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从晶块的裂痕中持续渗出,像被封存的星河苏醒。周子豪迅速收回探针,切断供能线路,改用被动式光谱监听装置贴近晶体表面。数据波形在终端上展开,三块主晶块的信号呈现出规律性的起伏,节律同步,间隔精确到毫秒级。
“不是随机泄露。”他低声说,“是信息脉冲,有组织的。”
沈昭华调出母亲信件中提及的密码结构,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四组数字。输入完成瞬间,空气中浮现出一段残缺投影:“project mirror… Access Level omega…” 字样闪烁数次后消失,未留下任何访问痕迹。
陈御风闭目,思维接入飞行王朝系统。界面弹出红色警告:【检测到伪装型知识诱饵,建议深度反向溯源】。他睁开眼,声音清晰:“列出所有标记为‘机密’的数据包,从可信度最高的开始删除。”
第一项是“新型航发涡轮叶片冷却通道优化方案”,仿真报告显示推力提升12.3%。陈御风启动系统权限,进行物理边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在真实气流环境下会导致局部超温,引发连锁失效。
第二项“量子隐身涂层反射抑制算法”通过了七项独立测试,但系统比对发现其核心参数违反电磁波散射守恒定律。
第三项“分布式动力耦合控制逻辑”看似完美适配现有飞控架构,实则在高机动状态下会诱发共振频率偏移,导致机体结构性疲劳加速。
“全都有问题。”周子豪翻阅分析报告,“但它们的问题都极其隐蔽,必须用未来标准才能识别。”
沈昭华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这些不是废料,是精心设计的路径。它们恰好对应我们最近三个月的技术瓶颈——航发散热、隐身效能、动力响应。对方知道我们在卡哪里,就给我们一个‘解法’。”
陈御风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划过一排冻结的存储模块。“他们不想让我们失败。他们想让我们‘成功’——成功研发一款看起来先进、实则存在底层缺陷的战机。”
“一旦列装,每一架都会成为敌方雷达网中的活体信标。”沈昭华接道,“这不是窃密,是定向诱导。他们在塑造我们的技术路线。”
“那就清库。”陈御风下令,“保留原始记录,删除所有标注‘优先推荐’‘高置信度’的条目。只信未被修饰的数据。”
指令下达后,系统开始自动筛选。大量所谓“突破性成果”被标记为污染源,逐项清除。数据库体积缩减近七成,剩余数据多为早期实验日志、未整理的传感器原始记录和部分废弃草图。
就在清理接近尾声时,防火墙核心区突然开启一个匿名通道。无日志、无认证、无跳转路径,一份加密图纸直接推送至主屏。
“这不是常规访问。”周子豪检查协议层,“通道来自系统底层,像是预设的应急回路。”
“用生物芯片残留序列作为密钥。”陈御风取出手腕内侧碳化芯片碎片,置于读取区。同时,沈昭华将翡翠戒指贴附在共振感应点上。双因子验证启动,屏幕波动片刻,图像缓缓展开。
一张潦草的手绘草图显现出来。纸张边缘沾着油渍,线条杂乱却富有动感。右下角写着一行小字:“龙隼初构·周子豪·2015.4.12 食堂午餐时”。
整个机房陷入短暂寂静。
周子豪猛地站起身,脚步踉跄了一下。他凑近屏幕,手指颤抖地指向图纸中央的进气道布局。“这……这是我大一时在餐巾纸上画的……那天刚听完超音速进气原理课,脑子里全是激波锥和附面层分离……我只是随手涂鸦……”
“可它没有错。”陈御风凝视着图纸,“它的气动外形与我们当前最优模型重合度达89%,关键节点甚至更优。特别是这个S型进气道弯曲角度,完全规避了旁通阻力峰值。”
沈昭华调出三年前的课堂笔记扫描件,对比笔迹与绘图风格,确认无疑。“你当时画完就扔进了垃圾桶,没人看过。”
“除了系统。”陈御风低声道,“飞行王朝的签到机制覆盖所有航空相关地点——包括大学食堂。那天我正好在场,完成了当日签到任务。也许就在那一刻,这张纸被记录了下来。”
“所以真正的原始设计,从未进入数据库。”沈昭华轻声说,“它一直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张被遗忘的餐巾纸上。”
周子豪怔怔地看着屏幕,嘴唇微动。他曾无数次怀疑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只是团队中的辅助角色,擅长材料却不通总体设计。此刻,那张油腻的纸片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锁。
“他们构建了庞大的镜像系统,伪造历史数据,植入虚假图破,布下层层认知陷阱。”陈御风将电子副本保存至离线设备,“可他们算漏了一点——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计算出来的。它是某个普通下午,一个学生吃饭时突然闪过的念头。”
沈昭华重新戴上翡翠戒指,目光扫过封存的晶块阵列。“这些冷冻数据里,会不会还藏着别的东西?别的被忽略的瞬间?”
“一定有。”陈御风走向低温拆解准备区,“我们之前太依赖系统提示和数据库权威,反而忽略了最原始的创造来源——人的直觉,现场的灵感,甚至是偶然的涂鸦。”
周子豪打开绘图软件,导入草图进行数字化重构。他调整了几个细节,加入当前材料性能参数,模型在屏幕上旋转,气流模拟随即启动。结果令人震惊——在特定攻角下,机身产生的涡升力比现行方案高出18%。
“这不是替代品。”他声音沙哑,“这是起点。”
陈御风站在主控台前,手中握着扫描后的餐巾纸电子副本,眼神锐利如鹰。他已确认敌方真正目的并非窃取,而是操控,而破局之钥竟藏于同伴最朴素的灵感之中。
周子豪坐在终端旁,反复比对着草图与现行模型,指尖微颤,内心经历从自我怀疑到信念重建的巨大震荡。
沈昭华望向窗外尚未散尽的冷雾,轻声道:“有时候,最真的东西,偏偏藏得最深。”
主屏突然闪烁,低温监控系统发出轻微提示音。第三块晶块内部信号活动再次增强,蓝光透过密封罩渗出,在地面投下细长光斑。
周子豪抬头看向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