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10日,深夜十点,县纪委办公楼大半已经陷入黑暗,只有三楼东侧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窗外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雨点敲打着玻璃窗,发出细密的声响。高鹏将一沓厚厚的材料推到秦宇轩面前,指尖重重敲在\"拆迁补偿款明细\"几个加粗的黑体字上。
\"城东片区拆迁过程中,孙涛明显为一家叫'鑫源建材'的公司开了绿灯。\"高鹏的声音因连日的疲惫而沙哑,\"我们初步核算,这家公司的补偿标准比同地段其他商户高出近三成。更可疑的是,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孙涛的远房小舅子。\"
秦宇轩接过材料,快速翻阅着。明细表上一行行数字触目惊心,附页里的现场照片更是形成鲜明对比——鑫源建材的厂房分明是简易的彩钢房结构,评估报告上却白纸黑字地写着\"砖混结构\"。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眉头越皱越紧。
\"证据链完整吗?\"秦宇轩抬起头,目光锐利。
\"还缺最关键的一环。\"高鹏揉了揉发红的眉心,\"负责评估的第三方公司一口咬定是'工作失误',我们想找当时的经办人谈话,对方却突然称病请假,连电话都不接。\"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更棘手的是,今天下午有人匿名给纪委寄来一组照片,拍的是核查组小张去幼儿园接孩子的场景。\"
秦宇轩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阻挠调查,而是赤裸裸的威胁恐吓。他盯着桌上那份评估报告,指尖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办公室里一时只剩下雨声和敲击声。
\"立即给核查组全体成员配备临时安保。\"秦宇轩终于开口,语气果断,\"你亲自去对接评估公司,通知他们负责人明天上午十点,我要在县委办公室见他。\"
次日的会面比预期更加艰难。评估公司负责人老吴揣着一个褪色的保温杯,在沙发上坐立不安。面对询问,他时而推说\"时间太久记不清\",时而辩解\"评估存在误差在所难免\",始终避重就轻。
半小时后,秦宇轩放下手中的钢笔,语气转冷:\"老吴,城东拆迁是去年的事,评估报告上每一页都有你的亲笔签名。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主动说明情况,或者我们移交检察院立案侦查。\"
老吴端着保温杯的手开始微微发抖,杯盖与杯身碰撞发出细碎的响声。他低头沉默良久,终于艰难开口:\"是孙涛...孙涛找我,说鑫源是县里的重点扶持企业,要求我们'灵活处理'。他还承诺,以后县里的基建项目,都会优先给我们公司......\"
话音未落,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县委办主任神色慌张地快步走进,附在秦宇轩耳边急声汇报:核查组的小李在银行调取流水时,被一辆无牌电动车撞伤,肇事者当场逃逸,所幸只是皮外伤。
\"狗急跳墙了。\"秦宇轩倏然起身,目光锐利如刀,\"高鹏,你立即带人封存孙涛办公室的所有工作记录和电脑;同时请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肇事车辆。至于老吴,\"他转向面如土色的评估公司负责人,\"把你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签字画押——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高鹏带队迅速行动。在孙涛办公室抽屉最深处,他们不仅找到了预想中的材料,还意外发现一张背面写着六位数字的银行卡,旁边皱巴巴的纸条上赫然写着一个名字——周明远。
接到电话时,秦宇轩正在审阅老吴刚刚写好的书面材料。听到\"周明远\"三个字,他握电话的手骤然收紧。话筒那头高鹏的呼吸声清晰可辨,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变大,哗啦啦地冲刷着玻璃。
秦宇轩缓缓放下电话,目光重新落回老吴那份墨迹未干的证词上。原来这不止是孙涛个人的问题,竟然牵扯到了县委副书记。他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这场反腐风暴,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