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草原,本应是静谧而祥和的,然而,一股突如其来的躁动打破了这份美好。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遍大地,远处的地平线处,尘土突然如汹涌的海浪般翻滚而起,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肆意搅动。
紧接着,隐隐约约传来沉闷而密集的声响,犹如天边滚动的闷雷,由远及近,逐渐清晰。随着声音越来越大,只见一大片黑影在尘雾中若隐若现,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这边席卷而来。很快,他们看清了,那是一大群马,是受惊的野马群,它们如同发了狂的战士,毫无秩序地狂奔着。
马群所到之处,一切都被无情地冲散。原本安静吃草的牛羊吓得四处逃窜,发出惊恐的叫声。一些矮小的灌木被野马的身躯撞得东倒西歪,瞬间折断。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气息和马匹身上散发的汗腥味,混合在一起,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领头的几匹野马体型格外庞大,它们奋力奔跑着,带动着整个马群的节奏。后面的野马紧紧跟随,一匹挨着一匹,密密麻麻,形成了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它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仿佛要将天空撕裂。阳光洒在它们身上,反射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却无法驱散这股令人胆寒的疯狂气息。
“不好,我们在马群的行进路线上!” 阿史那芮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焦急地大喊道。此时,马群已经离他们不足五百米,它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形成了一片黄色的烟雾,弥漫在草原上空。
马群的嘶鸣声震耳欲聋,每一匹马都像是被某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驱使着,完全失去了控制。它们的鬃毛在风中狂乱飞舞,马蹄高高扬起,重重落下,溅起大片的草屑和泥土。
“咱们身后三里处有片沼泽,这群马是被驱赶着往沼泽方向去的。” 阿史那芮语速极快,话音未落,已利落地飞身上马 ,动作一气呵成。
“芮公主,你带着众人往东南方向跑!奎木狼、青衣,随我来!” 文渊猛地一抖缰绳,调正马头,身姿沉稳,双腿轻夹马腹,驱使坐骑缓缓加速,背对着汹涌而来的马群。
身后马群的蹄声愈发震耳欲聋,仿若密集战鼓。就在这时,奎木狼高声呼喊:“公子,那匹最为高大的黑马是头马,就在您右侧!您让马右移五尺左右,便能与它并行。在黑马右侧,还有一匹银灰色的马,神骏非凡,一看就是好马!” 奎木狼稍作停顿,像是在鼓足勇气,紧接着沉声道:“这事透着古怪!野马群受惊至此,大概率是狼群所致。可当下这季节,食物并不匮乏,狼群按常理不会对马群赶尽杀绝,实在蹊跷。公子,我想去马群后面探个究竟。”
“不行,太危 ——” 文渊急切阻拦,话还未说完,便见奎木狼在马背上猛然发力,纵身一跃,身姿矫健如苍鹰,在空中利落转身一百八十度,紧接着如饿狼扑食,脚尖在飞奔的野马背上轻点,借着力道,在马背上如蜻蜓点水般跳跃远去。
这边,青衣已与那匹银灰色骏马并肩疾驰。文渊见状,迅速调整马速,与黑马并行。二人目光交汇,默契地打了个手势,旋即同时飞身跃起。青衣稳稳落在灰色野马背上,文渊则精准地落在黑色马背上。刚一落定,他们便俯身,双腿如铁钳般死死夹紧马腹,双手同时伸出,试图搂住马脖子,可马身太过粗壮,根本无法环抱。电光火石间,二人缩手,紧紧揪住马的鬃毛,身体如膏药般紧紧贴在马背上,竭尽全力改变马的奔跑方向。
