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王家村祠堂的木门推开时,带起一阵裹挟着樟木香气的风。祠堂正中央的香案上,还摆着村民们为祈求平安供奉的苹果,两侧墙壁挂满泛黄的王氏族谱,最上方那张1962年的老照片里,年轻的村医父亲正站在古墓入口,神色肃穆。林砚站在香案前,看着陆续赶来的村民代表——扛着锄头的王大伯、系着围裙的王婶、头发花白的小虎爷爷,还有攥着药箱的老周,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国外的生物黑市盯上了古墓里的毒骨,他们想要用毒素做坏事,一旦得手,不仅王家村要遭殃,周边的乡镇都会有危险。”林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她指着香案上摊开的古墓结构图,指尖落在标注“毒骨封存区”的位置,“之前我们靠警察、靠考古队,这次不一样,敌人在暗处,我们得自己先筑起一道墙。”
老周第一个站出来,手里的药箱“咚”地放在香案旁:“我举双手同意!当年我爹就参与过封墓,现在我是村医,既能帮着监测村民健康,还能跟着巡查——谁要是敢来捣乱,我第一个跟他拼!”小虎爷爷拄着拐杖,指节敲了敲地面:“我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睛不花,晚上能帮着看村口,那些外人想偷偷进村,先过我这关!”
林砚看着村民们争相报名,眼眶微微发热。她从包里掏出一叠打印好的“巡逻表”,上面按时间段分了组,每组配两名村民,还标注了重点巡查区域——古墓周边、神泉、村口:“我们就叫‘王家村守护者联盟’,每天轮流巡逻,发现可疑人员立刻联系派出所,大家互相照应,绝不能让外人碰古墓一根手指头。”村民们围过来,纷纷在巡逻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像是在为这场守护约定,落下最郑重的注脚。
第二幕
派出所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国际警方代表的脸清晰浮现,背景是境外警局的办公场景。李警官坐在主位,林砚和张教授分坐两侧,桌上摊着厚厚的案卷,里面夹着之前抓获的黑市成员口供、国际黑市组织的资料,还有古墓的详细防护图。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这个生物黑市组织的头目代号‘幽灵’,长期在东南亚活动,手下有一批专业的走私团队,擅长伪装成游客或商人潜入目标地区。”国际警方代表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屏幕上切换出“幽灵”的模糊画像——中等身材,左眉骨有一道疤痕,“他们最近在黑市上高价收购特殊毒素,赤骨毒的独特成分,正是他们急需的。”
李警官指着屏幕上的海外据点分布图,眉头紧锁:“我们已经联合边防、海关加强了管控,防止他们从陆路或港口潜入,但王家村地处山区,周边山林复杂,还是有漏洞。”林砚立刻接过话:“古墓周边已经安装了24小时监控和毒素预警器,守护者联盟的村民会轮流巡逻,我们可以把巡查路线和监控画面实时同步给警方,一旦发现异常,能第一时间联动。”
张教授也补充道:“毒骨都用液氮密封在特制合金容器里,容器外还裹了三层吸附毒素的活性炭,就算他们强行破墓,短时间内也拿不到可用的样本,还会触发预警器。”国际警方代表点头,语气郑重:“我们会尽快共享‘幽灵’的最新行踪,中国警方负责境内布控,我们负责追踪境外据点,两边联动,一定能阻止他们的行动。”屏幕内外的目光交汇,一场跨越国界的守护战,就此拉开序幕。
第三幕
后山的风带着神泉的湿润气息,拂过林砚的发梢。她站在祖父林培之的纪念碑前,指尖轻轻抚摸碑上“考古先驱,守护家园”八个字,指尖能触到石碑被风雨侵蚀的细微纹路。纪念碑旁的薄荷艾长得正好,翠绿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那是去年春天她和小虎一起种下的,如今已经蔓延到碑基旁,像是一层温柔的守护。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北京家人发来的消息,问她什么时候回去,母亲还特意提了炖好的鸡汤等着她。林砚看着消息,眼眶有些发酸。当初她来王家村,只是为了寻找祖父失踪的真相,可现在,这里有需要守护的古墓,有信任她的村民,有祖父用生命护住的善意,早已成了她放不下的牵挂。
“林砚姐。”身后传来小虎的声音,他手里拿着一朵刚摘的野菊,递到林砚面前,“我听爷爷说,你可能要回北京?可是……你走了,要是坏人来了怎么办?”小虎的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满是依赖,像极了当初她刚到王家村时,那个躲在老周身后怯生生的小男孩。
林砚接过野菊,放在纪念碑前,转身蹲下身,看着小虎:“小虎,姐姐不走了。”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这里是你祖父守护了一辈子的地方,现在,我想留在这里,继续他未完成的事,做王家村的全职守护者,陪着大家一起保护古墓,保护村子。”
她掏出手机,给北京的家人回了条消息:“爸妈,对不起,我暂时回不去了。王家村需要我,祖父的遗愿也需要我完成,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想守住它。”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林砚抬头望向远处的王家村,炊烟正从屋顶升起,村民们在田埂上忙碌,一切都平静而美好。
(第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