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雾贴在东阳道的草叶上,露水一粒一粒挂着,像悄悄排好的小卒。

鼓声换成行军拍,稳而不急,敲在士卒肋骨里,让人不自觉把步子踩齐。旗头的黑绒上绣着“孝”,风一拽,字势不扭不歪。

夏侯惇把“清道”两字的小木牌挂在马鞍前,马鼻子里喷出一口白气,带着盐火的味道。

午前第三次小歇,辎重车排开,锅放在矮木架上烧水。新入伍的少年兵端着空碗在队列尾巴上游走,眼睛却时不时往中军看。他悄声问旁边那位老卒:“那位戴鹤氅的,就是军师?”

老卒用牙齿把一段麻绳咬断,往刀鞘上缠,含糊地“嗯”了一声,“你没见过?走起路来像没有影。我们背上汗湿了一层,他衣襟还是干的。你以为是仙?错。他是冰。”

“冰?”

“行走的冰块。”老卒把绳头叼出嘴角,“你靠近他,说话都小声。他一看你,像把刀背搁你肩上,冷得你直起鸡皮。可谁都愿意跟着他走,怪不?”

少年又看过去。鹤氅很薄,颜色淡得没有存在感。

郭嘉坐在一辆矮车上,膝前摊着一卷蜡纸,纸上是简化到几乎像符咒的行军图。他手指轻轻按在蜡纸边缘,像在按一口会喘气的小炉。

他不说话,周围也跟着安静。有人端来药碗,他用唇碰了一下,味苦而清,他咽下去,把碗放在车下的草地上。草叶上的露沾在碗沿,像一圈冰。

“军师。”月英自马背跳下,脚跟落地没有声音。

她把匣子顺手递给徒弟,抽出一幅小小的风图,“北上半分‘坎’,午后转‘离’。若有人挂风,今日在右侧坡口。”

郭嘉点头。他把薄薄的铜钱放到掌心,指腹轻弹,钱在指尖打一个响,落在碗里飘着,钱孔向南。他偏头,“把香灰加两个纹,灰细一点。”

“明白。”月英转身去配香,徒弟背着匣子紧紧跟上。

“军师。”夏侯惇策马过来,笑声是一阵子风,“前面十里有个小村,叫‘梨涧’。探马回,说村口有人换了新梁,挂了白。不是婚,像丧。”

郭嘉抬眼看了一瞬太阳的位置,“先不紧张。再走两里减速。”

梨涧村入口处,一根新梁横在两根榆木柱上,柱子还在出汁。梁上挂着白布,白布上写了一个“孝”字,笔画歪斜,却真。

村口的井圈边坐着一个老妪,怀里抱着一只蒸好却没撒盐的馒头。她听见马蹄,眼睛里闪了一下,又立刻垂下去。几名孩童从门缝后偷看,看见旗上的“孝”,又看见木牌“清道”,眼睛更亮了点。

“立庙。”郭嘉下车,声音不高,“香两把,誓文一板,鼓一口。补井圈,换格栅。”

话音未落,工匠已经扛着木料跑起来。二十息后,一座指掌大小的小庙立在井旁,庙里供的不是神像,是空的石台,石台上横放一根香,香头的火是军中借来的。

誓文板靠在庙前,字不多,四句简单:不偷,不谎,不乱,不弃。鼓落在井旁,鼓面新,皮还带着一层暖气。

“梨涧里有人昨夜守夜。”郭嘉看了看井圈内侧,墙上有几个清新的指痕,“你们昨天怕吗?”

他没抬头,问的是老妪。

老妪把馒头往怀里抱了抱,声音干又细,“怕。但总要过日子。昨天有人在我们门口贴了纸,说曹兵来要抢粮。我不信。因为我们家老头说你们在东阳道立了碑,写‘泰山之血’。他说你们若是来抢,就不会先写那碑。”

“你家老头聪明。”郭嘉拿过誓文板,自己第一笔在底下空白处写“清道”两字,又把笔递给一名正发抖的少年,“你也写。”

