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达博士的电话像一道追魂符,精准地在李云霄人设崩塌的时刻打了进来。李云霄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管理,才按下接听键,语气尽量显得无辜又带着点被八卦困扰的烦恼:“琳达博士,您好。”
“李同学,看来你在校园里的生活,远比你的环境研究报告要精彩得多。”琳达博士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平静无波,但李云霄仿佛能看见她微微挑起的眉毛。
“博士您说笑了,”李云霄干笑两声,“都是些捕风捉影的谣言。您也知道,大学里就喜欢传这些神神秘秘的东西,我不过是去生科院帮林教授看了一下培养皿的污染问题,不知道怎么就被传成驱魔了……”他试图将事情定性为学术交流和校园谣言。
“是吗?”琳达博士不置可否,“但我注意到,论坛帖子中提到了一些关于‘能量场’和‘特殊处理手段’的细节描述,虽然模糊,但似乎与‘曙光项目’关注的某些现象有微妙的吻合。这仅仅是巧合吗?”
李云霄心里暗骂那个发帖的家伙多嘴,嘴上却继续装傻:“可能是林教授跟他学生解释的时候用了些夸张的术语吧?或者同学们自己想象的?博士,我就是个普通学生,哪懂什么能量场啊。”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琳达博士换了个话题,但语气中的压力并未减少:“李同学,GSdI始终关注着合作伙伴的全面情况,包括其校园生活和……公众形象。过于引人注目,有时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不仅是对你个人,也可能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合作项目。”
这是赤裸裸的警告了。意思很清楚:你小子别太跳,我们盯着你呢,再搞出大新闻,合作可能泡汤,甚至会有“麻烦”。
“我明白,我明白,”李云霄连忙表态,“我会注意的,尽量低调,专心学业和……研究。”他特意强调了“研究”二字,暗示自己会把精力放在GSdI的项目上。
“很好。”琳达博士似乎达到了目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关于‘曙光项目’,我们期待你更深入的参与。近期会有一批新的环境监测数据发送给你,希望你能尽快给出分析意见。”
结束通话,李云霄放下手机,揉了揉眉心。GSdI这手“校园关怀”来得又快又狠,既敲打了他,又用项目拴住他,让他不敢轻易脱离掌控。
“霄哥,现在怎么办?”陈小胖忧心忡忡地看着论坛上越来越高的楼,“好多人都跑来问我你是不是真的会抓鬼……我快顶不住了!”
柳若曦则保持着科研人员的冷静,分析道:“根据舆情传播模型,这种热点话题通常会在48小时内达到峰值,随后逐渐衰减。但如果持续有新的‘证据’或话题点出现,衰减期会延长。建议采取冷处理,同时追溯信息源,消除持续发酵的隐患。”
“影狐那边有结果了吗?”李云霄问道。
刚问完,“影狐”的消息就发了过来:“老板,查到了。帖子是生科院一个研一的学生发的,是林教授项目组的。据他说,是听实验室师兄酒后吹牛,说请来了个神秘高人,挥手间就让发疯的微生物‘臣服’,他觉得好玩就加工了一下发到论坛了。已经‘友好’沟通了,他同意删帖并澄清是虚构故事。”
效率不错。很快,那个热帖就被删除,发帖人又发了个新帖,声称之前的帖子是自己编的故事,纯属娱乐,给李同学和实验室造成了困扰,深表歉意。
虽然质疑声仍有,但没了源头,热度果然开始慢慢下降。李云霄稍微松了口气,但经此一役,他在学校里算是彻底“出名”了,以后想完全低调恐怕是难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云霄自我安慰道,“至少,‘逍遥物流’在本校范围内,算是有了点知名度,虽然这知名度有点歪。”
他决定趁热打铁……哦不,是趁此机会,进一步推进自己的计划。既然低调不了,那就在可控范围内,适当高调一点,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首先吩咐柳若曦,配合“影狐”,开始有选择地在一些更隐秘的、但信誉较好的超自然论坛和圈子里,慢慢释放关于“逍遥国际”的一些模糊信息,塑造一个“有实力、有原则、处理特殊事件”的神秘组织形象,与校园八卦区分开来。
其次,他加快了针对“深渊丝藻”的抑制剂的研制。利用截留的那点水属性灵气,稀释调配出一种淡蓝色的溶液,命名为“深海静心液”。他让陈小胖给生科院林教授送去一小瓶,并告知使用方法(极度稀释后喷洒)。
几天后,林教授激动地打来电话,说那“静心液”效果惊人,只用了极少的剂量,“深渊丝藻”的增殖速度就大幅降低,荧光减弱,精神干扰效应也基本消失!他强烈希望购买配方或长期供货。
李云霄自然拒绝了出售配方,但同意以高昂的价格定期提供少量“静心液”,作为实验室的“特殊维护试剂”。这又成了一笔细水长流的收入,而且来源清白(算是技术服务费)。
处理完这些,李云霄将注意力转回了GSdI发来的那批新的“环境监测数据”上。数据包很大,包含了全球多个城市近期大气颗粒物、水质、地磁等数十个参数的详细记录。
如果换成普通科学家,分析这些数据恐怕要耗费数月时间。但李云霄有柳若曦这个数据分析狂人,以及王富贵意念这个超级计算外挂。
在柳若曦建立的复杂分析模型和王富贵意念的暴力算力支持下,他们很快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了一些隐藏在常规波动下的规律:
那些异常能量粒子(灵气)的浓度,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在某些特定时间(如子夜、黎明)、特定地点(如历史遗迹、地震带附近、甚至大型城市的人口密集区)会出现短暂的峰值!而且,这些粒子的活性,与当地记录的“异常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集体幻觉、无法解释的物理现象)发生率,存在微弱的正相关性!
更重要的是,柳若曦通过比对不同来源的数据,发现其中一部分异常粒子的能谱特征,与之前IbRc(叛军)袭击者武器残留的能量特征,有高度相似之处!
“老板,看来GSdI也在怀疑,这种能量粒子的出现,与某些活跃的‘异常组织’有关。”柳若曦指着屏幕上的对比图说道。
李云霄目光凝重。这意味着,雾霾中的灵气复苏,很可能不完全是自然现象,背后有人为催化的影子!叛军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是利用了这种现象,还是……他们就是制造者之一?
他感觉自己正在接近一个巨大的谜团的核心。而GSdI给他这些数据,恐怕也是存了借刀杀人、或者引蛇出洞的心思。
他必须更加小心了。
在给GSdI的回复报告中,李云霄隐瞒了关于能量粒子与异常事件关联、以及与IbRc能量特征相似的关键发现,只提交了一些关于粒子分布规律的、不痛不痒的分析结果,并再次强调需要更多数据和更先进的研究设备。
他知道这糊弄不了GSdI多久,但能拖一时是一时。
就在他埋头于数据和阴谋论时,龚老头那边又有了新动静。这次没送快递,而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直接在他实验室的桌子上,留下了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两个字:
“鬼市”。
下面还有一个简单的日期和坐标,指向邻省一个偏僻的古镇。
李云霄拿着纸条,若有所思。龚老头这是……又给他指了条路?“鬼市”?听起来就是进行一些见不得光交易的地方。难道那里,能有他需要的,关于异界或者叛军的线索?或者,有他急需的修炼资源?
看来,短暂的校园蛰伏后,他又要出门“学术交流”了。这次的目的地,是听起来就很有意思的“鬼市”。而他的“暗网修仙”之旅,也将从线上,逐步延伸到这些隐藏在现代社会阴影下的、真实的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