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京城暗战,仙凡博弈
就在李璟于东南搅动风云,借助乱民气运突破筑基后期之时,远在数千里外的京城,同样暗潮汹涌,一场围绕着他留下的运网和玄天门追查的暗战,正悄然升级。
玄天门执法长老玄恕真人的震怒,化作了切实的行动力。超过十名筑基期弟子,在一位金丹初期执事玄玹真人的带领下,秘密潜入京城。他们没有惊动凡间朝廷,而是直接入驻了监天司总部,接管了针对“天外镜碎片失窃案”及“门下弟子遇害案”的调查主导权。
监天司监正,那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面对来自上宗的压力,也只能赔着小心,全力配合。整个监天司如同一架高效运转的机器,所有的探查阵法、追踪秘术、情报网络都被调动起来,以京城为中心,向外辐射,搜寻一切可疑的灵气波动和修士踪迹。
同时,玄玹真人带来的筑基弟子,也分成数个小队,手持特制的“寻踪罗盘”(此罗盘对天外镜碎片的气息和击杀明石三人后残留的诡异真气有一定感应),在京城内外进行地毯式搜索。
他们的首要怀疑目标,自然是那些隐藏在凡间的散修、小门派弟子,或者其他可能觊觎天外镜碎片的大势力暗桩。一时间,京城修真界(如果那点微末力量也算的话)风声鹤唳,几个平日里不太安分的散修洞府被强行闯入检查,稍有反抗便被当场格杀或擒拿审问。
然而,连续数日的严密搜查,却一无所获。凶手和碎片仿佛人间蒸发,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踪的线索。那诡异的真气残留,似乎具备某种自我净化或隐匿的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快速消散。寻踪罗盘的指针,也只是在京城某些区域(尤其是皇城附近)杂乱无章地晃动,无法精确定位。
“师叔,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名筑基后期弟子向玄玹真人汇报,面带忧色,“京城人口百万,龙蛇混杂,且皇城有龙气笼罩,对我等神识和法器干扰甚大。那凶手显然极其擅长隐匿,若他存心躲藏,我们如同大海捞针。”
玄玹真人是一位面容冷峻的中年道士,他端坐在监天司安排的静室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凶手能悄无声息地击杀明石三人,夺走碎片,其实力、心智和隐匿手段都非同一般。绝非普通散修所能为。他很可能还隐藏在京城,甚至…就藏在我们的眼皮底下。”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改变策略。一,扩大搜索范围,将京城周边三百里内所有可能藏身的地点,包括山林、荒庙、废弃庄园,全部排查一遍。二,重点监控京城内所有与灵气、异术相关的场所,如药铺、铁匠铺、古玩店,尤其是那些近期有异常人员或货物进出的。三,严密监视皇宫和各皇子府邸,看看是否有不明身份的修士出入。我怀疑,此事或许与凡间皇权争斗有所牵连。”
“是!”弟子领命而去。
玄玹真人又看向监天司监正:“监正,凡间的情报网络,还需要你多费心。特别是近期京城内发生的所有异常事件,无论大小,无论是否与修士有关,我都要知道。”
老监正连忙躬身:“谨遵上宗法旨。”
新的搜查策略展开,压力顿时给到了陈枭和他掌控下的运网。
虽然李璟离开前做了周密安排,运网转入更深度的潜伏,核心成员行动更加谨慎,但玄天门和监天司这种不计成本、刮地三尺式的搜查,还是带来了一些麻烦。
两个位于城南、负责打探市井消息的小型运网据点,因为其成员频繁出入一家被怀疑与散修有染的古玩店,而被监天司暗探盯上。尽管陈枭及时下令切断了与这两个据点的联系,并转移了相关人员,但还是有一名外围成员在撤离时被擒。
监天司的刑讯手段非同小可,那名外围成员虽然不清楚运网的核心机密,但在酷刑之下,还是吐露了一些信息,包括他的上线是一个被称为“影子”的人,以及他们主要负责收集市井流言和官员动向。
“影子?”玄玹真人看着监天司呈上的口供,眼中寒光一闪,“看来,这京城里,果然还藏着一条我们不知道的大鱼。继续查!顺着‘影子’这条线,给我挖下去!”