少年不识字,他把笔攥得太紧,笔尖在木头上刮出很细的痕。郭嘉并不笑,把少年的手按稳,手背碰到少年的皮,冰凉。少年打个寒战,笔尖终于在木头上歪歪扭扭结了两笔:“清道”。

“很好。”他放开少年,目光移到一边。一个粗实的军士正踢开一只鸡笼,鸡被吓得乱飞。他没有怒,只抬指一勾,“过来。”

军士脸一红,“末将只是看。”

“看可以。脚不可以。”郭嘉的语气平直。他抬手,身后军法官已至。他不抬声,不出手,军法官便把那名军士押到队前,杖责三下。三下不过重,却响。军士脸皮子厚,疼得泪没有掉,但他红着眼圈站回队里,整个人安静得像一根钉。

“军师像冰啊。”老卒在少年耳边嘟囔,“碰上了,能把你身上的火灭一半。”

井圈换了新的石块,暗格栅捞出一团被切碎的旧布条。布条上蹭着朱砂和腥甜的粉末,是昨夜有人想造“煞”的残件。

月英拿来一只盆,把残件倒进水里,水一碰就化,浮了一层红,她看一眼,淡淡说:“假的。”

“假的多,真的一点就是杀。”郭嘉把残屑捻成粉,“他们很快会来真的。”

“他们?”少年忍不住插话。

“挂风的人。”郭嘉放下盆,“挂假风,挂真风,挂你心里的风。”

他没有再说,把那只馒头接过来掰成两半,撒了一点盐,又掰出一小半塞给怀里抱着娃的年轻妇人,“盐要先下。先下,吃着才不苦。”

午后,风转“离”。鼓声缓下来,像有人从人群背后把一只手放在每个人肩膀上。

夏侯惇骑马走在边上,忽然听见纸鸢一颤。是月英绷在高空的那只。她扯了两下线,铃声像蛇,在坡口游。

“右侧坡口有人挂风。”她声音压得低,“可能挂的是肉。”

“反挂。”郭嘉站起身。

“反挂?”少年耳朵竖起来。

“他们挂死肉,让风带腥,我们挂生香,让风有路可走。”郭嘉抬手,工匠们像早就听过一百遍,飞快搬出布幔、草绳和一小堆刚磨好的香灰。

草绳在坡口牵成几道线,布幔以树为柱立成两扇“风门”。香灰不撒在地上,撒在风门的袖口,把风由“坎”拐进“离”,让它不往村里钻。

一股带腥的风扑来,又被布门一挡,拐向田埂。风里有一瞬间的凌乱,像一条蛇被抓住了尾巴。月英顺势一抖线,纸鸢拉直,铃止住。

“抓人。”郭嘉道。

巡骑像从草里弹出来,往右侧坡口掠去。坡口下一个装受了伤的行脚和尚被翻起,和尚僧衣内衬的是漆黑的夜行衣。

他嘴里叼着根细管,管口沾着牛血。身后一棵槐树上吊着一条羊腿,羊腿外皮剥去,血未完全干。和尚被按倒在地,嘴里吐出血泡,比午前梨涧井里挑出来的更黑。他抬眼看郭嘉,眼神凶而绵软,像湿泥里藏了铁钉。

“谁教你的?”郭嘉低声问。

和尚笑了一下,把头往草里拱,露出背上针孔,“毒在衣里,不在舌下。你救不回。”

“你死了也要说一句。”郭嘉的声音还是平,“你们的字,‘井钥’,怎么写的?”

和尚眼里闪过一丝讥诮,“你们……窃——”

话没完,身子硬了一硬,抽搐三息后不动了。

月英蹲下掰开他的手,掌心里一片薄铜,刻着一个极细的“井”字,又像一把倒扣的钥匙。她把铜片夹在指尖,递给郭嘉。

“画得比昨夜那块更熟。”她说。

“他们着急。”郭嘉把铜片收进袖子,“他们很难受。你越稳,他越不安。”

傍晚,队伍在河坡扎营。营门朝西,剩余的红光被刀背切成整齐的片。

伙头军把盐按额分给每队,老卒把分到的盐先抖一小撮进锅,又把剩下的压在布里绑好。少年看着锅里冒泡,吞口水。老卒笑,“别心急,先等军师巡过一遍。”

“他还巡?”

