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这周仓,果然身高体壮,皮肤黝黑,肌肉虬结,站在那里如同一座铁塔,眼神憨直中透着彪悍。
刘骏细细问了他落草缘由,所犯之事。
周仓一一作答,毫不隐瞒。
当问及他为寇时可曾害人性命时,周仓坦言抢过财物,但强调从未无故杀害平民百姓。
刘骏听得点头。乱世之中,逼上梁山者众,能守住底线已是不易。
他心中甚是满意,便道:“周仓,你既有心报效,过往之事亦情有可原。特许你免去劳改,即刻入军中效力,你可愿意?”
没想到周仓却摇了摇头,瓮声瓮气地回答:
“多谢君侯好意!但周仓既已认罪,当服完刑期,不可半途而废!待一年期满后,周仓便是清白之身,彼时再来投军,方能心安理得。”
刘骏闻言,非但不恼,反而更加欣赏。
守信重诺,心志坚定,这才是真正的豪杰!
“好!真义士也!有担当!”刘骏心中爱才之心更盛,赞道,“他日期满,汝可愿认我为主?”
周仓一怔:还有这种好事?
他本来就想当个小兵,看看有没有前途。
万没想到,竟然被使君当场招揽。这可是大将的待遇。
周仓大喜过望,当即跪地行礼:“若公不弃,仓必来投效,万死不辞!”
“善,请起。”刘骏虚扶。
等人起身,他笑道:“听闻你脚力惊人,可追奔马?空口无凭,可敢一试?”
周仓昂首:“君侯尽管试来!”
一行人来到空地处,让人牵来赤兔马。
刘骏拉住缰绳,抚摸着马脸,赤兔马嘶呜着蹭着他的手。
刘骏笑道:“此马乃万中无一的龙驹,日行千里不在话下。你可有把握追上?”
周仓凝重的沉思片刻,肃然道:“赤兔之名,我知晓,或可一试。”
刘骏多少有些诧异,关于周仓的传说,他大多是“以前”在网上道听途说。
真没想过他有可能能追上赤兔。
让人牵来赤兔马,也不过是因为好奇。
“善。”刘骏翻身上了赤兔马,对周仓道“不如你我打个赌,你若能凭双脚追上我胯下赤兔马,我便特赦你的罪过,如何?”
周仓再次摇头:“君侯,纵是能追上,免罪亦是自欺欺人。周仓愿凭己力,洗刷前罪。”
刘骏彻底被这汉子的耿直和有原则折服,哈哈大笑。
“好!好一个周仓!那便试试你的本事!驾!”他对周仓豪迈地一挥手:“追上来!”
说罢,一夹马腹,赤兔马如同一道红色闪电,骤然窜出,沿着官道疾驰而去。
周仓低吼一声,迈开双腿,竟如疾风般追了上去!
只见他步幅极大,频率极快,奔跑起来地面微震,带起一路烟尘。
刘骏骑在赤兔上,只觉耳畔生风,他回头望去,却见周仓竟未被甩开,始终保持着十步距离,紧紧咬着。
赤兔马似乎也感受到挑战,长嘶一声,速度再提。
周仓闷头狂奔,额头见汗,呼吸粗重了些,但速度丝毫不减。
一人一马,竟在官道上并驾齐驱般奔行!
这一幕,看得后方的高顺及一众亲卫目瞪口呆。
这周仓,还是人吗?竟真能凭双脚与赤兔马媲美!
奔出数里,刘骏勒住马缰,赤兔缓缓停下。
周仓也随即停下脚步,胸膛起伏,气息虽粗,却并未到极限,显然犹有余力。
“真乃猛士也!”刘骏由衷赞叹,跳下马来,拍了拍周仓结实的臂膀,“如让你身负百斤重物,可还能如此奔行?”
周仓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回君侯,不难!”
刘骏更是欣喜,这等人才,正好合适留在身边当亲卫。
他当即下令,厚赏周仓,并对他道:“周仓,你且安心在此完成刑期,待你出来,直接来州牧府寻我,入亲卫营,为我执戟!”
亲卫执戟,乃是贴身近卫,非心腹猛士不能担任。
周仓闻言,大喜过望,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在地:“周仓拜谢主公,必不负主公厚望!”
一旁的高顺看着这一幕,脸上不禁露出一丝郁闷。好不容易发现个能充实陷阵营的好苗子,结果直接被主公截胡到亲卫营去了……
刘骏看出高顺的心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伯平,荐才有功!当重赏!”
随即下令重赏高顺。
高顺脸色稍霁,谢恩后,又忍不住再开口争取了一次。
刘骏不由失笑:“伯平,此次你便忍痛割爱吧。此人,我要了。”
高顺叹了口气,抱拳道:“主公得此猛士,顺为主公贺。”
“善。”
安抚完高顺,刘骏接着又问周仓:“听闻你有一同伴,名唤裴元绍?他如今何在?”
周仓答道:“元绍兄弟觉得自首太过麻烦,又不愿隐瞒过往,前几日已离开淮安,另寻出路去了。”
刘骏听了,心中略感惋惜,但也没多说什么,又勉励了周仓几句,便带着众人返回城中。
回到州牧府书房,刘骏立刻召来了贾诩、徐庶、陈宫等谋士,将周仓之事说出,然后问道:
“诸位,我军旧例‘不收匪类’,是否过于僵化?似周仓、甘宁这般豪杰,皆因出身所限,若非机缘巧合,几被埋没。此例,当废否?”
众人对此议论纷纷。
徐庶率先开口:“主公,此例初设,乃为明军纪,正视听,示天下我军乃仁义之师。贸然废除,恐惹人非议,谓我徐州军藏污纳垢。
且难免有真心奸恶之徒混入军中,败坏风气。庶以为,不当废。”
糜竺却持不同意见:
“元直所言虽有理,但乱世用才,岂能拘泥小节?甘兴霸水贼出身,如今统领水军,威震江淮;周仓坦荡自首,其志可嘉。
因一虚名而阻豪杰投效之路,岂非因小失大?竺以为,可废,或可改为‘首恶不赦,协从不同,查其心志,酌情录用’。”
贾诩眯着眼,缓缓道:“子仲之言,着眼于才;元直之虑,立足于名。皆有其理。然诩以为,此例,废与不废,并非关键。”
刘骏看向他:“文和有何高见?”
贾诩道:“关键在于‘人言’。”
“人言?”
“周仓之事,乃天赐良机。主公何不令《淮安旬报》将此大肆宣扬?
言周仓虽曾失足,然幡然醒悟,自首赎罪,更兼有万夫不当之勇,忠心可鉴,故主公特予期许,令其洗心革面后委以重任。
如此,天下人不仅不会非议主公,反会赞主公胸襟广阔,爱才重才,能容人之过,更能给人以自新之路。
至于定例……维持原状即可,以示我军纪严明之底线。具体操作,灵活把握便是。
如,可设‘审查’之制,察其心性,观其行为,确已改过且才能出众者,可特例招录,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