为外援。当今的形势,强者为尊,曹操怎么能独断专行!”牵招呵斥韩忠:“曹公忠诚恭敬,英明睿智,拥戴天子,讨伐叛逆,安抚顺服,使四海安宁。你们君臣愚顽嚣张,如今依仗地处偏远险要,背弃朝廷命令,想擅自任命官职,侮辱朝廷!正该被剿灭,还敢诋毁曹公大人!”说着便揪住韩忠的头往地上撞,拔刀要杀他。峭王惊慌恐惧,光着脚跑过去抱住牵招,为韩忠求情。牵招的随从也大惊失色。牵招这才回到座位上,向峭王等人分析成败利害,指出归顺与叛逆的不同后果。峭王等酋长都离开座位,跪拜在地,恭敬地接受朝廷的教诲,于是辞退了辽东的使者,解散了已整顿好的骑兵。

丹杨事变:

丹杨郡大都督妫览、郡丞戴员杀害了太守孙翊(孙权之弟)。将军孙河(孙氏族人)驻扎在京城(今江苏镇江),闻讯后赶赴宛陵(丹杨郡治,今安徽宣城),也被妫览、戴员杀害。妫览等人派人迎接扬州刺史刘馥,让他进驻历阳(今安徽和县),他们则在丹杨响应。

妫览搬进太守府居住,想强娶孙翊的妻子徐氏。徐氏骗他说:“请等到月底,让我为亡夫设祭、除去丧服之后,再听您安排。”妫览同意了。

徐氏暗中派亲信联络孙翊生前的亲信将领孙高、傅婴等人共同对付妫览。孙高、傅婴流泪答应,秘密召集孙翊生前的侍卫二十多人,献血盟誓,合谋除贼。

到了月底,徐氏为孙翊设祭,哭得十分哀伤。祭奠完毕,就脱去丧服,熏香沐浴,言谈笑语,显得很高兴。府中大小人员都很悲伤,奇怪她为何如此。妫览暗中窥探,见她这样,不再怀疑。

徐氏叫孙高、傅婴埋伏在房门内,派人去请妫览。徐氏出门拜见妫览,刚拜了一拜,徐氏突然大喊:“二位可以动手了!”孙高、傅婴一同冲出,共同杀死了妫览。其余人立即到外面杀死了戴员。

徐氏于是重新穿上丧服,用妫览、戴员的首级祭祀孙翊的坟墓。全军上下无不震惊。孙权听说叛乱,从椒丘(今江西新建)赶回。到达丹杨后,将妫览、戴员余党全部灭族,提拔孙高、傅婴为牙门将,其余有功人员都得到不同的赏赐。

孙河的儿子孙韶,年仅十七岁,收集父亲孙河的余部驻守京城(今江苏镇江)。孙权率军从吴郡(今江苏苏州)出发,夜里到达京城城下扎营,故意制造进攻声势惊吓守军。守军纷纷登上城墙,传递檄令,戒备森严,喊声震天动地,还不断向外射箭。孙权派人说明情况,守军才停止。第二天,孙权召见孙韶,任命他为承烈校尉,统领他父亲孙河的旧部。

汉献帝建安十年(乙酉年,公元205年)

春天,正月,曹操进攻南皮。袁谭出城迎战,士兵伤亡惨重。曹操想暂缓进攻,议郎(参谋官)曹纯说:“如今孤军深入,难以持久,如果进攻不能取胜,撤退必然损失军威。”曹操于是亲自擂动战鼓,指挥将士猛攻,终于攻克南皮。袁谭败逃,被曹军追上斩杀。

安抚冀州:

李孚自称冀州主簿(州府属官),求见曹操说:“现在城中强者欺凌弱者,人心混乱,我认为应该派新近投降而又被城内人认识信任的人去宣传您的政策法令。”曹操立刻派李孚进城,向官吏百姓说明政策,让他们各安本业,不得互相侵犯,城中才安定下来。

曹操于是处决了郭图等人及其妻子儿女。

袁谭曾派王修去乐安郡(今山东博兴一带)运输军粮。王修听到袁谭危急的消息,率领他统率的部队赶去救援,走到高密县(今山东高密),听说袁谭已死,下马痛哭道:“没有主公了,我还能去哪里呢!”于是去见曹操,请求收葬袁谭的尸体,曹操答应了,仍派王修返回乐安督运军粮。

袁谭管辖的各城都归顺了曹操,只有乐安太守管统不投降。曹操命令王修去取管统的人头。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的忠臣,就解开他的绑绳,让他去见曹操。曹操很高兴,赦免了管统,并征召王修为司空掾(司空府属官)。

笼络人心:

