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张宁欲把《太平要术》送给王韧,这让王韧吃惊不小。
这张宁想做什么?想让我给他传教吗?王韧心下疑惑不解。不过,太平道济世救人的理念,倒是可以的。
而且汉民族也需要一个自己的宗教信仰,传承下去。后世,让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分了天下。而本民族的道教却是半死不活的,没有什么作为。
现在这个年头,人们还是非常迷信的。利用一下道教,也是一个聚集人心的好方法。
但他不动声色地问道:“张小姐为何看重本公子呢?”
张宁道:“我了解过你的执政措施。觉得你推行的政策和实行的一些便民措施。都是心系平民百姓的。”
“我们本是穷苦人家,对于世家和官宦,没有什么好的印象。”
“当初家父仓促起事,也与世家有关。同王太守说的一样,后来家父被世家抛弃了。所以才一败涂地。”
“王太守您对家父的理念十分理解。如果执行得好,这个社会。比现在要好得多。老百姓的日子。也要好上许多。”
王伦微微一笑道:“张小姐,能不能先把这部经书借王韧一阅,我看过之后才能决定。要不要接受。”
张宁道:“完全可以。那请王太守跟我去山寨一趟吧。妾身没有随身携带。”
王韧道:“好。不过我还有一些兄弟,能否让他们一起?”
张宁道:“没有关系,完全可以。我们并不是敌人,而且有可能成为朋友。”
王韧笑道:“好,张小姐如此豪气。我王韧也不是胆怯之辈,只要能有利于民众。我一定可以接受。”
吕玲绮在旁叫道:“你们不要咬文嚼字了。赶紧把你的人喊出来,我们一起回山寨。”
王韧把手指放到嘴里,又吹了一声口哨。两边立马出来了几十个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
吕玲绮打眼一看,整齐而且有气势,这些人一看就是些勇武之辈,军中精锐。
吕玲绮对王韧道:“王太守好精锐的士兵。”
王韧笑道:“难入吕小姐法眼。而且远比不上高顺将军的陷阵营。”
吕玲绮道:“王太守太谦虚了。看你这些士兵,比高叔叔的陷阵营士兵强多了。”
这时陪同她们下山的一个将领,走了过来。到了王韧面前行礼道:“在下张晟张白骑,见过王太守。”
王韧一愣,张白骑?黄巾军武功最为厉害的一位。他竟然跟着张宁在这里?
王韧赶紧还礼,“见过张将军。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张宁一挥手,道:“回山!”
王这边收拢自己的人马,跟在他们后面,一起进入了深山里面。
这次又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来到了一处山谷当中。前面一个狭小的走廊,也就容两匹马,两面是峭壁高耸,有近一里路。
在这里长枪都横不起来。而且还是呈台阶状,一步一步升高。
等进到谷里一看,却是豁然开朗。有一大片的空地。稀稀落落的房屋,王韧一眼望不到头,大约十几宽。
在山谷的一边,有一排排土石建筑的房屋。房屋前面一片极大的空场,应该是训练士兵用的。
他们来到一排房子跟前。张宁说道:“先请王太守到大厅里面休息一下。”
她又指了指旁边的一排空房,道:“你的兄弟们先安排在此处歇息,我先去给你取书卷。”
张白骑派了一个手下,带王韧的士兵到一边休息,他自己则陪着王韧进了大厅。
两人落座以后,王韧便问张白骑:“你们怎么会来到此地?在此处有多久了?”
张白骑笑道:“自从吕将军出事,我们遇到吕小姐,就一起来这里了。差不多有十年了。末将都已经老了。”
王韧笑道:“张将军说笑了,你现在正是人生巅峰之时,当打之年。能不能跟韧讲一下,你和张小姐这些年来的经历?”
张白骑笑道:“没有不可对人言的。如果王太守能够接受教主的衣钵。那我们这些人都是王太守手下。”
王韧一愣,还有这种说法?
张白骑并没有在意王韧脸色变化,他接着把这些年来他带着张宁,东躲西藏的经历说了出来。
原来他们开始在黑山,那时一切由张燕做主。后来张燕想除掉张宁,独揽大权。他又接受了朝廷的任命。
张白骑便在杜长白绕浮云等人的帮助下。带着。张宁离开了黑山。
由于有人告密,他被袁绍和曹操等人追杀。从冀州到了司隶,从司隶进入了豫州。
在豫州遇到了同样被曹操追杀的吕玲绮一行。当时吕布的手下曹性和成廉,还有一位是高顺的部将高飞,一起护着吕玲绮逃命。
正好在桐柏山脚被曹兵围困,他和张宁便救下了吕玲绮。却被夏侯渊盯上。
这时桐柏山上冲下来了一队人马,杀散了夏侯渊的大军。把他们救上了桐柏山。这人正是黄巾军的龚都。
龚都对张角还是蛮崇拜的,他见到张宁以后,便拜张宁为主。于是众人便在桐柏山上住了下来。
后来曹操派大军围山,他们便抛弃了原来的山头,进入了这里。而曹操忙于南征北战。也没有再管他们。
王韧听了以后,不胜唏嘘。这张宁也是命运坎坷。逃难就逃了十年。
这张宁今年也30多岁了,依然孤身一人。吕玲绮也20多了。这两人却莫名地走到了一起。
不过想想也对,这两人并没有什么仇怨。吕布基本上没有参加过消灭黄巾军的战争。只是曾跟张燕打得你死我活,恰好张燕也是张宁的敌人。
王韧正在想着事情,这时,张宁来了。她拿来了一卷用黄绫包裹的经卷,郑重地交给了王韧。
王韧打开仔细地看了一下,这一看他却让他吃惊不小,这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
修道、医学、农事、兵法,治国都有,还涉及了机械制造的知识。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
王韧对张宁道:“此书甚是宝贵,韧需要仔细拜读,要打扰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