“巡。巡风,巡水,巡人心。”

话音刚落,郭嘉已经走到第三营。他看井绠,看绳结,看帐门前的铃。他在一顶帐的风口前站了一瞬,抬指敲了一下铃,铃声清,两次,不急。

帐里的两名士卒正小声吵架,一听声音,一起坐直。郭嘉没进去,只在帐门外说了一句,“刀刃向敌,刀背护人。”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红着脸把声音压下去。

夏侯惇从营表边马,拽住缰在他身边打圈,“军师,这句话今日你说了第五回。”

“还会说。”郭嘉侧头,“你改了带兵的手令?”

“改了。”夏侯惇笑得直露出虎牙,“我把‘清道’两字给刻在自己的盔沿里。你看不见,我看得见。”

“很好。”郭嘉低声笑了一下一下,笑意浅得像纸,“刀背护人,刀刃向敌。记着它,你的刀就稳。”

夏侯惇抬头看他,突然咳了一声,“军师,你今日脸色比前几天还白。”

“风在折。”郭嘉捏了捏袖里那片薄铜,“风折一次,城心里的壳就松一线。松了,就会冷一阵子。”

“你冷,营里热。”夏侯惇拱他,“行走的冰块。”说完他自己笑了,笑完正色,“元让我粗,今日看了梨涧的誓板,心口也软一软。等见了张闿,我先砍他手。”

“砍手就够。”郭嘉道,“别砍舌头。”他顿了顿,“要他喊出是谁给他胆。我们要的不是人头,是名。”

夜深,鼓由“行军拍”换成“营坐拍”。

帐前灯一点点亮起来,把营地照得像无数只低伏的眼睛。

月英在营顶放下一只纸鸢,线拴在营门的旗杆上。她坐在旗杆旁一截木桩上,捧着一碗还热的粥,粥里只有几粒菜叶子,却香。她吃了一半,把剩下的端给从暗里走出来的郭嘉。郭嘉摇头,指了指她手边,“你吃。”

“你也吃一点。”她把碗硬塞过去,“你是冰也要加火。”

郭嘉接了,喝了一口,喉咙里那一丝甜腻被粥洗开。他放下碗,“今天梨涧井里抓出来的残件,你让徒弟记了配方。”

“记了。假的多,真的少。”

“真的一滴,足够。”

月英看着他,“你为什么总是这样说话?”

“因为我越来越怕‘多’。”他目光落在纸鸢,“多说、多杀、多想……多了,就乱。我们这几天在做的事,都是减‘多’。把风从四面减成两面,把人心从十念减成一念,把刀从三十把减成一把。减到最后,剩下的,才是能落进碑上的字。”

月英没有笑,指尖在碗沿上点了一下,“你在冷。”

“我在等。”他把鹤氅拢紧,指尖却仍然凉,“等一柄刀出鞘。名分在,我们才好点火。”

午夜过隙,营北的风忽然一紧。纸鸢尾羽斜了一下,铃响三短一长。

巡夜卒举火奔去,一口气地把坡口的布门全部压低。果然,草丛里窜起两个暗影,其中一个手里拖着一串泥人,泥人脸上涂着红字“煞”,泥人的肚子灌了油。

他们见风门封死,丢下泥人就跑。巡骑追了两里,抓住一个。他嘴里嚼着麻,舌头发硬,发不出字。郭嘉看了看他的鞋底,鞋底是徐州城里常用的布胎印。那人眼里有一瞬的迷茫,像明白自己这一趟是被推出来送死。他面朝地趴着,喉咙呜了一下。

郭嘉没有问,挥手让人把他带下去。人心一碰硬,问不出东西。

“把泥人烧了。”郭嘉说。

“在井庙前烧?”有兵问。

“在井庙背后。”他顿了一下,“不让孩子看。”

风平。鼓低。营火往下沉。大多数人都睡着,只有最外一圈的岗哨在换手。

郭嘉回到自己的小车前,膝上铺着星图,让“观星策”慢慢转。他看见红丝比昨天更清,在东南偏南的远处开始打弯,弯向陶氏腹地。他吸一口气,胸腔里像被谁用冰指轻轻划了一下。他低低咳,咳声轻,气息带着铁色。他把袖口按在唇边,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一点红。

