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和庞统带领着汉军的主力部队,终于到达楼兰绿洲。
经过关、张两位将军的不懈努力,成功打通了通往楼兰的道路,并在那里建立了坚固的基地。
楼兰绿洲,这个曾经的沙漠明珠,如今成为汉军西征的首个重要据点。
在这里,士兵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息时间,补充了珍贵的水源和粮草,为接下来的征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赵云和庞统率领的大军再次启程,他们的目标是北道的咽喉之地——车师前、后国(即今天的吐鲁番盆地)。
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通往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乃至更远的大宛(费尔干纳盆地)的必经之路。
车师前、后国由亲匈奴的车师王乌贵统治,他的城池坚固无比,城墙高耸,易守难攻。
此外,得益于天山雪水的灌溉,这里的农业异常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使得车师前、后国成为一块难以攻克的硬骨头。
一路上,汉军遇到了各种挑战。沙漠的酷热、缺水的困境,以及匈奴小股部队的骚扰。
然而,赵云和庞统的领导力以及士兵们的团结协作,使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很快到了车师前国的一座城池下。
攻城战打响了,汉军利用投石机、弩车等重型武器对城墙进行猛烈的攻击。
同时,他们还采取了心理战术,通过高声呐喊和战鼓的轰鸣,瓦解着敌军的士气。
车师王乌贵虽然顽强抵抗,但面对汉军的猛烈攻势和巧妙战术,他的城池最终还是出现了裂缝。
经过数日的激战,汉军终于在一次夜袭中找到了突破口,成功攻入了车师前国的城内。
乌贵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突围逃亡。汉军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整个车师前国的大部分地区。
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进至天山南麓,一片名为“赤谷”的地带映入眼帘。
这里两侧山势险峻,如同两堵巨大的石墙,中间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蜿蜒而过。
庞统骑在马上,目光锐利地观察着四周的地形,羽扇轻轻摇动。
他沉声对赵云说道:“大将军,此地地形险要,名为‘赤谷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若车师王得知我军的动向,他必定会在此地设下伏兵,以图阻挡我们的前进。”
赵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庞统的分析,随即他转向关羽和张飞,命令道:“云长、翼德。”
“末将在!”关羽和张飞齐声应答,声音中充满了战意。
赵云继续下令:“命你二人各率本部精骑一万,翼德你负责左侧,云长你负责右侧,沿着两侧山脊的缓坡隐蔽搜索前进!务必要肃清可能潜伏的敌兵,抢占制高点!”
“孟起带两万大军则缓步跟进,弓弩手要时刻戒备,盾阵要在前,以防不测。”
庞统见赵云部署得当,又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多派斥候,广布旌旗于谷口外,虚张声势,假装大军欲强行通过。”
“以此诱使敌人的伏兵暴露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掌握主动,从容应对。”
随着庞统的补充,赵云点头表示认可。他深知在这样的地形中,情报和策略的重要性。
于是,他命令斥候们分散开来,深入谷口两侧的密林和山脊,仔细搜索任何可能的伏兵迹象。
同时,旌旗在谷口外迎风招展,营造出大军即将通过的假象,而真正的精锐部队则在两侧山脊上悄无声息地向前移动,准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关羽和张飞各自带领着精锐骑兵,他们身着铁甲,手持长矛,马蹄声在山间回荡,却尽量保持低沉,以免惊动潜在的敌人。
他们知道,一旦发现敌军,必须迅速而果断地行动,以确保制高点的安全。
中军则缓缓推进,士兵们手持盾牌,紧密排列,形成一道移动的防御墙。
弓弩手们则在盾牌的掩护下,随时准备发射致命的箭矢。
整个军队的行动井然有序,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气氛。
在这样的部署下,大军缓缓地通过了赤谷口,虽然地形险恶,但得益于赵云和庞统的周密计划,他们成功地避免了可能的伏击,确保了军队的安全通过。
当汉军的前锋部队浩浩荡荡地逼近山谷出口时,两侧陡峭的山崖上突然间滚木和石头如雷鸣般轰然砸下,箭矢如同暴雨般密集地射向汉军。
早已埋伏在此的车师精兵和匈奴雇佣兵,他们手持弓箭和长矛,从隐蔽的岩石后和树木间现身,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然而,这一切都在庞统的预料之中,他的计谋正悄然展开。
“杀!”几乎在伏兵发动攻击的同时,张飞如同雷霆般从左翼的山脊上杀出,他的丈八蛇矛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致命的弧线,所到之处,敌军士兵无不被扫倒,无人能挡其锋芒。
与此同时,关羽则从右翼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他的青龙偃月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敌军士兵的惨叫和人头落地。
汉军的伏兵居高临下,利用地势的优势,反将车师伏兵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山下的中军指挥处,赵云挥舞着令旗,果断地下达命令:“强弩营!仰射!压制山顶!”
