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星云的战火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帝国的“东皇”战略防御集群正在紧锣密鼓地构建,龙渊对新式武器与“熵寂”弱点的研究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就在这短暂的、风雨欲来的平静期,一位不速之客,以一种超越帝国现有空间理解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抵达了帝国疆域的边缘。
没有空间裂隙的剧烈波动,没有能量引擎的轰鸣,仿佛它本就该在那里。一艘通体由某种半透明、内部流淌着星河流光材质构成的梭形飞船,如同从水面上浮起般,静静地出现在帝国最新建立的、位于希望星云与帝国腹地之间的“镇渊”哨站观测范围内。其造型优雅而简洁,没有任何武器外露,却散发着一种与“熵寂”的冰冷死寂截然不同的、深邃而古老的威严。
哨站的警报系统甚至未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直到那艘飞船主动发出了一段极其复杂、却又直接作用于所有感知者意识层面的通用识别信号:
【识别码:星律议会 - 观测者序列 - 巡天鉴】
【意图:非敌对,遵循《星海观察者守则》,请求与‘大秦帝国’最高决策者进行初步接触。】
【备注:检测到该区域近期存在高烈度规则冲突及‘熵寂’活动迹象,此为本轮接触主要议题之一。】
星律议会!
那个在“肃正协议”危机后曾短暂现身、留下警告便消失无踪的超然存在,竟然主动前来接触了!
消息以最高优先级传回帝都咸阳,立刻在麒麟殿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星律议会……他们在此刻出现,意欲何为?”李斯眉头紧锁,带着深深的警惕,“是敌是友?亦或只是如其名,纯粹的‘观察者’?”
“其飞船出现方式,完全超越了我帝国现有空间科技理解范畴。”蒙恬目光锐利,“其实力深不可测。若为敌,恐比‘熵寂’更为棘手。”
公子贞则持相对开放态度:“陛下,彼既言明非敌对,且提及‘熵寂’,或可一试。若能从中获取关于‘熵寂’乃至星海更深层次的讯息,对我帝国至关重要。”
嬴政帝眸深邃,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他回忆起之前“星律守护者”星瞳那超然物外的姿态与隐晦的警告,以及龙渊对“熵寂”可能是宇宙现象而非单纯文明的推测。星律议会此刻到来,绝非偶然。
“宣。”帝音落下,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于麒麟殿,朕亲见之。令白起、徐彭岳(投影)、石星澜即刻返京。”
帝旨传出,帝国核心力量迅速向咸阳汇聚。同时,一道蕴含帝国意志的许可信息被发送至那艘代号“巡天鉴”的飞船。
片刻之后,麒麟殿内空间泛起微澜,并非撕裂,而是如同水波荡漾。两道身影自那涟漪中心一步踏出。
为首者,正是曾有一面之缘的“观测者”辉光之影·星瞳,他依旧那副亘古不变的淡漠模样,眼眸中星云生灭。而在他身后,跟着一位身着星辰法袍、手持一柄仿佛由星光凝聚而成的简易权杖的老者,他的气息比星瞳更加深邃,目光扫过殿内众臣,带着一种审视与评估的意味。
“尊贵的帝者,以及大秦帝国的诸位,”星瞳微微躬身,礼仪无可挑剔,“这位是议会派遣的本轮次元域特使,观星者·玄枢。”
玄枢特使上前一步,并未行礼,只是平静地开口,声音苍老而充满智慧,直接回荡在众人心间:“帝者,议会观测到汝之文明,于近期与‘熵寂现象’发生了直接冲突,并展现出……超出预期的抵抗能力与独特的进化路径。此,引起了议会的关注。”
他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寒暄。
“吾等此行,其一,确认汝等对‘熵寂’之认知与态度。其二,评估汝等是否具备成为‘潜在合作者’之资格。其三,告知一项与汝等,亦与整个星海休戚相关之紧急事态。”
“合作者?”嬴政神色不变,“议会欲如何合作?”
“非同盟,非依附。”玄枢淡淡道,“仅限于信息共享,及在特定、符合《守则》框架下的有限度协作。比如,关于‘熵寂’的动向,以及……另一项更为迫在眉睫的威胁。”
他顿了顿,权杖轻点虚空,一片星图展开,其中标注着帝国东境之外,那片曾被白起重创的“归墟之眼”区域。
“议会长期监测数据显示,‘归墟之眼’近期的沉寂极不寻常,其内部规则坍缩速率异常加快,并非自然平复,更像是在……积蓄力量,或进行某种……未知的蜕变。”
“根据模型推演,其下一次爆发,将远超以往,波及范围可能覆盖数个星域,其性质……或将更加接近‘熵寂’所追求的终极虚无,但更加……主动与饥饿。”
“归墟异动?!”众臣皆是一惊。刚刚击退“熵寂”,难道那沉寂已久的“归墟”又要卷土重来?而且听其描述,似乎比之前更加危险!
白起暗金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厉芒,他与“归墟”打交道最深,能感觉到玄枢所言非虚。
徐彭岳的投影立刻问道:“特使阁下,可有更具体的数据或应对建议?”
玄枢看了徐彭岳一眼,眼中似乎闪过一丝赞赏:“数据可以分享部分。至于应对……‘归墟’与‘熵寂’,虽表象不同,然皆指向存在之否定。汝等应对‘熵寂’之‘秩序’力量,或可借鉴。然,其本质更深,需更加小心。”
他话锋一转,看向嬴政:“帝者,星海并非唯有毁灭与沉寂。然,危机往往亦伴随机遇。如何抉择,在于汝等自身。议会,只会观察,并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提供有限的信息。”
星律议会的接触,带来了至关重要的预警,也带来了更加沉重的压力。“熵寂”的威胁未除,“归墟”的异动又起!帝国仿佛同时被两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咽喉。
嬴政目光扫过星图中那蠢蠢欲动的“归墟之眼”,又看向深不可测的玄枢特使,帝心之中,已如明镜。
“朕,知晓了。”他缓缓开口,“议会之信息,帝国会谨慎评估。至于合作……可基于平等与互利之原则,先行进行信息交换。”
“然,大秦之命运,终将由大秦自身决定。”
帝国的前路,愈发艰险,也愈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