“军师。”荀彧掀帐而入,带了夜色的凉,“密探回报:张闿夜里又折北,似在找护。”

“跑吧。”郭嘉把手指按在星图边缘,“他越跑,名越清。我们只要把路洗干净,他自己会踩出泥来。”

荀彧盯着他,“冰。”

郭嘉笑了一下,“我冷,是替你们热。”

荀彧沉默半息,忽然从袖里摸出一枚小小的环,环内刻“清”字。他把环递过去,“主公叫我交给你。说是‘刀的名分’,先戴在你手上,等要用,再取下来。”

郭嘉接过,环很轻,冷。他把环往右手无名指上一套,环在骨节上停了停,刚好。那一瞬,他觉得胸口那一丝冷被温了一寸。他抬眼,“谢谢。”

“别谢我。”荀彧按住他手背的骨,“明日再进三十里,你不要总是独处车中。冰再硬,也要时时见火。”

“好。”郭嘉答。他看一眼环里的“清”,字细而直,像一条能够穿透夜色的线。

天快亮的时候,巡骑带回一名少年。少年裹着被,脸白,手里抱着一个布包。包里是粮票和一封写给他母亲的信。

少年是徐州城内某家书童,被骗出城来给“信使”带路,结果被丢在半道。他吓得说不出话,看到营门上的“孝”字,才勉强喊出一个“求”字。

“送他吃粥。”郭嘉道,“写一封回条。条上说:‘路干净,可以走。’”

“军师,你凭什么说‘可以走’?”少年兵退后一步,怕他。

“因为我们把风门立好了。”郭嘉看他的眼睛,“你以后碰见挂风的人,先绕开,再把门关上。”

“什么门?”

“心门。”

少年似懂非懂,点点头,眼里却亮起来。亮得很像上午梨涧井庙前那块歪歪扭扭的“清道”。

日出,军鼓起。大军像一条押着风的河继续向东。沿路井庙的香在风里一缕一缕直上,像有人在天上把一条线慢慢牵紧。

梨涧的老妇在门口把昨夜晒干的衣服收进来,把那块写了“清道”的誓板擦了一遍。她不识字,却把指头在“清”字上多按了一下,像在抚一张消了热的额头。

第二日午后,前锋捕到两名在渡口贴“假檄”的人。纸上的字写得漂亮,话却阴,拿“孝”当幌子,写“来者皆贼”。

夏侯惇把那纸一撕,纸灰落在水面,一圈一圈散开。

郭嘉不看那纸,只叫人把“清道”的木牌挂在渡口前的柳树上,又叫人把柳树下的泥烂处铺上石。他对渡口的老人说:“你还是收税,只是别拦路。以后有人拦你,你指牌。”

老人点头,眼里有光。光不大,却稳。

第三夜,风不转。营里有个胖士卒睡不着,悄悄起身想偷喝一口盐汤,被巡夜铃惊住。军法官把他拎到军师车前。胖子打摆子,结结巴巴,“军师,我……我只是冷。”

“冷不从嘴进。”郭嘉看着他,“从背进。你明日背两卷绳,替两个老卒送到前锋。送到了,你就不冷。”

胖子第二天真背了两卷粗绳,走到腿软。绳送到,他往地上一坐,背上汗出得跟洗了一回。他摸摸背,“不冷了。”他抬眼看中军那辆矮车,低声嘟囔,“冰也能救人。”

第四天黎明前,西北角的岗哨吹了一声极短的号。

月英从半梦半醒里弹起,抓着线就跑。纸鸢尾羽斜得厉害,风在裂。第三道反挂的布门有一角被割开,香灰散了一地。她蹲下去抓了一把灰,灰里有细细的沙。沙是从河滩里带来的,专门用来吸香。

她抬眼,草里有一行很浅的脚印,鞋底仍是徐州布胎。

“军师!”她喊。

“别追。”郭嘉从阴影里走出来,他像一直在这里,“让他回去。他回去,才会把‘风门’记住。”

“记住?”

