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主神系统”的威胁,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点燃了一盏摇曳的油灯,光芒虽弱,却足以照亮身边数尺,让人看清彼此脸上同样凝重而决然的神情。地下密室的初次会晤,为“反秩序联盟”勾勒出了模糊的轮廓,但要将这轮廓填充为足以抵御风暴的实体,需要更坚实、更广泛的基石。霍云的目光,必须越过这间密室,投向那波谲云诡的朝堂,以及他根基所在的北境军中。
朝堂之上,秦桧一党借“秩序”之名,气焰正炽。但并非所有官员都甘心被恐惧绑架,或认同那套将毁灭美化为“神罚”的歪理。霍云需要找到那些尚存理智、心怀社稷、且对秦桧所作所为早有不满的潜在盟友。这是一步险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位因直言质疑秦桧而遭“伪神谴”的京兆尹陈大人。陈大人虽被暂时停职圈禁府中,但其清名与风骨,在部分清流官员中仍有影响。霍云通过百晓生那无孔不入的渠道,将一封没有署名、只以特殊暗号书写的密信,送到了陈大人手中。信中并未提及“主神系统”,只以隐晦的笔触描述了当前危机的异常,指出秦桧乃借灾祸以营私,并暗示真正的危机远超党争,关乎国本存续,望其能暗中联络志同道合之士,静待时机。
与此同时,霍云亲自修书数封,遣绝对心腹,秘密送往几位与他有旧、且手握实权、但此前因种种原因并未与他过于亲近的朝中重臣府上。如掌管部分漕运、与秦桧在利益上有冲突的户部侍郎;如素来刚正、对秦桧结党营私深恶痛绝的督察院左都御史;又如一位因家族与北蛮有世仇、对霍云平定北境心存感激的宗室郡王。
在这些信中,霍云依旧谨慎地没有完全揭开“主神”的底牌,而是将重点放在剖析秦桧一党利用恐慌、构陷忠良、祸乱朝纲的行径上,并隐约提及,那“灰白领域”背后,恐有远超常人理解的大恐怖,绝非秦桧所能代表。他恳请这些重臣,为了大启江山不至于在内忧外患(他将“主神”威胁隐晦地归入“外患”)中倾覆,能在关键时刻,秉持公心,阻挠秦桧一党借“清算”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的阴谋。
这是一场无声的博弈,赌的是人心深处未泯的良知与对家国命运的责任感。回应并非立竿见影,有人沉默,有人回信措辞谨慎,表示需观望,但也有人,如那位左都御史,在密信回函中,只写了四个力透纸背的字:“义之所向。”
朝堂的坚冰,被撬开了一丝缝隙。
而另一条线,霍云动用的更为直接,也更为可靠——军中旧部。
通过秘密建立的、绕开京城所有可能被监控的渠道的快马信使,一道道加密的军令和私信,如同投入北境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收信人,有依旧镇守边关、手握重兵的副将、参将,有因功升迁、调任其他军镇的昔日部下,更有那些伤退返乡、却在地方上仍有影响力的老军校。
给他们的信息,更加直白,也更能引起共鸣。霍云没有过多描述“主神”的玄奥,而是着重强调了京城出现的、无法理解的异象,以及秦桧一党借此打压功臣、试图瓦解北境军心的险恶用心。他提醒旧部,北境的安宁来之不易,是无数弟兄用血换来的,绝不容许朝中小人破坏。他要求他们提高警惕,整军备武,稳住军心,同时,秘密留意军中或地方上,是否有任何与古老传说、奇异天象、或者无法解释的现象相关的线索——这被他解释为,或与破解当前困局有关。
军人的忠诚,往往建立在生死与共的经历和对统帅无条件的信任之上。霍云在北境军中威望极高,他的信,比任何朝廷公文都更具分量。很快,通过各种隐秘方式反馈回来的消息开始汇集。
有边关将领回信,言及近日天象确有异常,星宿排列古怪,已加强戒备。
有调任他处的部下密报,所在州府亦出现小范围、短暂的色彩异常现象,已被当地官员压下。
更有伤退的老兵,在乡野间听闻古老的萨满传说,提及世界曾有“颜色被偷走”的黑暗时代,需要“寻回大地之心”才能恢复。
这些信息零碎而模糊,却让霍云感觉到,他所面对的危机,并非只局限于京城一隅。“主神系统”的“净化”阴影,或许正在以一种缓慢而不可阻挡的方式,笼罩整个位面。
联络朝堂盟友,是稳住后方,争取政治上的喘息之机。联络军中旧部,则是握紧刀柄,确保在最坏的情况发生时,仍有一战之力,并有更广泛的信息来源。
两条线并行不悖,如同蜘蛛精心编织的网络,在京城与北境之间,在朝堂与军营之内,悄然延伸。过程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秦桧的耳目并非摆设,数次险些截获信使,都被百晓生预先安排的眼线和霍云旧部在暗中的掩护所化解。
但成效也在逐步显现。朝堂之上,当秦桧再次推动针对霍云麾下将领的弹劾时,开始遭遇了此前未曾有过的、有组织的、引经据典的驳斥与拖延。军中,一些原本因霍云高升而心生隔阂的派系,在得知京城危局及秦桧的所作所为后,态度也开始微妙地转变。
霍云站在书房的军事舆图前,目光从标注着京城的位置,缓缓移向北境广袤的疆域,再扫过那些插着不同颜色小旗、代表着已建立初步联系的朝臣与将领的地点。
联盟的骨架,正在一点点搭建起来。虽然依旧脆弱,虽然面对那高维的“主神系统”仍显得微不足道,但这终究是“人”的力量,是这个世界面对外来格式化威胁时,自发凝聚起的、不甘灭亡的意志体现。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将这些分散的力量真正拧成一股绳,如何找到那渺茫的“钥匙”和“世界的记忆”,如何在“主神系统”下一次、可能更加猛烈的“净化”中,存活下来。
夜色深沉,怀中的玉佩传来一阵细微的、仿佛共鸣般的温热。霍云握紧了它,冰封般的面容上,掠过一丝决绝。
路,还很长。但既已拔剑,便唯有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