两匹马先是速度稍缓,紧接着陡然加速,脖颈用力甩动,妄图挣脱那股改变方向的力量。奇妙的是,这两匹马仿若心意相通,同时连蹦带跳,速度越来越快,逐渐脱离马群。突然,银灰色的马猛地一个急停,前蹄高高扬起,人立而起。青衣的身体因急停产生的巨大惯性被高高带起,整个人腾空而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青衣右手死死抓着长长的马鬃,身体在空中急速旋转,脚尖精准地点在马头上,借力一蹬,身体稳稳落回马背。文渊因分神看了一眼青衣,身下的黑马也趁机做出同样动作。文渊可没有青衣那般轻盈灵活,被急停的惯性狠狠往前抛去,在半空中身体无处借力,手中还紧紧攥着一簇黑色鬃毛。危急关头,文渊急中生智,一只手揪住了马耳朵,借了一部分力,身体随之飞起。此时黑马已人立而起,文渊无奈之下,用脚奋力蹬了一下马头,身体又拔高了几分。在黑马落下之时,文渊身体顺势落到马脖子上。黑马疯狂甩动头部,试图将文渊甩落,文渊双腿死死夹住黑马的脖子,双手牢牢抓住马的双耳,同时用意念将寒星幻化成一条绳子,把自己和黑马结结实实地捆绑起来。此时黑马双耳吃痛,行进方向已被文渊强行改变。可身后马群依旧浩浩荡荡,汹涌奔来。
由于绳子的捆绑阻碍了黑马的呼吸,黑马速度渐渐下降。文渊心里清楚,此刻马速绝不能突然降下来,否则定会被身后汹涌的马群踩踏成肉泥。他伏在马耳边,轻声安抚:“别反抗,我是在救你,马上给你松开。” 随即,用意念将绳子放松了些许。黑马呼吸顺畅了些,奔跑速度加快,方向也按照文渊的意图一点点改变。文渊感觉黑马跑起来平稳了不少,便收起寒星。趁着黑马仰起马头的瞬间,顺势滑落到马背之上。
从空中俯瞰,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一黑、一白、一灰、一红四匹骏马风驰电掣般跑在前方,身后跟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庞大野马群,仿若一条奔腾的黑色洪流,围绕着草原上的一个大圈风驰电掣般狂奔。野马群后方,四五十匹野狼紧紧尾随着,不时袭击落在后面的一马一人。这一人一马在混乱中横冲直撞,打乱了追击狼群的节奏。空中,两只硕大的金雕如利箭般不时俯冲而下,向狼群发起攻击。突然,那匹红色马匹驮着青衣率先脱离马群,一匹白马紧随其后,再后面是奎木狼的灰色马。三匹马向着狼群斜插而去。
文渊稳稳控制着黑马,逐渐缩短与狼群的距离。此时,狼群已被青衣和奎木狼等人冲击得大乱。许是看到白马和奎木狼的灰马在狼群中横冲直撞的场景,黑马陡然间爆发出一股力量,加速冲向狼群。银灰色的马见状,也紧紧跟随,加速前冲。“嗷呜 ——” 一声悠长的狼吼响起,群狼瞬间调整阵型,开始有序地退出马群,朝着狼嚎的方向奔逃而去。
文渊打了个响亮的口哨,白马迅速跑到黑马旁边,黑马放慢速度,文渊敏捷地跳上自己的坐骑,催动白马,向着群狼逃窜的方向疾驰追去。青衣和奎木狼也毫不迟疑,紧紧跟在后面。突然,奎木狼仰头发出一声狼吼,对面很快传来一声回应。三人立刻循着声音,快速奔去。
在停下来的马群前面,黑色头马和银灰色马亲昵地用脖颈相互蹭了蹭,随后奋起马蹄,带领马群浩浩荡荡地追了上去 。
阿史那芮一行人风驰电掣般追上文渊三人,眼前的景象瞬间让他们目瞪口呆,仿若踏入了一个荒诞又惊险的奇幻之境。
广袤无垠的草原好似一片波涛汹涌的绿色海洋。青衣与文渊并骑而立,身后分别站着银灰色骏马与黑色头马,两匹神驹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再往后,是浩浩荡荡的野马群,足有千匹的野马群密密麻麻地汇聚在一起,如同一片涌动的黑色潮水。它们的呼吸交织成一片浓重的白雾,马蹄踩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仿若战鼓轰鸣,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这些野马眼中闪烁着野性与不安,时而相互拥挤,时而昂首长嘶,随时准备迎接一场生死之战。
对面,大约六七十头狼呈扇形散开,它们的身影在斜阳下拉得老长,宛如一群从地狱爬出的恶煞。每一头狼都弓着背,全身的毛发根根竖起,在风中簌簌作响,锋利的獠牙在唇间若隐若现,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它们的眼睛犹如幽绿的鬼火,死死地盯着马群和人,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杀意。
而在狼群与马群这两大阵营的中间,气氛却诡异到了极点。奎木狼身姿笔挺地站在那里,他的衣衫在狂风中猎猎作响,露出结实的胸膛和一道道狰狞的伤疤,每一道伤疤都诉说着往昔的浴血奋战。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紧紧地盯着眼前的狼王,仿佛要将对方的灵魂看穿。
