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余威尚在,秋风已悄然送爽。坡地上的百里香,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护,已进入采收的最佳时节。植株生长茂盛,枝叶繁密,颜色由嫩绿转为灰绿色,覆盖着一层细微的白色绒毛。清晨和傍晚,整片坡地都弥漫着浓郁而清冽的香气,沁人心脾。
采收百里香,时机和手法都极为讲究。张维通过检测叶片挥发油含量,确定了最佳采收期——在连续晴天的上午,露水干后、日照增强前进行。此时植株内芳香油含量最高。
采收当天,天色微亮,坡地上就聚集了人手。人们腰挎竹篓,手持小巧锋利的剪刀。张维再次强调了采收要求:“采收植株上端约三分之一的嫩梢和花序,留茬不能过低,要保证植株能继续生长。动作要轻,避免揉搓叶片,损失香气。”
人们分散开来,两人一垄,小心翼翼地开始工作。剪刀轻响,带着浓郁香气的嫩梢被整齐地剪下,轻轻放入竹篓。空气中,香气愈发浓烈,甚至引来了几只蜜蜂在周围盘旋。王老五干得格外仔细,他甚至舍不得剪掉那些带着花苞的嫩尖,觉得可惜。
“老王,该剪就得剪,”旁边的巧婶看到了,笑着说,“这带花的香气最足,药厂就要这样的!留着她也不会再长多大了。”
王老五嘿嘿一笑,利落地剪下了花尖:“说的是,不能舍不得。”
采收下来的百里香嫩梢,被迅速运到合作社新建的阴干棚。这里通风良好,避免了阳光直射。巧婶带着妇女们,将百里香均匀地摊铺在干净的竹席上,厚度适中,并不时翻动,确保干燥均匀,防止霉变。整个加工车间乃至合作社大院,都笼罩在浓郁的百里香氛中,令人神清气爽。
几天后,百里香阴干完成。叶片干燥酥脆,颜色保持灰绿,香气保存完好。张维抽样检测,挥发油含量达到了优质标准。
与此同时,前期采收的板蓝根、黄精等药材,也已完成加工和严格筛选,分等级打包入库。合作社的仓库里,整齐堆放着贴有“桃源印记”标签的麻袋,里面装着的不仅是药材,更是全村人大半年的心血和希望。
终于,到了交付的日子。药厂派来的厢式货车缓缓驶入桃源村。过磅、验货、装车……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刘科长亲自跟车前来,他随机拆开几包药材,仔细查验了品相,又核对了检测报告,满意地点了点头。
“林秘书长,各位乡亲,这次合作,非常成功!”结算完毕,刘科长握着林晚的手,语气诚恳,“尤其是在遭遇意外灾害的情况下,你们展现出的诚信、韧性和专业能力,令人敬佩。这批药材,特别是新增的百里香,品质上乘。我们厂里已经决定,将‘桃源印记’列为长期合作的优质供应商。希望我们以后合作更加深入!”
话音落下,合作社院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这其中付出的汗水、经历的焦虑、战胜的困难,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沉甸甸的收获和无比的自豪。
货款很快到了合作社的账上。算完成本,扣除发展基金,剩余的利润比首批分红时又增长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与大型药厂稳定合作渠道的建立,为桃源村药材产业的未来发展,铺就了一条坚实的道路。
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金红色。林晚独自一人走上坡地。百里香采收后的茬口已经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微风拂过,依然带着淡淡的余香。她看着脚下这片土地,看着远处村庄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心中充满了平静而强大的力量。
百里飘香,终不负人。这条路,他们走对了,而且会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