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项目成功结束后,苏锦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处理那些在竞争中失利的商户。
“苏姑娘,这些商户怎么办?”陆在行指着一份名单问道。
苏锦看了看名单,上面列着十几个在竞价中败北的商户名字。
“按照规矩,他们应该被排除在外。”陆在行说,“毕竟竞争就是这样,有胜有负。”
“但是完全排除,是不是太绝情了?”苏锦思考着。
“您的意思是?”
“我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个改进的机会。”苏锦说,“毕竟他们也是本地的商户,完全封杀对谁都没好处。”
正说着,刘德二拿着一摞纸走了进来。
“苏姑娘,这些商户都写了检讨书。”刘德二说。
“检讨书?”苏锦有些意外。
“对,他们说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希望能有改进的机会。”刘德二说着,随手翻开一张纸,“这个王老三写的:'本人深刻反思,认识到自己在质量管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重新做人?”苏锦忍不住笑了,“这是检讨书还是悔过书?”
“还有这个李四写的。”刘德二又翻开一张,“'本人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改造,包括但不限于降价、提质、改进工艺...'”
“这像是在写菜单。”陆在行也笑了,“包括但不限于,这词用得...”
“还有更有意思的。”刘德二继续读,“张五写的:'本人决定从今天开始,早睡早起,勤俭持家,诚信经营,争取早日重新获得府库的信任...'”
“早睡早起?”苏锦笑得更厉害了,“这是要改变生活习惯啊。”
“苏姑娘,您看这些检讨书,态度还是很诚恳的。”陆在行说。
“确实。”苏锦点头,“既然他们有改进的意愿,我们就应该给他们机会。”
“那怎么给机会?”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分层管理制度。”苏锦说,“把供应商分成不同的等级。”
“什么等级?”
“比如,优秀供应商、合格供应商、观察期供应商。”苏锦解释,“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
“具体怎么分?”
“优秀供应商可以优先参与采购,享受更好的付款条件。”苏锦说,“合格供应商正常参与采购。观察期供应商需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督。”
“那这些失利的商户呢?”
“可以先列入观察期供应商。”苏锦说,“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改进。”
“三个月后呢?”
“三个月后重新评估。”苏锦说,“如果改进明显,可以升级为合格供应商。如果没有改进,就要考虑其他措施了。”
“这个想法不错。”陆在行点头,“既给了机会,又有了约束。”
“而且我们还可以提供培育计划。”苏锦继续说。
“培育计划?”
“对,帮助他们改进。”苏锦说,“比如,提供技术指导,分享管理经验,甚至可以组织培训。”
“这样的话,我们不就成了他们的老师了?”陆在行问。
“某种程度上是的。”苏锦说,“但这对我们也有好处。”
“什么好处?”
“首先,可以培养更多合格的供应商,增加竞争。”苏锦分析,“其次,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最后,可以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
“这个想法很有远见。”陆在行赞同。
正说着,将军走了进来。
“苏锦,听说你要帮助那些失利的商户?”将军问。
“是的,将军。”苏锦回答,“我觉得应该给他们改进的机会。”
“为什么?”将军有些不解,“竞争不就是要优胜劣汰吗?”
“优胜劣汰是对的,但不应该一棍子打死。”苏锦说,“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改进,对大家都有好处。”
“怎么说?”
“首先,可以增加供应商的数量,避免垄断。”苏锦解释,“其次,可以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最后,可以促进良性竞争。”
“那具体怎么做?”将军问。
“我们准备建立一个供应商培育计划。”苏锦说,“包括技术培训、管理指导、资金支持等等。”
“资金支持?”
“对,比如,可以提供一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改进设备。”苏锦说,“或者提前支付一部分货款,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
“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会不会很大?”将军担心。
“风险是有的,但可以控制。”苏锦说,“我们可以设定严格的条件和监督机制。”
“什么条件?”
“比如,必须按照我们的要求改进,必须接受我们的监督,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等等。”苏锦说。
“监督机制呢?”
“定期检查,随时抽查,不合格就停止支持。”苏锦说。
“这样的话,确实可以控制风险。”将军点头。
“而且我们还可以分批实施。”苏锦补充,“先选几个有潜力的商户试点,成功了再推广。”
“这个想法不错。”将军说,“那你准备选哪几个?”
苏锦看了看检讨书,指着几个名字说:“王老三、李四、张五,这几个态度比较诚恳,而且有一定的基础。”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
“下个月开始。”苏锦说,“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准备。”
“好,那就这么定了。”将军说。
第二天,苏锦召集了这几个商户开会。
“各位,我看了你们的检讨书。”苏锦说,“态度很诚恳,我很感动。”
“苏姑娘,我们是真心想改进的。”王老三说。
“对,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李四也说。
“那好,我给你们一个机会。”苏锦说,“但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张五问。
“首先,你们要接受我们的培育计划。”苏锦说,“包括技术培训、管理指导等等。”
“我们愿意接受。”王老三立即表态。
“其次,你们要接受我们的监督。”苏锦继续说,“我们会定期检查你们的改进情况。”
“这个没问题。”李四说。
“最后,你们要达到我们的质量标准。”苏锦说,“如果达不到,就要退出。”
“我们一定努力达到。”张五保证。
“那好,我们先签个协议。”苏锦说,“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很快,协议就签好了。协议规定,这几个商户要在三个月内达到合格供应商的标准,期间要接受培训和监督,如果达不到标准就要退出。
“苏姑娘,培训什么时候开始?”王老三问。
“下周开始。”苏锦说,“每周两次,每次半天。”
“培训什么内容?”
“质量管控、成本控制、流程优化等等。”苏锦说,“都是实用的内容。”
“那谁来培训?”
“我们的技术人员,还有一些优秀供应商。”苏锦说,“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优秀供应商也参与培训?”李四有些意外。
“对,他们可以分享实际的操作经验。”苏锦说,“这样更有针对性。”
“那我们需要付培训费吗?”张五问。
“不需要。”苏锦摇头,“这是我们的投资。”
“投资?”
“对,投资你们的成长。”苏锦说,“如果你们成功了,我们也受益。”
“那如果我们失败了呢?”
“那就当是我们的学费。”苏锦笑着说,“失败也是一种经验。”
听了这话,几个商户都很感动。
“苏姑娘,您真是太好了。”王老三说,“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对,我们一定努力改进。”李四也表态。
“我相信你们。”苏锦说,“但是记住,机会只有一次。”
“我们明白。”张五坚定地说。
会议结束后,苏锦开始制定详细的培育计划。
“陆伯,我们的培育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苏锦问。
“我觉得应该从基础开始。”陆在行说,“比如,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等等。”
“对,意识很重要。”苏锦点头,“然后是具体的技能培训。”
“什么技能?”
“质量检测、成本核算、流程管理等等。”苏锦说,“这些都是实用的技能。”
“还有呢?”
“还有管理培训。”苏锦说,“比如,如何管理员工,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提高效率等等。”
“这些内容很全面。”陆在行说。
“而且我们还要建立导师制。”苏锦说,“给每个商户安排一个导师。”
“导师?”
“对,从我们的优秀供应商中选择。”苏锦说,“一对一指导,效果会更好。”
“这个想法很好。”陆在行赞同,“这样可以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对,而且导师也可以从中学到东西。”苏锦说,“教学相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