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日一早,苏锦正在账房里整理昨日的预算执行情况,忽然听到厨房方向传来一阵争吵声。她立刻放下手中的算盘,蹦蹦跳跳地跑了过去。
只见厨头刘德二正和一个商贩在门口争执,刘德二是个四十多岁的胖子,平时笑呵呵的,此刻却满脸通红,胡子都气得一翘一翘的。
“什么?油价又涨了?昨天还是八文钱一斤,今天就要十文钱?”刘德二指着商贩,声音都变尖了,“你这是抢钱呢!”
那商贩是个瘦高个,一脸无奈地摊手:“刘师傅,不是我要涨价,是进货价涨了。现在到处都是这个价,您不信可以去别家问问。”
苏锦听到这里,立刻蹦到刘德二身边,小脑袋歪着问:“刘叔叔,发生什么事了?”
刘德二看到苏锦,立刻像见到救星一样:“苏姑娘,您来得正好!这些商贩欺负人,油盐的价格说涨就涨,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苏锦眨了眨大眼睛,看了看那商贩,又看了看刘德二:“涨了多少呀?”
“油从八文涨到十文,盐从五文涨到七文,”刘德二掰着手指头算,“一个月下来要多花好几两银子呢!”
苏锦一听这话,小眉毛立刻皱了起来,小嘴嘟得高高的:“这可不行!我们刚刚制定了预算,怎么能随便涨价呢?”
她转向那商贩,小手叉腰,奶凶奶凶地说:“叔叔,您说别家也是这个价,有证据吗?”
商贩被这个小丫头问得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事,还要什么证据?”
苏锦立刻摇摇小脑袋:“不行不行,做生意要讲证据!”
她转身对刘德二说:“刘叔叔,我们去市场上看看,对比一下各家的价格!”
刘德二眼睛一亮:“对!我们去看看到底是不是都涨价了!”
于是,苏锦拉着刘德二,蹦蹦跳跳地往市场走去。她今天穿了一件粉色的小袄,配上两个小辫子,看起来格外可爱。
到了市场,苏锦立刻变成了小侦探的模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认真地说:“刘叔叔,我们要做'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刘德二有些疑惑。
苏锦用力点头,小脸蛋严肃起来:“对呀!就是去不同的店铺询问价格,然后对比分析,找出最优惠的供应商!”
她指着前面的几家店铺,小手比划着:“我们要至少问三家,记录他们的价格、质量和服务,然后综合评估!”
第一家是王记油坊,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胡子花白,看起来很精明。
苏锦蹦蹦跳跳地走过去,甜甜地说:“王爷爷,请问您家的菜油多少钱一斤呀?”
王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丫头,笑眯眯地说:“小姑娘,我家的油质量最好,十文钱一斤。”
苏锦立刻在小本子上记下来,然后歪着小脑袋问:“如果我们一次买很多,能便宜一些吗?”
王老板想了想:“一次买十斤以上,可以九文五一斤。”
“那如果我们每个月都来买呢?”苏锦眨着大眼睛,小脸蛋期待地看着王老板。
王老板被她这副可爱的样子逗乐了:“每月固定采购的话,可以九文钱一斤。”
苏锦立刻高兴地跳了起来:“谢谢王爷爷!”
她在本子上认真地记录:王记油坊 - 单价10文,批量9.5文,月购9文。
第二家是李记粮油店,老板娘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看起来很干练。
苏锦同样蹦蹦跳跳地走过去:“李阿姨,请问您家的菜油多少钱一斤呀?”
李老板娘看了看苏锦,又看了看刘德二,笑着说:“小姑娘,我家的油九文五一斤,质量保证!”
苏锦眼睛一亮,立刻问:“那批量采购呢?”
“一次买二十斤以上,九文钱一斤。”李老板娘很爽快地说。
“月购呢?”苏锦继续问。
李老板娘想了想:“每月固定采购,而且保证数量的话,八文五一斤。”
苏锦立刻在本子上记录:李记粮油 - 单价9.5文,批量9文,月购8.5文。
第三家是张记杂货铺,老板是个年轻人,看起来有些急躁。
苏锦走过去问价格,张老板有些不耐烦地说:“十文钱一斤,爱买不买。”
苏锦并不生气,继续甜甜地问:“张哥哥,批量采购能便宜吗?”
“批量?”张老板看了看她,“一次买五十斤以上,九文八一斤。”
“月购呢?”苏锦继续问。
张老板摆摆手:“月购也是九文八,没有更多优惠了。”
苏锦在本子上记录:张记杂货 - 单价10文,批量9.8文,月购9.8文。
调研完毕后,苏锦拉着刘德二找了个阴凉的地方,摊开小本子,认真地分析起来。
“刘叔叔,您看,”苏锦指着本子,小脸蛋兴奋得发光,“三家店的价格差别很大呢!”
刘德二凑过来看,眼睛瞪得圆圆的:“李记的月购价最便宜,才八文五一斤!”
苏锦用力点头:“对呀!而且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几乎所有商家都愿意给长期客户优惠!”
她掰着小手指头:“这就是'复购折扣'的概念。商家为了留住老客户,愿意降低利润率。”
刘德二听得一头雾水:“复购折扣?”
苏锦立刻变成了小老师的模样:“就是重复购买的折扣呀!因为老客户稳定,商家不用担心找不到买家,所以愿意给更好的价格。”
她指着本子上的数据:“您看,李记的月购价比单价便宜了一文钱,一年下来能省不少呢!”
刘德二算了算,惊讶地说:“一年能省十几两银子!”