“他们以为挂完风就完了,没看见我们把门立在风上。他一回去,就要想起门,这一想,风就会散一丝。”

月英点头,“你还是冰。”

“冰能把火定住。”郭嘉笑了一下,笑得很慢。

天亮之前,荀彧送来一封带有泥痕的急札,是曹操亲笔。字极短:“奉孝,刀名与你,候用。”下面压着一个小小的朱印:孝。

郭嘉看了一眼,指腹按在“孝”字上,像把一枚极热又极冷的东西压进掌心。他没有别的回应,只把那枚“清”字之环往里又推了一分。环与骨更贴。

日出。营门开。三面旗走成一线。

夏侯惇把“清道”木牌按在马鞍上,阳光照了一下,两个字亮,像被水洗过。少年兵扛着鼓,鼓面在他肩头微微跳,他抬头,恍惚看见前头那件鹤氅在晨光里变得更薄,薄到几乎看不见。可他越看不见,越安心。

“军师。”夏侯惇勒马,回头喊了一声,“张闿那狗贼若挡路?”

“刀刃向敌。”郭嘉的声音不高,“刀背护人。”

“诺!”夏侯惇拍马扬刀,刀光一翻,像天边一条细白。

大军踏上渡口的小桥。桥面新铺的石在脚下轻轻响,像有人在底下敲一面小鼓。

鼓声、步声、风声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看不见的绳。绳的一端系在城心的井庙,另一端系在东阳道边那块“泰山之血”的碑上,再往前,系在那把尚未出鞘的刀的刀柄上。

行走的“冰块”从队列间穿过。他不言笑,衣角不乱,手背很凉。

每当有人心里起火,他走过去,火就下去一寸。有人背冷,他一句话,背就热起来。他像一个不为人知的庙,在移动;像一口没看见的井,在呼吸。他是全营的异类,却是全营最稳的一口气。

午后,探马自前线急回:“张闿折入陶氏旧屯,欲借邳县西南的粮仓做屏。”夏侯惇当场骂。郭嘉只把蜡纸图卷成一轴,递给他,“去。记着你盔沿里的字。”

夏侯惇接了图,盔沿上的“清道”映着日光。他大笑一声,“得令!”

他拍马去。尘浪从他身后腾起,像一条被阳光烧白的鱼。

鱼尾扫过营门,纸鸢的线响了一下,铃随之清清答应。月英捻着线站在旗杆旁,目送他远去。她侧过脸问,“军师,你冷吗?”

郭嘉看着远方,嗓音像刚从井里捧出来的一瓢水,“冷着。等刀。”

他把鹤氅拢了拢,回身上车。蜡纸上红丝愈发明亮,像一枚字,笔画清而直。

他用指尖轻轻沿着那条线滑了一下,像在碑上摸一个字。那个字,不是“杀”,也不是“罚”。是“清”。

他低声道:“以清为刃,以孝为绳。”

