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日后,仓亭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袁绍残部已狼狈退往冀州腹地,凭借尚存的城池关隘,层层设防,做困兽之斗。
曹操虽胜,却是一场惨胜,营中士气并不高昂,更重要的是,粮草军械损耗巨大,士卒疲惫。
大战暂时中止,曹营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如铁。
曹操面沉如水,下方,郭嘉、程昱、荀攸等心腹谋士肃立两旁。
“诸位,”曹操终于开口,“仓亭一战,刘仲远其心可诛!名为助我,实则资敌,令我军徒增伤亡,未能竟全功!此獠不除,必为心腹大患!
如今我军虽疲,然挟大胜之威,骤然发难,能否一举将其歼灭于河北之地?”
问题抛出,帐内一片寂静。
程昱率先出列:“丞相,刘骏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其据有青州、徐州,兵精粮足,更兼谋臣良将云集,任其坐大,后患无穷!
如今徐州军与我军似近实远,看似松懈,实则暗藏戒备。攻则必伤亡惨重。
然,我军新胜,士气可用,以雷霆之势,攻其不备,未必不能成事!
昱以为,当趁其远离根本,以重兵绞杀之。便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亦在所不惜!
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速攻!”
荀攸却微微摇头,持重道:“丞相,仲德之言虽有理,但需慎之。我军与袁绍连番大战,兵力折损,粮草消耗甚巨,士卒思归。
反观刘骏麾下,赵云、高顺等皆万人敌,颜良、文丑、张合、高览新附,正欲立功,其军战力不容小觑。仓促与之开战,即便能胜,亦是惨胜,必伤及根本。
届时,袁绍缓过气来,或荆州刘表、西凉马腾趁机发难,我等将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地。”
郭嘉脸色苍白,咳嗽了几声,缓缓道:“公达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
刘骏,本疥癣之疾,无奈崛起迅速,其势已成,急切难图矣。
再看袁绍,虽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河北根基犹在,不能速平,遗祸更烈。
当下之要,在于消化战果,稳固已占之地,恢复元气。与刘骏尚未到彻底撕破脸皮之时,表面文章,还需做下去。”
曹操眉头紧锁,心中天人交战。
程昱、荀攸、郭嘉之言皆有道理。
他何尝不想立刻除掉刘骏这个越发不受控制的隐患?但现实的压力让他不得不权衡利弊。
就在他踌躇难决之际,帐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一声高喊:
“报——”一名斥候冲入帐内,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启禀丞相,汝南急报。刘备得谋士庞统相助,说服刘辟、龚都,聚兵数万,趁我军主力在外,许昌空虚,正引兵来袭。”
“什么?刘备!”曹操霍然起身。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刘备此人虽势穷,但他始终视为心腹大患。只是万万没想到,他竟敢出兵奇袭许昌。
刘备一直以汉室忠臣自居,比行必是欲夺天子。
万一许昌被破,天子被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将荡然无存。
刘备搅局,形势大乱,曹操暗恼,久久板着脸不语。
帐内早己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郭嘉见此,急道:“主公,许昌万不可有失。刘备兵微将寡,却有关羽、张飞万人敌,现兼有庞统为谋,已然不可小觑。请主公速速回军救援。”
程昱也立刻改口:“当务之急,是稳定后方!刘骏之事,只能暂且搁置!”
曹操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怒火和杀意,他知道,此刻必须立即做出决断。
他看了一眼南方,又看了一眼刘骏大营的方向,咬牙切齿道:“好!好一个大耳贼!坏我大事!”
他迅速冷静下来,沉声道:“传令!全军拔营,即刻回师许都!
公达,你持我手书去见刘仲远,告诉他,袁绍势穷,本欲与他一鼓作气,奈何后方有变,不得不回。
只能待明年粮熟,粮草充足后,再与他一同北上,共诛袁绍!”
“诺!”荀攸领命。
曹操放软话,既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也是无奈之下的缓兵之计。他必须稳住刘骏,至少不能在自己回师途中被他从背后捅刀子。
……
曹操大军开拔之日,刘骏引军来到曹营送行。
曹操换上一副无奈表情,苦笑道:“仲远,刘备犯我许都,天子有难,不得不救。
袁绍之事,只能暂且放一放。待我平定刘备,粮草丰足后,再与仲远共图河北,如何?”
刘骏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遗憾之色:“可惜。眼看就能一举平定河北……
既然许昌有危,孟德自当以大局为重。骏,便在徐州静候佳音,待日后一同用兵。”
两人虚与委蛇一番,戒备着拱手作别。
看着曹操大军匆匆南下的烟尘,刘骏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仓亭前线,转眼间,曹操退兵,袁绍龟缩,只剩下刘骏一支人马。
待曹操远去,颜良在一旁,瓮声瓮气道:“主公,曹操仓促退兵,何不趁此良机,尾随其后,与刘备前后夹击?如此,必能重创曹贼。”
文丑、张合等新降之将也面露意动。他们与曹操有仇,又无寸功在身,如能报仇又立功,自然痛快。
刘骏不置可否,看向几位谋士。
许攸眼皮都未抬道:“公骥勇武可嘉,可惜此时击曹,弊大于利。
曹操虽退,阵型未乱,郭嘉、程昱等岂无防备?
加之刘备兵少,难成大事。我军一旦妄动,曹操必舍刘备而全力击我军。
届时,刘备未必肯真心救我等,袁绍更会坐山观虎斗,胜算渺茫。”
田丰点头:“子远所言极是。曹操势大,非独力可抗。
刘备虽得庞统,却根基浅薄,本部兵马亦非虎狼之师,其败亡可期。
此时我军宜静不宜动,巩固青、徐,消化战果,方为上策。”
沮授补充道:“袁绍经此大败,病体沉疴,其子不和,内部必生乱局。
待袁氏兄弟阋墙,曹操与刘备纠缠之时,才是我军北上取冀州的良机。”
刘骏听完,默默点头。
他深知历史走向,刘备此战必败!
曹操根基未损之时,跳出去硬碰硬,实为不智。
“诸位先生高见。”最终,刘骏沉声道,“此时确非与曹操决战的最佳时机。
传令下去,拔营班师,回徐州!”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