苏锦蹦蹦跳跳地说:“对呀!这就是'对比报价'的好处。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
她合上小本子,得意地说:“而且,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数据去和原来的供应商谈判呢!”
“谈判?”刘德二有些紧张,“我不会谈判啊。”
苏锦立刻拍拍胸脯:“没关系,我来!”
于是,两人又回到了将军府门口,那个最初的商贩还在等着。
苏锦蹦蹦跳跳地走过去,小手拿着本子,甜甜地说:“叔叔,我们刚才去市场调研了一下。”
商贩有些好奇:“调研什么?”
苏锦翻开本子,认真地说:“我们发现,市场上的菜油价格确实有涨幅,但是差别很大。有的店铺愿意给长期客户更好的价格。”
她指着本子上的数据:“比如李记粮油店,月购价只要八文五一斤。”
商贩一听,脸色有些变了:“八文五?不可能吧?”
苏锦立刻把本子递给他看:“您看,这是我亲自记录的。”
商贩看了看,有些尴尬地说:“这...这个...”
苏锦继续说:“叔叔,我们将军府一直是您的老客户,每个月都有固定采购量。按理说,您应该给我们更好的价格才对呀。”
商贩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说:“那...那我给你们九文钱一斤,怎么样?”
苏锦摇摇小脑袋:“不够呢。李记给的是八文五,您至少要给八文八才行。”
“八文八?”商贩有些为难,“这个价格太低了...”
苏锦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小手叉腰:“叔叔,做生意要讲诚信。您刚才说市场价都是十文钱,但实际上有更便宜的。这说明您没有给我们最优惠的价格呀!”
商贩被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好妥协:“好吧,八文八就八文八。但是你们要保证每月的采购量。”
苏锦立刻高兴地跳了起来:“没问题!我们签个协议吧!”
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得意地说:“这是'月度采购协议',规定了价格、数量和质量标准。”
商贩看了看协议,有些惊讶:“小姑娘,你还会写协议?”
苏锦骄傲地挺起小胸脯:“当然啦!做生意要有契约精神呢!”
等商贩走后,刘德二看着苏锦,眼中满是敬佩:“苏姑娘,您这一套砍价方法,真是太厉害了!”
苏锦蹦蹦跳跳地说:“这叫'数据驱动的采购谈判'!”
她掰着小手指头:“首先做市场调研,收集价格信息;然后分析数据,找出最优选择;最后用数据说话,进行谈判。”
刘德二听得连连点头:“有理有据,商家都没法反驳。”
苏锦继续说:“而且,我们还建立了'供应商评估体系'。不仅看价格,还要看质量和服务。”
她拿出另一张表格:“这是'供应商评分表',从价格、质量、服务、信誉四个方面打分,总分最高的就是我们的首选供应商。”
刘德二看着表格,感慨道:“苏姑娘,您这一套方法,比我们以前的采购方式科学多了。”
苏锦得意地说:“这就是现代采购管理的理念呀!”
她顿了顿,又说:“而且,我们还可以建立'供应商轮换机制'。每季度重新评估一次,确保我们始终能得到最优惠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
正在这时,萧廷从外面回来,看到苏锦和刘德二在门口讨论什么,好奇地走过来:“你们在聊什么?”
刘德二立刻兴奋地说:“将军,苏姑娘太厉害了!她用一套砍价方法,把菜油的价格从十文砍到了八文八!”
萧廷有些惊讶:“砍价?”
苏锦立刻蹦到萧廷面前,小脸蛋得意得发光:“将军哥哥,我发明了'对比报价法'!”
她拿出小本子,认真地解释:“就是去不同的店铺询价,然后对比分析,找出最优惠的供应商,再用这个信息去谈判。”
萧廷看了看本子上的记录,点点头:“这个方法不错。”
苏锦继续说:“而且,我还发现了'复购折扣'的规律。几乎所有商家都愿意给长期客户更好的价格。”
她掰着小手指头:“这说明,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商家有了稳定的销路,我们有了优惠的价格。”
萧廷听了,赞许地点头:“你这个发现很有价值。”
刘德二在一旁激动地说:“将军,苏姑娘简直就是我们的'抠门先生'!”
苏锦一听这个称呼,立刻跺了跺小脚:“什么抠门先生!我这叫'精明理财'!”
刘德二连忙摆手:“不不不,我是夸您呢!抠门是褒义词,说明您会过日子!”
他转向萧廷,认真地说:“将军,我想正式拜苏姑娘为师,学习这套采购方法。”
苏锦听了,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小手背在身后:“刘叔叔,学习采购管理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她掰着小手指头:“要学会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谈判技巧、供应商管理等等。”
刘德二用力点头:“我愿意学!”
苏锦眼睛一亮:“那好吧!我收您为徒弟!”
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是'采购管理学习计划',您要按照这个计划,一步一步地学习。”
刘德二接过计划书,如获至宝地说:“谢谢师父!”
萧廷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道:“苏锦,你这是要把整个将军府的人都培养成理财专家啊。”
苏锦立刻蹦到萧廷面前,小手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将军哥哥,这就是我的目标!让每个人都学会科学理财!”
她顿了顿,小眼睛亮晶晶的:“这样,将军府的财务管理就会越来越规范,成本控制也会越来越有效!”
萧廷看着苏锦那副认真又可爱的样子,心中暗想:这个小丫头,真是个宝贝。不仅自己会理财,还能教别人理财。
等大家散去后,苏锦站在院子里,看着夕阳西下,心中满是成就感。
她相信,随着这套采购管理方法的推广,将军府的成本控制会更加精细,财务管理也会更加科学。
而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学会了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谈判。
苏锦踮着脚尖,小手比了个胜利的手势:将军府的财务革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