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93章:夜观天象,关联病理

终南山的夜来得沉静,山风卷着松针掠过药庐顶的茅草,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大地在低声絮语。药庐外的空地上,篝火正旺,跳跃的火苗舔着架起的干松木,不时爆出细碎的火星,随风飘向夜空,与满天繁星融为一体。轩辕坐在一块平整的青石上,膝盖上摊着一卷竹简,上面是他连日来记录的草药笔记,墨迹尚未完全干透,带着松烟的淡淡气息。

岐伯就坐在他对面,后背靠着药庐的木柱,手里摩挲着一枚光滑的鹅卵石。老人花白的长发用一根麻绳简单束在脑后,几缕发丝垂在脸颊旁,被火光染成温暖的橘色。他望着头顶的星空,眼神悠远,仿佛能穿透层层夜幕,看到星辰运行的轨迹。

“你看那北斗,”岐伯忽然开口,声音被夜风吹得有些飘忽,却字字清晰,“像不像部落里用来舀水的木勺?”

轩辕抬头望去,北方天空中,七颗亮星连成斗形,斗柄微微倾斜,确实像极了母亲附宝常用的那把木勺。他从小听父亲少典说过,北斗斗柄指向东方时,该播种;指向南方时,该除草;指向西方时,该收割;指向北方时,该储藏。那时只当是辨别时节的法子,从未想过其中另有深意。

“先生,这北斗除了辨时,还有别的讲究?”轩辕放下竹简,指尖在膝盖上轻轻点着,心里泛起一丝好奇。

岐伯笑了笑,将手里的鹅卵石放在地上,起身走到药圃边,弯腰掐下一片紫苏叶。叶片在夜风中微微颤动,边缘的锯齿像小兽的牙齿。“你看这紫苏,”他把叶子递给轩辕,“春里下种,夏日茂盛,入秋长老,冬来枯败,从不违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律,人也一样。”

轩辕捏着那片紫苏叶,叶片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气息钻入鼻腔。他忽然想起部落里的巫医,总说人生病是因为触怒了神灵,可眼前的紫苏叶枯荣有序,从不见什么神灵干涉,人若是生病,会不会也和这草木一样,是违背了某种节律?

“就说这月亮吧,”岐伯指着天边的圆月,清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碎银,“月初如钩,月中如盘,月末又缺。海边的潮水,跟着月亮走,月满时潮涨,月亏时潮落。女子来月事,多在月满前后,若是这时生了疮疖,红肿得格外厉害,你说这是为什么?”

轩辕猛地一怔,脑海里闪过一个身影——部落里的阿莲婶。去年月圆时,阿莲婶胳膊上生了个大疮,红得像团火,脓水直流,疼得直哭。巫医跳了三天舞,杀了两头羊祭祀,疮口反倒更肿了。直到月芽儿挂上树梢,那疮才慢慢消下去。当时大家都说是月神收回了怒气,现在想来,或许和先生说的“节律”有关?

“是因为……气血跟着月亮走?”轩辕试探着说,心跳不由得快了几分。

岐伯赞许地点头,又指向东方天际:“你看那颗启明星,天快亮时就出来了,像是在叫人起床。这时候,人该伸伸胳膊动动腿,让气血活泛起来;傍晚西边的长庚星亮了,人就该歇歇,让气血沉下去。要是反过来,夜里熬着不睡,白天躺着不起,不出半年,保管面黄肌瘦。”

这话像锤子敲在轩辕心上。他想起部落里的石匠阿石,总爱夜里凿石头,说月光下凿出的石器更光滑。没过两年,阿石就变得弯腰驼背,咳嗽不停,三十岁的人看着像五十岁。当时巫医说是被石头里的精怪缠上了,现在才明白,或许是阿石违背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律。

“先生,那银河呢?”轩辕望着横贯夜空的银河,繁星点点,像撒了一把碎钻,“它也和人体有关?”

