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升起处,密林中走出数十个身影。这些原住民身材高大,皮肤呈古铜色,脸上绘着彩色图腾,手持长矛和弓箭,警惕地盯着正在靠岸的船队。
“保持距离,不要轻举妄动。”李二狗下令船队在离岸一箭之地下锚。
周海仔细观察后说:“他们的装扮与祖先日志中记载的相似,应该是当地的部落民。”
陈远建议:“我先带几个人乘小艇上岸,展示善意。”
李二狗却摇头:“语言不通,贸然接触容易引起误会。”
秀姑灵机一动,取出一匹七彩锦缎:“不如先送些礼物?”
石娃子也搬出一箱染色精美的丝巾:“这些鲜艳的颜色,应该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于是,船队放下一条无人小艇,载着丝绸、瓷器和一些工具缓缓漂向岸边。原住民们谨慎地靠近小艇,当看到那些精美的物品时,发出阵阵惊叹。
一个头戴羽毛冠的首领模样的人拿起一匹锦缎,轻轻抚摸,眼中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他对着船队方向举起长矛,然后将其插在地上——这是表示和平的手势。
“他们接受我们的善意了!”小翠欣喜地说。
李二狗这才带着核心成员乘小艇上岸。为表诚意,他们都没有携带武器。
首领通过手势邀请他们前往部落。沿途,李二狗注意到这里的植被与中原大不相同,许多树木都开着奇异的花朵,空气中弥漫着陌生的香气。
部落建在一片开阔的河谷中,房屋用木材和巨大的树叶搭建,布局井然有序。最引人注目的是村落中央的广场上,立着几尊石刻图腾,其中一尊赫然是容妃画像的变体!
“这...这怎么可能?”秀姑惊得说不出话。
首领注意到他们的震惊,指向图腾,又指向东方升起的太阳,做了个膜拜的动作。
周海恍然大悟:“难道容妃娘娘的船队曾经到过这里?”
在部落长老的住处,他们找到了更多证据——墙上挂着用树皮绘制的海图,上面标注着从中原到这里的航线;架子上摆放着几件明显出自中原工坊的瓷器;最令人震惊的是,长老权杖上镶嵌的玉石,竟与容妃玉佩的材质一模一样!
通过手势和图画交流,一段被遗忘的历史逐渐清晰:六十年前,容妃派出的船队确实到达过这里,并与当地部落建立了友谊。船队离开时,留下了中原的技艺和物品。
长老取出一本用树皮订成的书册,上面用中原文字和部落图腾并记录着许多技艺。石娃子翻到其中一页,激动地大叫:
“这是容妃娘娘独创的‘彩虹染’配方!原来传到了这里!”
更让人惊喜的是,部落民在这些技艺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们用当地特有的植物和矿物,发展出了全新的染色技法,染出的颜色比中原的更加鲜艳持久。
秀姑指着部落妇女身上的衣物:“你们看这金黄色的染料,中原从未见过!”
李二狗当即决定与部落进行技艺交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工坊工匠们教授部落民更先进的织造技术,部落民则分享他们独特的染色秘方和当地物产知识。
石娃子如获至宝,每天都跟着部落的染色师学习。他发现一种蓝色浆果染出的颜色特别鲜亮,而且永不褪色。
“这种果子叫‘天蓝果’,只在月圆之夜采摘效果最好。”部落染色师通过手势解释。
秀姑则迷上了一种会发光的苔藓。部落妇女教她将苔藓碾碎后混入丝线,织出的布料在黑暗中会发出柔和的绿光。
“这要是用在船帆上,夜航就安全多了!”她兴奋地说。
陈远注意到部落战士使用的弓箭比中原的射程更远。经过交流才知道,他们用一种特殊的树胶处理弓弦,大大增强了弹性。
“这种技艺若是用在弩机上...”陈远若有所思。
最让李二狗感兴趣的是部落的农业技术。这里的主食是一种类似稻米的作物,但产量要高得多。部落民还种植着许多中原从未见过的蔬菜和水果。
“这些作物要是能引种到中原,能解决多少人的温饱问题啊!”他感慨道。
周海一直在研究部落的语言。凭借中原文字和部落图腾的对照,他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词汇。
“长老说,这片大陆很大,像他们这样的部落还有很多。”周海告诉李二狗,“有些部落友善,有些则...不太好相处。”
这天清晨,部落突然响起警号。外出狩猎的战士带回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东边的“黑石部落”正在集结战士,似乎要发动进攻。
长老通过周海转达:“黑石部落崇尚武力,经常袭击周边部落。他们可能发现了你们的船队。”
李二狗沉思片刻,问道:“黑石部落最需要什么?”
长老回答:“盐和药品。我们这里缺盐,生病也只能靠巫医。”
一个计划在李二狗心中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