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本人,却悄然隐入黑暗。
朱雄英!
仿佛从未真实存在过……
……
这阵风,吹过了使团,吹过了江南,吹进了东宫,
也吹进了陛下与马皇后所在的小院。
夜色中,
陛下坐在凳上,静静望着手中的钥匙,
眼中泛起一丝微光。
马皇后在黄昏中炒好了最后一道菜,
轻轻放在桌上。
眉间笼罩着一层忧色。
“你真觉得……凭这把钥匙,能找到咱们的孙儿?”
自“盛典”之后,
整个朝廷与民间,都沉浸在一片哀戚之中。
原本,
在皇长孙午后消失的那一刻,
所有人仍在期盼着奇迹。
期待着他再次现身。
然而,日复一日,时光流逝。
即使那些使团带着“大明即将经略西域”的消息踏上归途,
皇长孙也再未出现。
渐渐地,所有人都仿佛默认了:
六月初三的雄鹰盛典,
对所有人来说,就如同一场梦境。
皇长孙回到大明,
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使命。
如今,
使命达成,
他便离去了……
老爷子凝视着眼前的钥匙,眼中泛起追思。
“不知道。”
马皇后皱起眉头:“不知道?那怎么办?万一那不是咱们的孙儿呢?”
一向果断的老爷子,在这件事上却异常犹豫,甚至有些不敢面对。
他抬起头,
“所以……我至今还下不了决心。”
“有时候就是这样,答案明明就在眼前,心里明明万分急切,却总是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老爷子回忆起当年即将见到马皇后时的情形。
“当年,快要见到你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
“因为太想知道、太想确认。”
“所以,反而不敢确定了。”
说到这里,
朱元璋看了马皇后一眼,忽然转到了另一件事。
“前些日子,帖木儿使团回国,我派了锦衣卫暗中跟随。”
“在明国境内,我可以置之不理。”
“但一旦踏出明国,他们能有多少人活着回去,就看他们的运气了。”
马皇后显然知情。
但这一次,她并未因老爷子的“嗜杀”而恼怒。
“这事,标儿都跟我说过了。”
“他们来者不善。”
“该杀,就得杀!”
“只是那位王子身份有些特殊。”
老爷子夹了口菜,冷哼一声:
“是死是活还难说!”
“不过就算活着,也成废人了。右手已断,左手也受重创,往后怕是连吃饭都得别人伺候!”
“这种人活着回去,只怕也会沦为牺牲品。”
“活该!”
“从他们居心叵测,还敢在我面前耍弄心机的那一刻起,”
“我就没打算让他们活着回去。”
“就算全部杀了,”
“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和我大明开战。”
这一刻,老爷子的语气霸气凛然。
“还有,我已经传话给各国使团:此次回国,三个月内,我要得到他们君主的回复。”
“若是无故不回,”
“日后便革除藩属国之列!”
“他们不向我大明纳贡、也不进献人口,反而屡次三番耍弄心机,侵扰我大明边疆!”
老爷子大手一挥,
“如今不同往日了!我不会再给他们半分情面,也不惧将士出征耗费钱粮。”
“眼看着我大明即将国富民强,人口渐复,”
“趁着我还能多活几年,定要为子孙后代,打下辽阔疆土!”
“妹子!”
“你有所不知,大明尚有隐患。”
“而这隐患,就在北方、西方、东方,乃至我们自己的南方!”
“内忧外患!”
“哼!”
“无论如何,在我离开之前,定要设法将这些隐患,一一清除!”
“听闻老二那边碰上了杨士奇。”
“我大明又得一位文臣!”
“等小于谦长大成人。”
“往后五十年,大明贤臣明君齐聚!”
“咱便是死也安心了!”
末了,
老爷子盯着手中钥匙。
“可最紧要的……”
“还是咱大孙啊。”
“一家人总该团圆团圆……”
马皇后轻叹:“如何团圆?你我终将离去。”
“再说那两个孩子的娘亲,标儿的青梅竹马,早在雄英四岁时就走了,这团圆从何谈起?”
老爷子眉头紧锁,猛地一拍案几。
“不管了!”
“该去不该去,总得走这一趟。”
“这就动身,再赴钟山!”
……
应天府的微风,终于缓缓吹至东浙。
朱允熥与秦王。
自南昌府那场 后——
斩杀知府、处决本地士绅。
连谭王也被遣返京城。
此行所至,
各地豪强望见那两千铁骑,
无不胆战心惊!
纷纷呈上账本地契,
交由户部与监察司核对。
而今,
最棘手的东浙也已大致清理完毕。
秦王却目光冷峻。
“脚下这片地,盘踞着全大明最难缠的老顽固!”
“岂能轻易扫清?”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今 们顺从,只因我们手中有刀!”
“待到这刀钝了、老了,他们必会卷土重来!”