那匹狼王体型庞大,比普通的狼足足大了一圈有余,宛如一只小型的狮子。它的皮毛乌黑发亮,泛着幽光,脖颈上一圈蓬松的鬃毛更增添了几分威严。它的眼睛呈深邃的琥珀色,透着狡黠与凶狠,此刻正毫不示弱地与奎木狼对视着,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声如闷雷,震得空气都微微发颤。人狼之间相距仅仅五米多,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生死屏障,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仿佛下一秒就会爆发出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
阿史那芮看得目眩神迷,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悄悄驱马凑到文渊身后,压低声音问道:“这是在谈判那?是人和狼谈判,还是人代表马和狼谈判?还是狼人代表马和狼谈判?” 见文渊双唇紧闭,没有丝毫回应,她顿了顿,目光仍紧紧锁在对峙的人狼身上,又接着说道:“是不是一会儿谈不拢,还要干一场?”
文渊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满脸的不耐烦,没好气地回道:“你想知道啊?想知道的话,过去问奎木狼去。” 说完,他又将目光投向前方,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
陡然间,空中的卯兔发出一声清亮鸣叫,恰似一道尖锐的信号。刹那间,对面的狼群瞬间躁动起来,原本整齐的队列变得混乱不堪。与此同时,野马群也不安分起来,它们的马蹄重重踩踏在地面,发出沉闷且富有节奏的声响,仿若战鼓擂动。野马们的眼中闪烁着野性的光芒,又夹杂着丝丝不安,时而相互推搡拥挤,时而仰起脖颈,发出阵阵长嘶,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
阿史那芮轻轻驱马靠近文渊,神色专注地倾听着,随后压低声音说道:“是马蹄声,似乎有人正从狼群后方赶来。” 话音刚落,只见狼王发出一声低沉的吼叫,那声音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指令,狼群瞬间行动起来,如同一股黑色的潮水,迅速遁入草原深处,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狼王也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退去。
文渊回头看向阿史那芮,目光中带着询问:“芮公主,咱们是不是也该撤离了?”
“那它们呢?” 阿史那芮伸出手指,指向身后的马群,眼中满是犹豫,“难道不带走这些马?那头头马可是认定你为主人了。可要是带着它们同行,后面的人很快就能追上来。毕竟,咱们现在还不清楚后面赶来的究竟是敌是友。”
“那咱们就前往沼泽附近。” 文渊思索片刻,语气平淡却透着几分沉稳,言罢,轻轻一拉缰绳,拨转马头。
马群似乎能感知到文渊的意图,见头马跟随文渊等人前行,它们自动在中间让出一条通道。众人驱马朝着来时的方向疾驰而去,路过宿营地时,看着那一片狼藉的景象,众人并未下马停留,而是径直朝南而去。青衣熟练地引领着群马,巧妙地绕过沼泽地。文渊、阿史那芮、奎木狼以及十位随从在沼泽北岸停下,纷纷下马,就地坐下休息。
没过多久,北方远处尘土飞扬,一队骑兵如疾风般奔来。阿史那芮目光敏锐,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开口说道:“看样子像是铁勒部的斥候,大概有四五十人,每人都带着三匹马。”
“我们竟跑出这么远了?” 文渊听闻只有四五十人,也就放松下来,并一脸疑惑地出声问道,“难道快要抵达北海了?”
阿史那芮听闻,转过头,用一种看白痴一样的眼光看向文渊,说道:“就我们这个速度,这才刚过阴山一个月,你就想着到北海了?” 文渊正欲反驳,却见对方已快速接近,距离他们仅有五百米之遥。眼见对方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文渊下意识地想要上马迎上去。就在这时,却听到阿史那芮不紧不慢地说道:“别急,一会儿他们自会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