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魏长史之事,已是深夜。寒月孤悬,冷辉遍洒庭院,将白日的喧嚣与暗潮都暂时冻结。苏晚却毫无睡意,魏长史私账册子里那些模糊的指向和魏小六最终抉择时眼神里藏不住的惊惧,都像一根根细刺,扎在她心头,提醒着她侯府内部盘根错节的危机并未随着一人的倒台而消散。
她需要更多的信息,更需要一条绝对稳妥、能绕过所有可能被渗透的环节,直通北疆的物资通道。地道,是关键。而唯一可能完全了解那条神秘地道过往与细节的,只有它的发现者与曾经的守护者——哑婆婆。
苏晚并未带太多人,只让青黛提着一盏温暖的羊角灯,两人踏着清冷的月色,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府邸最偏僻角落的那处小院。哑婆婆喜静,且因不能言谈,常年独居于此,与府中热闹隔绝。
小院内十分整洁,屋檐下挂着几串风干的药草,在夜风中微微晃动,散发淡淡苦涩清香。窗棂里透出微弱昏黄的灯火,显示主人尚未安歇。苏晚轻轻叩响木门。
片刻,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哑婆婆布满皱纹的脸探了出来,看到是苏晚,昏花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温和的笑意,侧身将她们让了进去。
屋内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椅,火盆里埋着些炭火,散发着融融暖意。墙上挂着一幅磨损严重的旧地图,隐约可见山川河流的走势,中心一点似乎标着某个堡垒状的图案。苏晚目光扫过,心中微微一动。
哑婆婆比划着手势,询问苏晚深夜到访是否有什么要紧事?是否需要喝茶取暖?
苏晚微笑着摇头,拉住哑婆婆粗糙干裂的手,引她到桌边坐下。青黛默契地将灯笼放在桌角,照亮了一小片区域。
“婆婆,今晚我来,是想向您请教关于那条地道的事。”苏晚开门见山,同时用手指蘸了杯中冷水,在桌面上简单画了一个地道的示意图,“就是您之前告诉我,通往北疆旧堡的那条路。”
哑婆婆眼神一凝,脸上的温和渐渐被一种深沉的、混杂着追忆与伤感的情绪所取代。她看了看苏晚,又看了看桌面那即将干涸的水迹,缓缓点了点头。她伸出颤抖的手指,指向墙上那幅旧地图。
苏晚起身,小心地将地图取下,铺在桌上。羊角灯的光晕正好笼罩其上。地图材质特殊,似皮似绢,虽陈旧发黄,但主要线条仍依稀可辨。中心点果然是一座标注着“北疆旧堡”的堡垒图形,周围地形险要。
哑婆婆的手指顺着一条用极细墨线标注、几乎难以察觉的路径,从旧堡出发,蜿蜒曲折,穿过山脉、河流,最终指向了地图边缘——也正是现今侯府所在的大致区域。这条路径,与苏晚之前根据哑婆婆手语描述绘制出的密图大致吻合,但细节却丰富了许多,标注了几处隐蔽的通风口、岔路、以及危险的塌陷区。
婆婆开始打手势,她的动作很慢,时而停顿,陷入遥远的回忆,眼神哀戚而复杂。青黛在一旁努力地解读并低声翻译:
“婆婆说……这条道,不是侯府建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前朝……大概是炀朝末年,天下大乱时,当时的镇北军为了秘密输送兵员和补给,暗中挖掘的……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也……死了很多人。”
苏晚屏息静听。前朝秘辛!这地道的历史竟如此悠久!
哑婆婆的手势继续,情绪愈发激动,甚至带上了哽咽:“她说……她的父亲,还有哥哥,都是当年参与挖掘的工匠之一……后来,前朝覆灭,新朝建立,这条地道就被废弃、掩埋了,知道的人很少很少……她家因为参与工程,被勒令守密,世代居住在这附近看守入口……后来老侯爷建府,机缘巧合发现了入口,她父亲为了保全家人,才将秘密献出……侯爷承诺保他们平安,并让当时还年轻的婆婆继续看守……”
原来如此!哑婆婆竟是这条地道的世代守密人之后!难怪她对地道如此熟悉!
“那……北疆旧堡呢?”苏晚追问,“现在情况如何?”
哑婆婆的眼神黯淡下来,手势沉重:“旧堡早就荒废了,在三十多年前一场大战中被毁,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但是,”她顿了顿,手指用力点在地图上旧堡的位置,然后又划向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标记,那标记形似一座小山,“婆婆说,旧堡虽然毁了,但旁边这个山坳,地势隐蔽,易守难攻,而且有水源。当年镇北军在那里有一个秘密的囤兵点,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用……地道出口,其实离那个山坳更近。”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如果那个山坳确实可用,将成为北伐大军一个绝佳的前哨基地和物资中转站!
苏晚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问:“婆婆,那地道内部如今可还稳固?您最近可曾进去过?”
哑婆婆摇头,手势表示自己年迈,早已无力深入。她指着地图上几处标记,提醒苏晚要特别注意那几段靠近水脉、土石可能松软的地带,以及一处需要匍匐通过的狭窄裂缝。她还比划着,地道的几个主要出口和入口,除了侯府内这个,其他的也大多掩埋在荒草或山石之下,需要仔细清理才能开启。
接着,哑婆婆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她犹豫了一下,起身走到床铺边,摸索了半天,从墙缝里抠出一个小小的、用油布包裹的硬物。她走回来,郑重地将其交给苏晚。
苏晚小心打开,里面竟是一枚半个巴掌大小的青铜令牌!令牌做工古朴,边缘已有磨损,正面刻着一只睥睨的狼头,背面则是几个难以辨认的古老文字。
哑婆婆手势解释道:这是前朝镇北军的信物,是当年她父亲留下的唯一物件。或许……或许在某个时刻,能证明地道的来历,或者……遇到前朝遗留的、仍认此物的人时,能派上用场?她表示自己也不确定,只是觉得应该交给苏晚。
苏晚握紧这枚沉甸甸、承载着历史与使命的令牌,心中感慨万千。她起身,对着哑婆婆深深一福:“多谢婆婆坦言相告!您提供的这些信息,至关重要,关乎无数人的性命,关乎北伐大业的成败!”
哑婆婆连忙扶起她,摇着头,眼中含着泪光,却又带着一丝欣慰。她比划着:这条地道沉寂太久了,如果能用在正途上,帮助保家卫国,她的祖先和父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安慰。
离开哑婆婆的小院时,月已西斜。苏晚手中紧握着那幅珍贵的地图和小巧的青铜令牌,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但前路却更加清晰了。
回到书房,她即刻铺纸研墨,就着灯火,根据哑婆婆提供的惊人细节和地图标注,开始重新绘制地道的密图。她将新的出口入口、危险地段、潜在基地一一精准标注,笔触细致而清晰。
一幅更加完善、精准的战略通道地图,在她笔下逐渐成型。这条贯穿了前朝今生、凝聚着两代人心血与秘密的地道,即将在北伐的宏图中,焕发出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所连接的那个废弃旧堡与神秘山坳,也成为了下一步计划中,亟待探查的关键节点。苏晚知道,她必须尽快安排可靠之人,通过地道,实地确认旧堡和山坳的情况。这将直接关系到楚宴大军北上后的落脚与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