郭嘉建议曹操多征召青、冀、幽、并四州的名士作为属官,使人心归附,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

官渡之战时,袁绍让陈琳起草檄文,历数曹操的罪状,甚至辱及曹操的父亲和祖父。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对他说:“你从前为袁本初(袁绍)写檄文,只该列举我本人的罪状就够了,为什么要向上牵连到我的父亲和祖父呢?”陈琳谢罪,曹操赦免了他,让他和陈留郡人阮瑀一起掌管记室(负责文书)。

此前,渔阳郡人王松占据涿郡(今河北涿州),涿郡人刘放劝说王松献地归顺曹操,曹操征召刘放为参司空军事(司空府军事参谋)。

袁熙、袁尚逃亡:

袁熙受到部将焦触、张南的攻击,与袁尚一起逃往辽西郡依附乌桓部落。焦触自称幽州刺史,逼迫各郡太守、县令、县长背叛袁氏,归顺曹操。他集合数万军队,杀白马盟誓,下令说:“敢违抗者斩!”众人都不敢抬头,按次序歃血盟誓。幽州别驾、代郡人韩珩(字子佩)说:“我受袁氏父子厚恩,如今他们败亡,我的智慧不能拯救,勇气不足殉死,在道义上已有欠缺。如果还要向曹氏称臣,这是我做不到的。”在座的人无不为韩珩担心变色。焦触说:“做大事,当立大义。事情的成败,不在乎一个人。可以成全韩珩的志愿,以勉励事奉君主的人。”于是放过了韩珩。焦触等人于是投降曹操,都被封为列侯。

夏天,四月,黑山军首领张燕率领部众十余万人投降曹操,被封为安国亭侯。

平定北方叛乱:

故安县(今河北易县东)人赵犊、霍奴等人杀死幽州刺史和涿郡太守。三郡乌桓(辽西、辽东、右北平)在犷平县(今北京密云东北)围攻鲜于辅(幽州地方势力)。

秋天,八月,曹操率军讨伐赵犊等人,将他们杀死。于是渡过潞水(今北京通县以下白河)援救犷平,乌桓人逃出塞外。

高干复叛与河东平乱:

冬天,十月,并州刺史高干听说曹操去讨伐乌桓,再次背叛曹操,逮捕上党太守,派兵据守壶关口(今山西长治东南太行山口)。

曹操派部将乐进、李典率军进击。

河内郡人张晟聚集一万多人,在崤山、渑池县(今河南渑池西)之间作乱。弘农郡人张琰起兵响应他。

河东郡太守王邑被朝廷征召。郡掾(郡守属官)卫固和中郎将范先等人去见司隶校尉钟繇,请求让王邑留任。钟繇不同意。卫固等人表面上是请求挽留王邑,实际暗中与高干勾结。

曹操对谋士荀彧说:“关西(函谷关以西)的将领们,表面服从,内心怀有贰心。张晟在崤山、渑池作乱,向南勾结刘表。卫固等人乘机作乱,将会成为大患。河东郡是天下要害之地,你为我推荐一个贤才去镇守。”荀彧说:“西平郡太守、京兆人杜畿,他的勇气足以担当危难,智慧足以应付事变。”曹操于是任命杜畿为河东郡太守。

钟繇催促王邑尽快移交郡守官印。王邑直接携带印绶,从河北(指黄河以北)径直到许都去交还朝廷(表示服从调离)。

卫固等人派兵几千人切断黄河陕津渡口(今河南三门峡西),杜畿到达后,几个月无法渡河。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讨伐卫固等人,还未到达。

杜畿对部下说:“河东郡有三万户百姓,并非都想作乱。如今大军逼迫太急,想顺从朝廷的人找不到主心骨,必然因恐惧而听从卫固。卫固等人一旦控制了局面,必然死战到底。讨伐如果不能取胜,祸乱不会停止;讨伐如果取胜,也会使一郡百姓遭殃。况且卫固等人并未公开抗拒朝廷命令,表面上还打着请求前任太守留任的旗号,必然不敢杀害新太守。我单身乘车直接去上任,出其不意。卫固为人计谋多而缺乏决断,他必定会假装接受我。我只要在郡中待上一个月,用计策稳住他,就足够了。”于是绕道从郖津渡(今河南灵宝西北黄河渡口)渡过黄河。

范先想杀死杜畿以威慑部众,同时也观察杜畿的态度。他在太守府门前斩杀了主簿(郡守副手)以下官员三十多人。杜畿举动如常,毫不畏惧。于是卫固说:“杀了他没有好处,只会招来恶名;况且控制权在我们手里。”就尊奉杜畿为太守。