纸鸢在高空翻了一个稳稳的弧,尾羽不摆。

鼓声在远处按住节拍,士卒的步子把石面踏得像铁。整支军队像一块巨大的冰从火边缓缓掠过,火没有熄,反而更稳。谁都知道,下一阵风就会把刀口送到眼前。

谁也知道,刀背已经把一城、一路、一群人的心,护住了。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嫁,前夫们都是旺妻命!离婚后,总裁前夫天天想复婚周杰,林晓晓的校园生活快穿之攻略男主:绿茶心计人形武器在七零娘娘假死后,陛下杀疯了娇妾媚骨末世重生,我有灵珠空间绑定修仙系统,泼天富贵轮到我了女户传奇双重生后,他想结婚,她偏不嫁夫妻一起玩穿越体验人生不好了!尚书府嫡女被退婚了警察,你别过来啊!人在鎏金:从销冠开始无限流:胆小鬼误入恐怖游戏带着系统的我在如懿传里当街溜子开局十连抽,我在万界纵横遗风之月去古代捞个男人回来夜幕下的广场舞穿进虐文的我无所不能快穿炮灰之宿主是个美貌小废物奥特:我获得了银河维克特利之光快穿:毛绒绒拯救黑化BOSS斗罗:穿越斗罗成为武魂殿二小姐爆宠!六个哥哥跪着榴莲求抱抱快穿之女配翻身独美娇气大小姐的末世预知梦碎裂掌控蓝锁监狱平行世界之邓为原来你这么爱我大秦:天崩开局,横推西域特工的年代生涯王爷走开,王妃她只想发财盗墓:齐先生的玫瑰花崩坏:开局觉醒幸运值系统旅行在全职猎人嫁渣男毁半生,大小姐要逆袭山君家的山头是座珍宝库不许追我姐,不是让你来追我啊!一人:我,唐门偃师,铁血川王!惊!卑微丫鬟竟是霸道君主穿越之陈皇后盼盼不语崩坏世界的【正常】科学家们别小看兔子末世拒绝基建,带着闺蜜一起苟我给李白做书童记得牵起我的手
骑士书屋搜藏榜:怎么办?穿成修仙文大魔头的亲妹我带着八卦去异界凡儒带着物资在古代逃荒十九年只要系统出得起,996也干到底总裁又在套路少夫人绝世医妃:腹黑王爷爱上我别人都穿成师尊,我穿成那个孽徒网球:开局绑定龙马,倍增返还多年以后,我们仍在努力从蒙德开始的格斗进化四合院:开始幸福生活一条龙的诸天之路玲珑醉红尘你难道不喜欢我吗从天而降的桃小夭被迟总捡回了家娇知青嫁给修仙回来的糙汉被宠爆乐队少女幻物语作精重生,哥哥们我摊牌了公主风云录新婚夜被抄家?医妃搬空全京城圣诞诡异录综影视:万界寻心大厦闹鬼,你还让我去做卧底保安开局无敌:我是黑暗迪迦人家鉴宝你鉴墓,可太刑了恐怖逃杀,综漫能力让我碾压一切豪门枭宠:重生狂妻帅炸了彼岸蓝调:少女的伤与愈被宰九次后我成了女主的劝分闺蜜离婚后,她携崽炸了总裁办公室快穿:宿主又狗又无情末世抽中s级天赋,我带蓝星崛起做卡牌,我可是你祖宗!被柳如烟渣后,我穿越了一人成为耀眼的一颗星星吧豪门军少密爱成瘾厉总别虐了,太太她要订婚了星际军区的日常生活杂言诗集重生:朕的二嫁皇妃四合院:在四合院虐禽的日子煞气罡然叹卿意绑定恶人系统后我红了抢来的太太又乖又甜女尊世界的星际男帝逃荒前,嫁给纨绔!谍战之一个骑手在满洲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尘缘寻仙前文明的偏执救世主九天仙辰决莲花楼:异世生存手札末日降临,重生为王!末世进化我是异种生物制造师高考后,直接财富自由!情锁双姝重生六零:我携萌宝囤粮暴富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猎户幺女嫁军区,家属院里抖三抖暗黑:地狱入侵,我的系统不匹配重生2009,这一生繁花似锦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老六灵魂穿越,逆天成神千金拎菜筐?撒糖我服!权柄风云秦时:惊鲵刺杀?我让她肚子大听书客:茶馆志怪序时朝暮浮光界的秘密娘娘,请卸甲!六零军嫂养娃:她嘎嘎乱杀娱乐我成了白露专属编剧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末世冰封:重生不做舔狗江南小户金满院58:狩猎暴富,我空间无限升级醉酒后,大姨子半夜唱征服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学神霸业:科技魔途分身诀我总感觉他们的忍术是盗版修真世家,废柴小姐的灵田系统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甩完渣男,转头上恋综谈恋爱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峥嵘岁月,风光无限斗罗:重生霍少宠妻成瘾四合院你敢道德绑架我就敢扣帽子开局即无敌:我的系统统御外卖全城吃瓜,太子妃又骑着猪跑了圣女大人,你的炉鼎又去种田啦!救命!穿成动物后总有痴汉追着我半人马:杀人就升星?我直接屠城全民航海,但我是舰娘?年代修真,开局练成遁地术重生军婚成团宠:带着空间成神医七零将门虎女,开局掀桌断亲熵光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