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绿色的光雾如同温暖的海洋,将“启明星号”温柔地包裹。这里没有星海的冰冷,没有战争的喧嚣,只有一种源自生命本源的、深沉的宁静。时间仿佛也放缓了脚步,与外界的急流险滩隔绝开来。
确认暂时安全后,莉娜第一时间下达了指令:“全员,轮流休整,优先恢复体力。医疗组密切关注所有船员状况,尤其是精神透支人员。工程部,全面评估舰船损伤,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最大程度的修复,重点检查跃迁引擎和主护盾发生器。”
命令被迅速执行。疲惫不堪的船员们终于可以放下紧绷的神经,陷入深沉的睡眠。医疗舱内,温和的再生射线和舒缓的精神波谱帮助着人们修复身体的创伤与精神的疲惫。
而在这片奇异空间的中央,那团翠绿光球虽然已经隐匿,但其散发出的生命能量依旧弥漫在整个区域,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一切。工程师们惊讶地发现,不仅舰体的结构性损伤在以远超平时的速度被那些翠绿光丝修复,就连一些精密元件的疲劳损伤和老旧线路,都在这种生命能量的浸润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整个“启明星号”仿佛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新陈代谢”,状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
陆见、苏半夏和莉娜这三位核心,则聚集在了舰桥旁的战术分析室内。短暂的休整后,他们必须规划下一步。
“我们在这里能停留多久?”莉娜看着外面永恒不变的翠绿光雾,问道。这片安全区不可能是无限的。
陆见感受着周围空间的能量流动,以及手腕上翡翠藤蔓传来的微弱指引:“不确定。但绿色方舟留下的‘邀请’是清晰的。这片空间像是一个临时的避风港,它的能量正在缓慢消耗。我感觉,当我们彻底恢复,或者主动触发离开的机制时,它就会将我们‘送’出去,并指引我们前往星图标注的节点。”
苏半夏点了点头,她的秩序之力对环境的稳定性尤为敏感:“这里的能量场非常稳定,但确实存在一个极其缓慢的衰减趋势。留给我们恢复和准备的时间,估计不会超过标准时间的几十个周期(约数周)。”
时间有限,必须高效利用。
“那么,首要任务明确。”莉娜总结道,“第一,全力修复舰船,确保恢复甚至超越最佳状态。第二,陆见,你需要尽快完全恢复,并进一步熟悉‘源核之晶’的力量,尤其是引力操控,它在实战中证明价值巨大。第三,苏半夏,你的秩序之力同样需要精进,我们需要你更坚固的盾。第四……”
她看向陆见:“我们需要开始尝试解析‘火种’中关于‘共鸣之核’的残缺信息。这可能是我们对抗‘主宰’,乃至与绿色方舟这类文明深入交流的关键。”
陆见郑重颔首。“火种”中蕴含的信息太过庞大危险,之前只是粗略浏览。如今有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计划已定,三人立刻分头行动。
莉娜坐镇舰桥,统筹全局,监督修复进度,并命令导航官和技术官,结合绿色方舟留下的星图片段,开始推演前往那个高亮节点的最佳航线,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苏半夏则回到了静修室。周围充沛的生命能量让她无需担心消耗,可以更加专注地锤炼她的秩序之力。她回想着之前战斗中,秩序力场对抗“归墟之力”时的感受,尝试着将那种“梳理”与“排斥”混乱的特性更加固化,甚至探索能否将秩序之力凝聚成更具攻击性的形态,比如……短暂的“秩序禁锢”或者小范围的“规则抹除”?这些都是全新的领域,需要她用心去感悟和尝试。
而陆见,则再次进入了加固冥想室。
这一次,他的状态与之前截然不同。意识海中,“源核之晶”在生命能量的持续滋养下,不仅完全恢复,那幽蓝的星辉似乎比之前更加纯粹和深邃了几分。他与晶体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仿佛成为了他意识延伸的一部分。
他首先花费了大量时间,巩固和深化对基础引力操控的掌握。在冥想室内,他不再满足于让尘埃悬浮,而是开始尝试更精细的操作:模拟小型引力陷阱,制造局部的失重或超重区域,甚至尝试用引力场去“感知”舰船外部那片翠绿光雾的能量流动结构。
每一次成功的尝试,都让他对这股力量的理解加深一层。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感官”,让他能够“触摸”到宇宙最基本的骨架。
在引力操控的练习间隙,他开始将大部分心神,沉入那团纯白的“火种”之中。
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接收那些关于“主宰”单位和“归墟之力”的宏观信息。他的目标,是那残缺的、关于 “共鸣之核” 的关键片段。