杜畿对卫固、范先说:“卫氏、范氏是河东郡的名门望族,我不过是依赖你们办事而已。但君臣名分既定,成败就共同承担了。大事应当共同商议。”于是任命卫固为都督(军事统领),代理郡丞(郡守副手)事务,兼任功曹(主管人事);所有校尉、军官、士兵三千多人,都由范先统率。卫固等人很高兴,虽然表面上侍奉杜畿,内心却并不把他当回事。

卫固想大规模征兵,杜畿担心这样会增强卫固实力,就劝他说:“现在大规模征兵,百姓必然惊扰,不如慢慢用钱来招募。”卫固认为有理,同意了,结果招募到的士兵很少。

杜畿又对卫固等人说:“顾念家庭是人之常情。各位将领和属官,可以分批让他们回家休息,有紧急情况再召回来也不难。”卫固等人不愿违背众意,又听从了。于是,忠于朝廷的好人离开卫固,暗中支持杜畿;而卫固的党羽分散,各自回家。

这时,白骑军(张晟部)进攻东垣县(今山西垣曲东南),高干也率军进入濩泽县(今山西阳城西)。杜畿知道下属各县已归附自己,就离开郡城,只带几十名骑兵,到一个坚固的堡垒里坚守。各县的官吏百姓纷纷献城支援杜畿,不到几十天,杜畿就集结了四千多人。

卫固等人与高干、张晟联合进攻杜畿的堡垒,未能攻克,又去周围各县抢掠,也一无所获。

曹操派议郎张既西行去征召关中将领马腾等人。马腾等都率军会合,攻击张晟等人,大败叛军,斩杀了卫固、张琰等人,赦免了他们的余党。

杜畿治河东:

从此,杜畿治理河东郡,以宽厚仁惠为主。百姓有诉讼,杜畿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回去仔细想想。父老们都自责,不敢轻易打官司。杜畿鼓励农耕种桑,督促畜牧养殖,百姓家家富足。然后兴办学校,推举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修治武备,讲习军事,河东郡于是安定下来。杜畿在河东郡任职十六年,政绩常常是天下第一。

荀悦着《申鉴》:

秘书监、侍中荀悦撰写《申鉴》五篇,上奏给汉献帝。荀悦是荀爽(东汉名士)哥哥的儿子。当时政权掌握在曹氏手中,汉献帝只是名义上的君主。荀悦有志于向皇帝贡献治国得失的意见(献可替否),但他的谋略无法被采用,因此写了这部书。其大意是:

治理国家的办法,首先要消除“四患”,然后推行“五政”。

四患:

1. 伪:弄虚作假,扰乱社会风气。

2. 私:营私舞弊,破坏法令制度。

3. 放:行为放纵,逾越正常轨道。

4. 奢:奢侈腐化,败坏国家制度。

这四患不消除,政令就无法推行。

五政:

1. 兴农桑以养其生:发展农业蚕桑,使百姓生活富足。

2. 审好恶以正其俗:明辨善恶,匡正社会风俗。

3. 宣文教以章其化:宣扬文化教育,彰明道德教化。

4. 立武备以秉其威:建立军事力量,保持国家威严。

5. 明赏罚以统其法:严明赏罚制度,统一国家法令。

如果百姓不怕死,就不能用刑罚来威慑;如果百姓不乐生,就不能用善行来劝导。所以执政者首先要使百姓财用丰足,稳定他们的心志,这就叫“养生”。

评价善恶的关键在于功劳罪过,批评赞誉要有事实依据。听取言论要追究事实,考察名声要核实实际,不能弄虚作假扰乱人心。这样才能杜绝奸邪怪诞,百姓才不会沾染淫邪风气,这就叫“正俗”。

荣与辱,是赏与罚的核心精神。用礼教荣辱来引导君子,感化他们的内心;用枷锁鞭打来惩罚小人,约束他们的行为。如果废弃教化,普通人就会堕落为小人;如果推行教化,普通人就能上升为君子。这就叫“章化”。

执政者必须拥有武备以防备意外。和平时期把军事寓于内政之中,战争时期则用于军队,这就叫“秉威”。

赏与罚,是执政的权柄。君主不随意奖赏,不是吝惜财物,而是因为胡乱奖赏就不能鼓励善行;不随意惩罚,不是怜悯犯人,而是因为胡乱惩罚就不能惩戒罪恶。该赏不赏,是阻止善行;该罚不罚,是放纵罪恶。执政者能够做到不阻止臣民行善,不放纵臣民作恶,国家法纪就确立了。这就叫“统法”。

四患既已消除,五政又得推行,用诚心去执行,用坚定去维护,政令简明而不懈怠,政策宽松而不疏漏,君主就可以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天下也就太平了。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敕封一品公侯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