陈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动用了运网在监天司内部发展的一个最低级别的暗线,得知了“影子”这个代号已经暴露。他当机立断,立刻启用了备用联络方式和安全屋,将所有与“影子”有过直接接触的核心成员暂时隐匿,并下令近期暂停一切非必要的情报收集和传递活动,全力自保。
同时,他也开始利用运网的力量,进行反制。
几天后,那位负责刑讯、手段酷烈的监天司执事,在家中修炼时,突然真气岔道,走火入魔,虽然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修为大跌,成了废人。(自然是“跗骨针”的功劳,由一名被悄然安排进监天司做杂役的运网成员,利用其负责打扫该执事静室的机会,将一丝咒力附着在其常用的蒲团上)。
一位积极搜捕“可疑人员”的巡防营校尉,在带队巡逻时,被从天而降的花盆(“败运符”引导)砸成重伤。
甚至一位玄天门的筑基弟子,在利用寻踪罗盘搜查一片平民区时,罗盘突然指针狂转,然后“砰”的一声冒出一股黑烟,竟然损坏了!导致其神识受到轻微反噬,头痛欲裂。(陈枭安排人,将一丝李璟留下的、蕴含着多种法则气息的万化诡元,封存在一个普通瓦罐里,埋在了那弟子必经之路的地下,故意引爆,干扰并损坏了罗盘)。
这些反击,规模不大,效果却立竿见影。它们像是在黑暗中射出的冷箭,虽然无法对玄天门和监天司造成根本性的打击,却成功地在对方内部制造了紧张和恐慌气氛。让那些追查者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对手,不仅隐藏得深,而且手段诡异,睚眦必报,无孔不入。
搜查的步伐,不由自主地放缓了一些,行动也更加谨慎,生怕下一个遭遇“意外”的就是自己。
玄玹真人对此极为恼怒,却又有力使不出。对方显然极其精通隐匿和暗杀之道,根本不与他们正面交锋,只会用这些阴损的手段拖延和干扰。这让他更加确定,凶手的来历绝不简单。
就在玄天门与运网在暗处激烈博弈的同时,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老皇帝卧床不起,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用药吊着一口气。传位遗诏的内容,成了所有皇子和大臣们最关心的事情。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几位内阁大学士口风极严,滴水不漏。
二皇子与四皇子的争斗几乎摆到了明面上。双方势力在朝堂上互相攻讦,在地方上争夺控制权,在军中拉拢将领。京城巡防营副统领赵昆,在经过二皇子一番威逼利诱后,终于暗中投靠,使得二皇子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京城的部分兵权。
四皇子则加紧与军方一些实权人物的联络,同时将目光投向了监天司。他知道监天司背景深厚,若能争取到他们的中立或者有限度的支持,将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一日,四皇子带着重礼,秘密拜访了监天司监正。
“老仙师,如今父皇病重,国本未定,朝局动荡,实非天下之福。小王深知仙师与贵司超然物外,然天下稳定,亦符合贵司利益。若仙师能在关键时刻,秉持公道,小王他日必有厚报。”四皇子姿态放得很低,话语中充满了暗示。
老监正眼皮耷拉着,仿佛在打瞌睡,心中却是明镜似的。他自然知道四皇子的来意。玄天门正在京城大肆搜查,他不想过多卷入凡俗皇位之争,以免节外生枝。但四皇子开出的条件,也确实让他有些心动,尤其是关于未来加大对监天司资源倾斜的承诺。
“殿下有心了。”老监正缓缓开口,声音沙哑,“我监天司职责所在,乃是监控天下异常,维护天道平衡。凡俗皇位更迭,自有其法度。只要不危及天下苍生,不引发大的动荡,我监天司自当…置身事外。”
置身事外,其实就是一种默许的中立。四皇子要的就是这个态度,只要监天司不明确支持二皇子,他就有信心在最后的对决中胜出。
“多谢仙师!”四皇子心中一定,再次躬身行礼。
然而,无论是四皇子还是老监正,都没有察觉到,在他们密谈的厅堂屋顶阴影处,一道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身影,正屏息凝神,将他们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在耳中。
正是陈枭!
他奉李璟之命,全力监控朝堂和监天司动向。四皇子与监天监正的这次秘密会晤,虽然极其隐蔽,但还是被无孔不入的运网捕捉到了蛛丝马迹,并由陈枭亲自出动,前来确认。
“四皇子…监天司…”陈枭眼中寒光一闪,将这些信息牢牢记住。主人虽然不在京城,但京城的这盘棋,每一步都不能落下。
他悄无声息地退走,如同从未出现过。
接下来的几天,朝堂局势愈发微妙。
二皇子似乎察觉到了四皇子的动作,加紧了逼宫的步伐。他联合一批朝臣,连续上书,以“东南糜烂,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请求皇帝早日明示储君,或者由二皇子“监国理政”。
躺在病榻上的老皇帝,在偶尔清醒时,听到这些奏请,气得浑身发抖,却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只是用浑浊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司礼监掌印太监。
掌印太监心领神会,以“陛下需静养”为由,强行压下了这些奏折。
但谁都知道,这最后的平静,维持不了多久了。一场决定新朝命运的暴风雨,正在皇宫上空凝聚。
而在这场凡间最高权力的博弈之外,另一场关乎修真与诡道、追查与反追查的暗战,也到了关键时刻。
玄玹真人根据多方线索和那损坏的寻踪罗盘最后指向的大致区域,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皇城!
尤其是那片被称为“冷宫”、汇聚了无数怨念与衰败之气的——永巷!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难道,那凶手,竟敢藏在皇宫大内?”玄玹真人站在监天司观星台上,遥望那被浓郁龙气与死寂怨念交织的皇宫深处,眼神冰冷。
“准备一下,我要亲自进宫,‘拜见’一下那位皇帝陛下,顺便…看看那永巷之中,到底藏着什么魑魅魍魉!”
一场直接针对李璟老巢的搜查,即将展开!
京城暗战,终于从外围的试探与纠缠,逼近了最核心的区域。仙凡之间的博弈,也因玄玹真人的这个决定,而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第四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