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的办公桌上,显示着“旭日塑料制品厂”及其部分员工的监控数据流。
沈清秋的名字旁,有一个极不起眼的绿色标记,表示“行为轨迹出现微小异常偏离”。
点开标记,里面是刘胖子那份邀功报告中关于她提出改进建议的简短描述。
朱雀纤细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轻点,调出了沈清秋在工厂的所有监控录像和行为数据分析。
她看着屏幕上那个穿着工装、表情麻木、动作却异常专注精准的女人,漂亮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探究。
“能在这种环境下,凭借残存记忆提出有效建议……”
朱雀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看来,龙神把她扔进这‘熔炉’,倒是意外地炼出点不一样的东西了?是韧性?还是……不甘心?”
她并不关心沈清秋的感受,只在乎其可能存在的“价值”和“稳定性”。
龙神虽然明确表示沈清秋只是“碍眼的垃圾”,需要“赎罪”,但朱雀作为最得力的助手,习惯性地会为所有变量准备预案。
万一这颗棋子,在未来的某个棋局中,能派上点意想不到的用场呢?
“那就……再测试一下她的成色吧。”
朱雀做出决定。
这不是提拔,而是更残酷的观察和压力测试,看她到底能承受多少,又能被“锤炼”到什么程度。
一道经过加密和伪装的工作指令,以集团总部“人力资源优化部门”的名义,下发到了旭日塑料制品厂厂长那里。
指令内容很简单:
因三号线原组长家中突发急事需长期请假,现提拔质检员“沈小青”为三号线代理组长,试用期一个月,全面负责该线生产管理、质量把控及人员协调,薪资相应上调百分之二十。若试用期不合格,退回原岗位。
指令下达得突然且不合常理。
一个底层质检员直接跃升为代理组长,这在小工厂里堪称破格提拔,但也意味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
厂长虽然纳闷,但不敢违背总部的指令,立刻找来了沈清秋和刘胖子宣布了这个决定。
刘胖子目瞪口呆,看着眼前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女工,眼神复杂,有嫉妒,有不解,也有一丝等着看笑话的期待。
沈清秋自己也完全懵了。
代理组长?
管理一条生产线?
她早已习惯了听从指令、埋头干活,突然被推到管理岗位,负责几十号人的工作和整条线的产能质量,这巨大的转变让她一时难以适应。
“厂……厂长,刘主任,我……我怕我胜任不了……”
沈清秋下意识地拒绝,她只想安稳地赚点钱活下去,不想再卷入任何是非和压力。
厂长板起脸:
“这是总部的决定!让你干就干!干不好就滚蛋!多少人想当还没机会呢!”
沈清秋看着厂长不容置疑的脸色和刘胖子那看好戏的眼神,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拒绝,可能连现在这份工作都保不住。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慌乱和抗拒,低声道:
“……我试试。”
就这样,沈清秋被迫走上了代理组长的岗位。
她的“新工作”远比质检员复杂和艰难:
要安排生产计划、协调物料、监督各工序质量、处理工人之间的矛盾、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机器故障和客户临时加单……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老员工不服管,觉得她资历浅,年轻员工偷奸耍滑,其他线的组长看她笑话,刘胖子更是时不时给她使点小绊子,想看她出丑。
沈清秋疲于奔命,身心俱疲。
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和曾经管理整个集团磨练出的底子,在这种极端压力下,竟然被一点点逼了出来。
她开始熬夜学习简单的生产管理知识,硬着头皮去和难缠的工人沟通,咬着牙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她不像刘胖子那样只会粗暴骂人,而是尝试着更公平地分配任务,偶尔自己掏钱买点零食饮料犒劳加班的工人。
进步是缓慢而艰难的,错误也没少犯。
一个月下来,三号线的生产效率竟然真的没有下滑,产品质量反而因为她的严格把关有了一丝提升,工人间的矛盾也因为她相对公正的处理方式而略有缓和。
这一切,都被隐藏在工厂各个角落的高清摄像头和数据分析系统,实时传递到了朱雀的屏幕上。
朱雀看着沈清秋在压力下从手足无措到勉强应对,从被排挤到逐渐获得部分员工认可,眼神中的兴趣稍微浓了一点点。
“韧性尚可,学习能力未完全丧失,管理本能仍有残留。”
朱雀在内部评估报告中写下评语,“可作为低级备用单元观察。压力阈值,有待进一步测试。”
沈清秋的“进步”,在朱雀眼中,不过是一组有待分析的数据。
而一场更大的、针对她承受极限的“测试”,或许正在酝酿之中。
沈清秋当上代理组长后,最大的变化是回家时间更晚了,但每个月拿回来的钱,确实多了一点。
她用这点微薄的增量,给出租屋换了个不那么漏风的窗户,买了一条厚实点的棉被,偶尔还能给王桂兰买点便宜的软烂糕点改善伙食。
然而,这点微不足道的“好”,非但没有换来王桂兰的感激,反而像一滴冷水滴进了滚烫的油锅,瞬间炸开了她内心最阴暗的嫉妒和扭曲。
王桂兰的病,在沈清秋的细心照料和稳定的药物维持下,竟然奇迹般地没有继续恶化,甚至偶尔有几天能勉强坐起来,精神头也好了不少。
身体的好转,并没有带来心灵的平和,反而让她有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去比较、去不平衡。
她躺在床上,看着沈清秋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深更半夜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脸色憔悴,手上甚至磨出了新的茧子。
起初,她还只是习惯性地抱怨咒骂,嫌沈清秋回来晚,嫌饭菜不可口。
当她从隔壁快嘴李婶那里,隐隐约约听说沈清秋在厂里“升了官”,当了什么“组长”,管着不少人时,心态彻底失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