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绘制的精细地图与详尽的侦察报告,以及之前那名北方俘虏的实物证据,被并列为帝国最高机密,呈送于天启帝王韧的案头。
这一次,引起的震动远超以往。偏殿之内,气氛凝重如铁。王韧、诸葛亮、赵云(作为禁军统帅参与机要)、以及匆匆赶回的甘宁(海军总督被紧急召回述职)围站在那幅巨大的、已然标注了北方新发现的世界地图前。
“狼巢…勒拿河支流…大型半定居聚落…船只…冶铁…”王韧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个新标注的点,声音低沉,“诸位,此非边患,实乃**国战之兆**。”
诸葛亮面色前所未有的严峻:“陛下圣明。观其聚落规模、冶铁之术、舟楫之能,其族类之组织、技艺,绝非匈奴鲜卑之类可比。”
“其地虽处苦寒,然能于此等绝域立足并发展至此,其民之悍勇坚韧,恐尤在我军之上。彼等派遣探哨南下,其意绝非友善。若待其整合北方诸部,实力充足,大举南下图我长城,则后果不堪设想。”
甘宁盯着地图上的河流与海岸线,眼中闪烁着海军将领特有的敏锐:“陛下,丞相!彼既有舟楫,虽看似简陋,然既能航行于北地冰河,则未必不能沿海岸南下!”
“我北疆长城虽固,然漫长海岸线如何防御?若其自海上绕至长城之后,袭我粮道,甚至登陆骚扰,则我将疲于奔命!”
赵云沉声道:“如此说来,北疆之敌,已成水陆双重之患。陆上长城需进一步加强,海上防线亦需即刻筹建。然我国水师主力皆在青岛,准备南下远航,北地冰海,非我所长。”
王韧闭目沉吟片刻,猛地睁开眼,目光如炬,已然有了决断。
“传朕旨意!”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一、对北战略:由“筑城固守”转为“前沿压制,伺机破袭”。
“命张辽:北疆都督府战略重心转移。长城继续加固,然更要向前看!”
“以北探都尉府为基础,扩编为‘刺狼军’,由马超暂领。精选熟悉北地、善于奔袭之将士,配双马、强弩、精甲、以及格物院最新之御寒装备。其任务不再是侦察,而是主动出击!”
“刺狼军以百人队为单位,轮番出塞,深入敌后。袭扰其小型聚落、狩猎队、采矿点!焚其粮草,毁其工坊,夺其牲畜!不求占领,但求破坏,使其不得安宁,延缓其壮大整合之速度!”
“兴霸即刻从青岛舰队及南下舰队中,分出一支精锐,组建‘北海水师’,由汝亲自统领前往青岛,督造适航冰海之坚船!”
“船体要加强,以抗冰撞。装备强弩与火箭,巡弋自虾夷至库页岛,乃至更北之海岸线,搜寻任何敌方舟楫,见之即击!绝不容其南下窥我海疆!”
“告诉张辽,陆上‘刺狼’,海上‘猎鲸’,要让他们未出巢穴,便已血流不止!”
二、全球战略:微调,暂缓,重点保障。
“刘备、曹植、周不疑、赵广诸位王爷之远征,乃帝国万年大计,不变!然……”
“远征部队队出发时间,暂缓两月。青岛船厂优先保障‘北海水师’之坚船建造。”
“拨给各位王爷之军械物资,尤其是强弓硬弩、精良甲胄,增加三成。告知他们,开拓之地,恐有强敌,需有万全准备。”
“远征初期,以建立稳固据点为首要,勿贪功冒进。尤其是周不疑西进商洲,务必警惕,若遇类北虏之强大文明(如罗马),当以张辽之法,谨慎接触,积攒实力,再图后计。”
三、技术与后勤:全力倾斜。“格物院:所有资源,优先满足北疆需求!改良弩箭射程与破甲能力,研制更适合冰天雪地作战的防滑鞋履、雪橇、以及可快速搭建的营帐。”
“朕所提的‘燃烧瓶’(猛火油改进),加快试验!”
“工部:北疆‘驰道’工程,优先级提到最高!必须确保从中原至镇北城的道路畅通,运力倍增!”
“天师府:火药研究,朕不管你们炸翻几个丹炉,必须给朕拿出堪用的成果!哪怕是只能听个响,吓唬战马也行!”
一道道紧急的命令从偏殿中接连不断地发出。这些命令如同无形的指挥棒,使得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开始发出更加低沉而高效的轰鸣声。
战略重心发生了清晰的偏移,北方的威胁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整个帝国的资源和注意力开始向北方边境倾斜。
甘宁领命后立刻奔赴青岛。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开始着手设计一种新型的抗冰船体。这种船体必须能够抵御北方海域中冰山的撞击,保证战舰在恶劣的海况下依然能够稳定航行。
他夜以继日,与工匠们密切合作,督造战舰。他们利用最新的技术,结合北方海域的特点,设计出了一款既坚固又灵活的战舰。
工匠们在甘宁的指导下,昼夜不停地工作,确保每一艘战舰的质量都达到最高标准。
与此同时,发往北疆的旨意和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流向镇北城。一队队马车满载着粮食、武器和防寒装备,沿着帝国的宽阔大道疾驰。
镇北城的守军们紧张而有序地接收这些物资,他们知道,这些物资是他们抵御北方威胁的坚实后盾。
城墙上,新的箭塔和投石机被迅速搭建起来,城门被加固,整个镇北城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各位王爷也接到了旨意,虽然远征暂缓,但他们并没有闲着。相反,他们获得了更多物资,开始更加扎实地备战。
王爷们召集了各自的将领和谋士,共同商讨防御策略。他们分析了北方敌人的战术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做到有备无患,他们知道,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整个帝国仿佛被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所笼罩,每一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北方威胁做着准备。
从宫殿的偏殿到遥远的北疆,从将领到普通士兵,从王爷到工匠,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保卫帝国,抵御北方的威胁。
王韧再次站在观星台上,此刻他的目光几乎完全聚焦于北方。
“孔明,你说,这像是…像是…”他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比喻。
诸葛亮轻声接口:“像是…一场命运的相遇。两个原本隔绝的文明,因帝国的扩张而骤然碰撞。福祸难料。”
“是啊,”王韧叹道,“或许是灾难,或许是…机遇。或许帝国不北进,他们也会南来,他们的出现绝非偶然!“
“若能战而胜之,则帝国北方,将再无隐患,甚至可能获得一片新的、虽然苦寒却资源丰富的土地。”
但他的眼神随即变得锐利:“然在此之前,唯有亮出獠牙,让他们知我之锋锐!此战许胜不许败!”
神都定策,帝国这头巨兽,在继续向全球伸出触手的同时,也将它的头转向了北方,发出了低沉而充满威胁的咆哮。一场跨越文明与冰原的碰撞,已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