顿时,汉军的强弩营士兵们拈弓搭箭,密集的弩箭如同飞蝗一般覆盖了敌军暴露的位置,有效压制了山顶上的敌军。
与此同时,马超大军在巨盾的掩护下,开始迅速地清除谷口的障碍物,为后续部队的进攻铺平道路。
这场精心设计的伏击战,因为庞统的巧妙计谋,迅速转变成了汉军反客为主的歼灭战。
车师伏兵在汉军的猛烈攻势下死伤惨重,余下的士兵在混乱中狼狈逃窜。
赤谷天险,这个曾经被认为不可攻克的天然屏障,在汉军的英勇和智慧面前,被一战攻克,成为汉军辉煌胜利的见证。
在穿越了险峻的赤谷之后,一片富饶的绿洲映入眼帘,那就是车师后国的中心地带。
车师王乌贵,听闻赤谷的战败消息,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惊恐之情溢于言表。
他原本自信满满,认为凭借坚固的都城“交河城”(高昌故城)和“务涂谷”要塞,以及天山融雪形成的天然护城河,可以轻易地据险死守,抵挡任何敌人的进攻。
然而,庞统提出了一个更为精妙的策略:“都督,车师的两座城池,互为犄角之势,若强攻则不易取胜。”
“但车师王乌贵贪婪暴虐,国内怨声载道。我们应当采取‘围城打援,攻心为上’的策略!”
庞统的计策分为三个部分:
他命令关羽率领五万精兵,将交河城(车师前国王庭)团团围住;张飞则带领另外五万精兵,围困务涂谷要塞(车师后国中心)。
而赵云则亲自率领十万主力部队及尉屠耆等仆从军,在两城之间扎下大营,机动策应。
马超带领三万精骑,巡视四方,切断两城之间的联系,使得车师的两座城池无法相互支援。
庞统又利用俘虏和归附的西域人,广泛宣传汉军的政策,即只惩首恶、善待降者。
他亲自撰写檄文,历数乌贵的罪状,承诺开城投降者可以免死,助战者将得到奖赏。
檄文被大量制作成箭书,射入城中,以动摇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
汉军还放出风声,假装要攻击务涂谷,实际上却密切监视天山北麓可能来自匈奴或焉耆的援军。
这一策略旨在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同时切断车师王乌贵的外援希望。
经过一个多月的围城,交河城内的粮草逐渐耗尽,人心开始动摇。
乌贵试图通过严酷的镇压来维持秩序,这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民怨。
务涂谷的守将见援军无望,又畏惧张飞的勇斗志全无,纷纷开城投降。猛,在收到庞统的劝降信并得知家人在汉军中受到优待的消息后,秘密联络汉军,献关投降。
务涂谷一旦失守,交河城便彻底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乌贵在绝望中,竟然驱使城中的老弱妇孺作为前驱,自己则率领精兵试图突围,企图逃往匈奴寻求庇护。
然而,赵云早已预料到这一招,亲自率领精锐铁骑进行截杀。一场混战中,乌贵被马超一枪挑落马下,生擒活捉。
交河城的守军见大王被擒,
通过庞统的精心策划和汉军的英勇作战,车师国的两大要塞最终落入汉军之手,车师王乌贵的统治宣告结束。
车师国定!天山南麓门户大开!汉军威名,开始震动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