他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小心翼翼地深入到“火种”信息流的断裂处。那里充满了混乱的能量湍流和破碎的思维残片,是虚空鲸族在最后时刻,触及禁忌或力有不逮的证明。
过程异常艰难。破碎的信息如同锋利的玻璃渣,不断冲击着他的意识,即便有“源核之晶”和生命能量的双重守护,也让他感到心神摇曳,仿佛在狂风暴雨的悬崖边行走。
他捕捉到了一些更加零碎,却至关重要的词语和意象:
“……非能量,非物质……存在之锚……”
“……频率……协调……超越个体意志的同步……”
“……对抗‘静默’的关键……打破‘归墟’闭环的……楔子……”
“……寻找……遗失的‘乐章’……”
“……警惕……伪共鸣……”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非但没有让“共鸣之核”变得清晰,反而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它似乎并非某种具体的物体或能量源,而更像是一种状态,一种原理,或者说一种需要满足的条件。
“存在之锚”、“频率协调”、“遗失的乐章”……这些词汇充满了隐喻。
陆见隐隐感觉到,这“共鸣之核”或许与不同文明、不同生命形态之间,某种更深层次的、超越语言和形态的“理解”与“同步”有关。绿色方舟那庞大而分散的集体意识,以及它们回应帮助的方式,是否就蕴含着某种“共鸣”的雏形?
而“伪共鸣”的警告,则让他心生警惕。这意味着,可能存在虚假的、危险的“共鸣”,或许是“主宰”设下的陷阱?
解析工作进展缓慢,但每一点收获,都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陆见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记录下来,准备与苏半夏和莉娜共同分析。
※ ※ ※
时间在专注的恢复与探索中悄然流逝。
标准时间十五个周期后,“启明星号”的修复工作基本完成。不仅战斗损伤被翠绿光丝完美修复,连一些陈年旧疾也被生命能量滋养得焕然一新,整体性能甚至比进入巨鲸墓穴前更胜一筹。能源储备也在利用这片空间逸散的能量进行着缓慢而有效的补充。
苏半夏对秩序之力的掌控更加精微,已经能够初步将秩序之力凝聚成短暂的禁锢力场,虽然范围和持续时间都很有限,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陆见的进步最为显着。他对引力操控的运用越发纯熟,已经可以在小范围内模拟出复杂的引力环境。而对“火种”中关于“共鸣之核”信息的解析,虽然未能得到完整答案,但那些关键词汇已经为他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是时候了。
当陆见、苏半夏和莉娜再次齐聚舰桥时,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彼此身上发生的变化。那是一股内敛而充实的力量感,是经历磨难与收获后沉淀下来的自信。
“舰船状态报告:所有系统运行良好,能源储备恢复至百分之八十五,跃迁引擎已完成自检,随时可以启动。”
“人员状态报告:全员休整完毕,士气高昂。”
莉娜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投向主屏幕外那片似乎永恒不变的翠绿光雾。“看来,我们准备好再次出发了。”
陆见抬起手腕,那截翡翠藤蔓似乎感应到了他的心意,散发出微弱的、指向性的波动。同时,他意识海中与这片空间的微弱联系也开始变得活跃。
“这片安全空间的能量正在加速衰减,”陆见感知着变化,“它似乎在‘催促’我们离开了。”
“启动引擎,最低功率。”莉娜下令,“让我们看看,绿色方舟为我们准备的‘林间小径’,究竟通向何方。”
“启明星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缓缓脱离了静止状态。
就在舰船开始移动的瞬间,前方的翠绿光雾如同被无形之手拨开,荡漾起层层涟漪。一条由更加凝实的翠绿色光芒构成的通道,在光雾中缓缓显现,笔直地通向远方看不见的尽头。
通道的尽头,隐约传来与绿色方舟离去的“虚无回廊”方向一致的空间波动。
没有犹豫,“启明星号”调整航向,如同顺从溪流的轻舟,驶入了那条生命能量构筑的通道。
在舰尾彻底离开那片安全绿洲的刹那,身后的翠绿光雾如同合拢的帷幕,缓缓消散,重新隐没于正常的宇宙背景中。那片临时的避风港,完成了它的使命。
而“启明星号”,则沿着这条奇妙的“林间小径”,向着未知的、充满生机的植物文明主星域,开始了新的航程。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仓促的逃亡者,也不是迷茫的探索者,而是手持“邀请函”,准备赴一场生命之约的……客人。
星海依旧黑暗,但前方,已有绿洲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