岐伯走到轩辕身边,弯腰捡起他铺在地上的麻布——那上面是他临摹的山洞石刻。老人粗糙的手指划过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忽然停在一处:“你看这线条,从心口通到手,像不像山里的溪流?银河就是天上的大河,输送着星光;人体里也有这样的‘河’,输送着气血,这就是‘经脉’。”

“经脉?”轩辕盯着麻布上的线条,眼睛忽然亮了。他想起自己用温水给幼弟擦身子退烧,擦的正是胳膊腿上这些线条经过的地方;用“明叶”给老人敷眼睛,叶子的清凉顺着眼角的纹路往里钻——难道那些温水、那些草药气息,都是顺着这些“经脉”在起作用?

“那星星明暗,是不是也和气血盛衰有关?”轩辕追问,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比如那颗火星,要是格外亮,是不是人就容易上火生疮?”

岐伯没直接回答,转身回药庐拎出个陶罐,里面装着晒干的野菊花。他抓了一把放进石釜,添了些泉水,架在篝火上煮。“先喝碗菊花茶。”老人说,“这菊花得经了秋霜才管用,能清肝火。人要是肝火旺,眼睛就红,脾气就躁,就像火星太亮,天就容易旱。”

水咕嘟咕嘟地开了,野菊花在沸水里舒展,香气袅袅升起。轩辕接过岐伯递来的陶碗,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带着一丝清苦,顺着食道往下走,像是有股凉气钻进心里,刚才的燥热顿时消了大半。

“天地和人,不是一一对应,是相互感应。”岐伯喝着茶,眼神落在篝火上,“就像这茶水能解渴,不是因为茶认识喉咙,是它们的‘气’合得来。天上星辰动,地上万物应,人在中间,怎么会不受影响?”

轩辕捧着陶碗,看着碗里漂浮的菊花瓣,忽然想起自己误食毒果那次。当时腹痛如绞,他凭着记忆找到解毒草,嚼碎了咽下,没过多久就不疼了。那解毒草的“气”,是不是正好能克毒果的“气”?就像雨能灭火,不是雨认识火,是水火不相容。

“那要怎么才能看准这感应?”轩辕抬头问,眼里闪着求知的光。他觉得自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眼前忽然铺开一条大路,却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岐伯指了指他怀里的麻布:“你临摹的这些石刻,当年刻它的人,定是看了无数星辰,摸了无数病人,才把天地和人体的道理刻在石头上。要学好医,就得‘观’——观天,观地,观人;还得‘悟’——悟规律,悟联系,悟平衡。”

夜渐渐深了,篝火慢下来,变成一堆通红的炭火,偶尔爆出个火星。银河在天上静静流淌,像条闪光的绸带。轩辕把麻布小心地卷起来,放进怀里,只觉得那麻布沉甸甸的,像是装了整片星空。

他抬头望着天上的星星,忽然觉得它们不再是冰冷的光点。那颗最亮的启明星,像是人体里升起的阳气;那轮圆月,像是充盈的气血;那条银河,像是奔流的经脉。他仿佛能看到气血在经脉里流动,像星辰在天空中运行,一刻不停。

只是,麻布上除了经络线条,还有些奇怪的图案。有的像座山,有的像条河,还有的像个歪歪扭扭的“人”字。这些图案又藏着什么秘密?轩辕摸了摸怀里的麻布,心里埋下一个新念头。或许等他把“观”和“悟”练熟了,这些秘密就能解开了。

夜风又起,吹得松针沙沙响,像是在催促他赶紧领悟。轩辕拿起竹简,借着炭火的光,在空白处写下:“天有星辰,地有江河,人有经脉,皆有节律。”写完,他抬头望向星空,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原来医道的奥秘,就藏在这天地之间。

想知道轩辕能否参透石刻上的神秘图案?他又会从天地运行中领悟到哪些医道精髓?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