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程普只觉一股诡异的大力传来,大刀险些脱手,攻势瞬间瓦解。
电光火石间,刘骏已化解了三人的合击,其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早已预知一切。
“好厉害!”三将心中同时骇然。
他们虽知刘骏勇猛,却没想到其武技已臻化境,更兼此人似乎能料敌机先。
刘仲远只怕比吕奉先还要恐怖!
一回合之后,刘骏得势不饶人,画戟展开,如狂风骤雨般开始反攻。
他将精神力凝聚,感知放大到极致,三将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细微的破绽都无所遁形。
画戟或刺或扫或劈,每每攻敌必救,逼得三将狼狈不堪,只能勉力支撑。
不到十合,刘骏觑见黄盖一个气息转换间的迟缓,画戟如闪电般突进,戟上月牙刃划过黄盖手腕。
黄盖痛呼一声,铁鞭落地,鲜血淋漓,不敢再战,拔马便走。
程普见黄盖受伤,心神一乱,被刘骏画戟拍中后背,口喷鲜血,不得不伏鞍败走。
转眼间,只剩下太史慈一人独对刘骏。
太史慈虎目圆睁,毫无惧色,挺枪再战。
他知道自己绝非刘骏对手,但为主公断后,虽死无憾。
两人又斗了五六个回合,刘骏卖个破绽,太史慈一枪刺空,身形前倾。
刘骏画戟回转,用戟杆重重扫在太史慈马腿上。
战马哀鸣倒地,太史慈也被掀落马下,还未来得及起身,冰冷的戟尖已点在他的咽喉。
“绑了!”
周围广陵亲兵一拥而上。
太史慈奋力挣扎,奈何受伤坠马,气力不济,很快被制服。
他仰天叹道:“大丈夫生于世间,不能为主公扫平敌寇,反成阶下之囚,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说罢,太史慈竟猛然低头,欲撞向身旁士兵的刀锋自戕。
“拦住他!”刘骏喝道。
亲兵急忙按住太史慈,并用绳索将其牢牢捆住。
刘骏跳下马来,走到太史慈面前,凝视他片刻,挥手让亲兵稍退。
他沉声道:“孙伯符能得子义效忠,何其幸也。然,尽人事而听天命,子义已为孙策尽忠,如今力尽被俘,何不归降?”
太史慈冷哼一声,扭过头去:“要杀便杀,何须多言!慈唯死而已!”
“我素来敬重忠义之士,今日不欲杀你。”
刘骏不以为意,缓缓道:
“人言‘大丈夫恩怨分明’。孙伯符于你有知遇之恩,你以死相报,是谓义。
可良禽择木而栖,豪杰择明主而侍。孙策性烈躁进,刚愎自用,虽有小霸王之勇,却非明主之相。今日之败,可见一斑。”
“哈哈,我主此败,实乃错估友军,罪不在已!”太史慈硬声道:“况且,我江东有带甲之士百万,小败一场不算什么。”
“哦?”刘骏扫视战场,此时,广陵大军正如洪水般冲刷着江东军。
江东军或死或降者,不计其数。
带甲百万?呵呵,这等精兵,别说百万,就是千万带甲之士,孙策没个五六年,也休算练得出来。
刘骏不置可否,顿了顿,:“如此说来,你死也不降?”
“死也不降!”太史慈梗着脖子,昂首回应。
“子义忠义无双,杀之可惜。我又欲召降而不得。”
刘骏笑笑,突然语气郑重说道:
“既如此,不如我与你约定,今日我放你离去,他日孙伯符身死,或其基业倾覆,不复为你托身之所,你当来投我,如何?”
说完,他又加了一句:“届时,我必虚位以待,予你一场富贵。”
“富贵与我如浮云。”太史慈不屑一顾,又问:“我若不应,你当如何?”
“不如何。”刘骏眼神一冷,淡淡看向他的脖子。
太史慈身躯微震,心情复杂。
刘骏既惜才,亦心狠手辣。
今日应下,还有一条活路,不应就是死。
能不死自然还是不死的好。
刘骏给的条件算好了。如果主公一直在,自当效死。可若是主公真的……那自己另寻明主,也非不义之举。
“哼!”太史慈沉默良久,终是冷哼一声:“真有那一日,便是天意,某自会来寻你!但若是你害了主公,慈必与你不死不休!”
孙策日后的事,可与我无关。刘骏哈哈大笑:“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我今日便放你离去!”
说罢,他亲自为太史慈解开绳索,并命人牵来一匹战马。
太史慈深深看了刘骏一眼,也不道谢,翻身上马,对着周围重重围困的广陵军视若无睹,一提缰绳,便朝着孙策败退的方向疾驰而去。
广陵军士卒见主公挥手,纷纷让开道路,目送这员败军之将傲然离去。
与此同时,江边追击战也已接近尾声。
赵云和黄忠率军一路掩杀,江东溃兵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赵云所向披靡,直杀得江东军闻风丧胆。
黄忠宝刀未老,弓弦响处,必有敌将应声落马。
二人合力,如虎入羊群,将江东军的建制彻底打散。
直到第三日近黄昏时分,孙策才在周瑜和残存亲卫的死命保护下,狼狈不堪地逃至皖口水寨。
然而,追兵又至,败兵涌入,水寨一片混乱,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赵云、黄忠趁势猛攻,一举夺占水寨。
孙策等人只得舍弃岸上营垒,仓皇登上来战船,驶离江岸。
站在船头,望着岸上广陵军的旌旗和遍地狼藉,孙策心如刀绞,虎目含泪。
这一战,他损兵折将,董袭阵亡,韩当不知所踪、程普、黄盖、太史慈皆受伤不轻,士卒死伤更是不计其数,连江北立足之地也丢了,可谓是一败涂地。
“刘骏!此仇不报,我孙伯符誓不为人!”孙策望着北岸,发出痛苦的怒吼。
周瑜在旁边默默无语,一脸凝重。
经此一役,江东元气大伤,短期内再也无力北顾,形势已然逆转。
赵云和黄忠见孙策已登船远遁对岸,便不再追击,转而清点战果,安抚降卒,并迅速派兵接管了已无力防御的皖城。
随后,刘骏下令,全军休整,救治伤患,同时派兵接收庐江郡其余州县。
至此,孙策精锐尽失,只能隔江设下水寨,以防刘骏杀入江南。
庐江郡也因这场决定性的大战,彻底被纳入刘骏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