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药业”的精准挖角策略,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大山药业的心脏。几个核心客户的动摇,让公司的现金流骤然紧张起来。王斌几乎住在了出差路上,嘴皮磨破,关系用尽,才勉强稳住了一半,但仍有几个多年的老客户,没能抵挡住对方开出的天价条件,转投了“华东药业”。
坏消息接踵而至。周明在例行的供应商排查中发现,一家为他们提供某种关键包装材料的厂商,突然以“设备故障”为由,要求无限期延迟交货。而这批材料,是“地涌金莲”保健品上市所急需的。
“哪有这么巧的事?”周明在电话里对张大山吼道,“我托人打听了,是‘华东’那边搞的鬼!他们用高于市场价三成的价格,把我们这批货给截胡了!还威胁那家厂子,敢卖给我们,以后就别想再接到‘华东’的任何订单!”
张大山听着电话,拳头攥得死死的,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对方这是要把他往死路上逼!断原料、抢客户、现在连包装材料都要卡脖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李秀云一脸凝重地找到了他,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国际学术期刊的预印本。
“大山,你看这个。”李秀云的声音有些发颤。
张大山接过来一看,是一篇关于某种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的论文摘要,作者单位赫然包括“瑞科生物”。虽然论文没有直接提及“地涌金莲”,但其研究的基因通路和表征,与李秀云团队正在攻关的“地涌金莲”抗病性改良方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他们……他们的研究进度怎么会这么快?”李秀云难以置信,“这个方向是我们最近才确定的重点,他们难道能未卜先知?”
一个可怕的念头同时出现在两人脑海中:内部研发数据可能泄露了!
这个猜测让张大山如坠冰窟。如果连最核心的研发动态都被对手掌握,那大山药业在对方面前,就如同一个透明人,毫无秘密可言,所有的技术布局都将被精准预判和狙击。
“查!立刻彻查!”张大山的声音因愤怒和恐惧而沙哑,“所有接触过这份研究计划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一场内部风暴悄然掀起。在李秀云和梁致远的秘密排查下,嫌疑最终锁定在一个新入职不到半年的研发助理身上。这个年轻人背景干净,工作努力,但排查发现,他有一个远房表哥,就在“华东药业”的研发部门工作。进一步的监控和数据分析显示,他曾多次在非工作时间,使用未登记的设备访问核心研究数据库,并通过加密方式向外传输数据。
证据确凿!当安保人员在那名助理试图再次拷贝数据时将其控制住时,他脸色惨白,瘫倒在地,对一切供认不讳。“华东药业”许诺事成之后给他一笔巨款,并安排他进入“华东”的核心研发团队。
内鬼被揪出,清除了内部的巨大隐患,但张大山和李秀云却丝毫高兴不起来。这次事件暴露出的安全管理漏洞,以及对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思想教育的缺失,让他们感到深深的后怕和自责。
“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想象的更没有底线。”张大山疲惫地靠在椅子上,对李秀云说,“以后,不仅要防着外面的明枪,还得时刻警惕背后的暗箭。”
李秀云点点头,眼神却异常坚定:“这次是我们疏忽了。但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技术要保密,人心更要守住。以后,新员工的背景审查和保密教育必须加强。而且,我们要加快速度,用更快的创新,让他们就算拿到旧数据,也追不上我们的脚步!”
张大山看着妻子坚韧的眼神,心中稍安。是啊,最大的壁垒,不是保密,而是持续不断、超越对手的创新能力!
这次“釜底抽薪”的危机,虽然给大山药业造成了重创,但也像一剂猛药,让张大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竞争的残酷性和全面提升内功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