一路行来,秦王时有提点“朱允熥”。
身旁,
年轻的杨士奇默默观察。
“三皇孙莫非是嫡孙?长孙十年前去世,三皇孙理应受重视。”
他心直口快,发出感慨。
毕竟同行日久,彼此脾性已熟。
秦王性子刚直,是初到当地就敢翻脸的主。
因此杨士奇也直言不讳。
秦王却诡秘一笑:“非也。你见到的三皇孙,数月前还是个闷葫芦,见了他那些叔叔,连句整话都说不出。”
“朝中最受器重的,原是朱允炆。”
“哦?二皇孙?”
秦王直言不讳:“正是!自咱大嫂去世,东宫无正妃之事被那些文人反复提及。”
“哼!不就是看中朱允炆勤奋好学,听老夫子们的话么?”
“父皇这才将东宫扶正一位妃子。”
“第三代里,原本只他像点样子。”
“可惜啊!若咱大嫂还在,待老头子退位,大哥登基,允熥本该是储君。”
“如今……”
朱樉不禁忆起年少时,老爷子尚在征战四方。
他与大哥、大嫂,还有老三、老四,加上徐家、常家一大家子——
大明帝国的第二代。
如今也都老了。
相比被扶正的吕氏——其父不过是太常寺官员,还是前元旧臣!
他向来不喜!
当年正是在文臣们絮絮叨叨中,趁机扶正了吕氏!
朱允炆是他大哥的儿子,但那孩子从小就和叔叔们不亲近,还总是提到削藩的事情!
削什么藩!
一边想着。
朱樉看向杨士奇,“我让你跟着我,不是为了我……”
“而是为了你身边的人!”
“我看重你,等进京以后,我让你从史官变成京官!”
“你就好好地跟那些朝臣较量吧。”
说完,不顾杨士奇已经明了的震惊。
朱樉却露出一点笑意。
然而,他还没继续往下说。
“报告!京城来信!”
突然。
“六月初三,皇长孙只是昙花一现!”
话音刚落!
朱允熥先是一愣,接着双眼通红,连夜骑马飞奔!
……
皇城东宫。
“哈哈,娘,要不是您打醒了我,我现在还在消沉。”
“朱雄英果然只是昙花一现!”
“死得好,他留下的东西越有用,将来我坐上皇位,地位就越稳。”
朱允炆大笑。
眼中充满喜悦。
但这一次,吕氏却没有像之前那样鼓励他。
反而少见地板起脸。
“不要得意。”
“你还需要担心……”
“是朱允熥!”
“他随秦王下江南,已经积累了不少声望。”
“娘说到底,活着还不如那已故的常氏!”
“她不在人世,给朱允熥的帮助,也比娘给你的多。”
说到这个。
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忽然想到什么,“娘,父亲这些天总是往那个旧院子跑!”
“现在估计还在那里!”
听到这话,吕氏眼中也闪过厉色。
……
东宫一处废弃但位置很好的宅院。
因为没人住,显得破败。
院子里,草长得茂盛。
有两棵树。
一棵榆钱树。
一棵枇杷树。
朱彪这些天总会抽时间,来这个院子拔草。
干着干着。
整个院子已经渐渐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这时。
朱彪坐在枇杷树下。
望着这棵树,他眼中充满留恋。
“雄英今天还没出现。”
“从六月三号到现在,已经二十三天了。”
“想来,父皇很快就会忍不住去钟山了。”
“到时候,雄英是生是死……我也能回来给你一个交代。”
“当年,我没能照顾好雄英……”
朱彪看着这棵枇杷树。
目光中的回忆越来越多,自从儿子出现又消失后,他每次回宫都急着来这里说一声。
可惜……始终没有好消息。
不由得,朱彪忽然想起。
当年常氏慢慢离开他怀抱的时候。
朱彪因为在某本书里看到一句话,才种下这棵枇杷树。
“院子里有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的……”
“如今,已经长得高大茂密了!”
他心中涌起悲伤,眼泪模糊了双眼……
……
桃源空间。
等了差不多二十多天。
朱雄英终于听到了系统的确认声音。
不过仔细一想,倒也不奇怪。
大明朝的消息传递,靠的是人们口耳相传。
一个月时间,最多也就传遍大半个国家罢了。
但今天——已经达标了!
【恭喜宿主,圆满完成第四阶段任务:名声外显、名传天下!】
【皇长孙之名,已为天下人知晓!】
【任务评价如下:】
【参与人数:上至洪武皇帝,下至市井百姓,外至诸国使节,内至宿主本人。评价:五星!】
【精彩程度:运用造梦术——时空显影,将后世大明的兴衰历程显现在大明君臣面前,献上各类军械、民生、百工之技,完成“名传天下”之目标,震动朝野。评价:五星!】
【影响力:不仅传遍朝堂勋贵百官,更深入民间百姓,震撼外邦使臣。评价:五星!】
【综合评价:五星!】
【恭喜宿主,达成第四阶段全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