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血踪
1972年清明夜,罗布泊。
林霁川摩挲着父亲泛黄的工作证,照片里穿白大褂的女子怀中婴儿的胎记,与牧民巴特尔后背的淤青如出一辙。吉普车在沙丘间颠簸,仪表盘蓝光映出沙地上的异象——青铜器碎片在月光下泛着幽光,拼凑出残缺的星图。
\"是周穆王时代的青铜钺。\"考古队的老向导布和蹲身细察,指尖拂过钺面饕餮纹时突然僵住,\"这些纹路不是装饰,是古蜀国的水文图。\"
当众人循图挖掘时,沙层下露出青铜甬道入口。甬道壁龛里,三百尊陶俑手持青铜铃铛,铃舌竟是半截人指骨。布和点燃火把的刹那,铃铛无风自鸣,奏出《诗经》里失传的《白华》曲调。
玉琮密语
甬道尽头是座圆形祭坛,中央玉琮刻着十二道凹槽。
林霁川将工作证嵌入凹槽时,玉琮突然投射出光影——二十年前的考古队正在焚烧经卷,火焰中浮现婴儿面容。巴特尔突然用蒙语嘶吼:\"他们剖开婴儿后背取东西!\"
光影骤变,展现1963年的实验室场景:穿白大褂的女子将试管插入婴儿颅骨,试管标签写着\"罗文革\"——正是林霁川父亲的名字。众人倒退半步时,祭坛地砖翻转,露出暗格里生锈的青铜手术刀。
血祭疑云
循着手术刀线索,队伍深入塔木陀峡谷。
布和用蒙语吟唱古调时,岩壁渗出暗红液体。林霁川用毛刷蘸取液体,发现是凝固三十年的朱砂,表面浮出细密文字:\"丙戌年七月初七,取童男童女心头血...\"
\"这不是祭祀。\"考古学家陈文锦突然惊呼,\"丙戌年正是我父亲带队考古的时间!\"她颤抖着展开父亲遗物——泛黄的测绘图上,塔木陀峡谷标注着\"九婴祭坛\"。
峡谷深处传来婴儿啼哭,众人循声发现被藤蔓缠绕的青铜鼎。鼎内残留着焦黑骨脂,鼎耳刻着与林霁川父亲工作证相同的钢印。
记忆残章
暴雨夜,众人宿在祭坛废墟。
林霁川擦拭父亲的工作证,夹层掉出半张照片——年轻女子抱着婴儿站在青铜树下,树皮纹路与祭坛壁画里的\"九婴\"完全一致。
\"你父亲不是考古队员。\"布和用蒙语低语,\"三十年前他带着这个婴儿来过这里。\"闪电划破夜空时,林霁川看清照片背景:青铜树根系缠绕着无数白骨,最末端的颅骨赫然长着与自己相同的泪痣。
轮回之茧
次日清晨,祭坛中央的青铜树轰然倒塌。
树根处露出地宫入口,壁画描绘着惊人场景:历代考古队员不断重复着相同仪式——将婴儿献祭给青铜树,换取所谓的\"文明火种\"。
\"看树芯!\"陈文锦突然指向青铜树残骸。树芯处嵌着半块玉琮,正是他们在甬道发现的文物。当玉琮归位时,树皮浮现出父亲笔迹:\"真正的祭品,是知晓真相的人。\"
地宫开始坍塌,青铜树根系如巨蟒绞向众人。林霁川在最后时刻扯开树皮,露出内部刻满人名的青铜板——每个名字都对应着考古队历年失踪的成员。
北斗七星图
逃出生天时,林霁川发现工作证背面多出暗纹——那是用婴儿血绘制的星图,北斗七星末端指向1972年的实验室坐标。
收音机突然自动开启,1963年的广播声混着电流杂音传来:\"...实验体009号出现觉醒迹象,申请启动最终清除程序...\"
(第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