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柱带来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混合物,将张伟因成功推导出“淬灵指”而燃起的希望之火浇得只剩下一点微弱的火星,寒意却深入骨髓。
考题可能被针对!这是最致命的一击。
他之前的计划,是基于掌握足够全面的知识,以不变应万变。但现在,敌人直接把“万变”锁定在了他最薄弱的环节。
“铁柱,谢谢你。”张伟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接过那两个冰冷的窝窝头,用力咬了一口,粗糙的口感刮过喉咙,却让他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
赵铁柱憨厚地挠了挠头,低声道:“俺……俺也帮不上啥忙,你……你小心点。”说完,便缩回了自己的角落。
杂役房内重新陷入死寂,只有其他弟子偶尔翻身或磨牙的声音。
张伟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闭上了眼睛。大脑以前世处理最高级别项目风险时的状态,开始疯狂运转。
风险识别:
1. 核心风险: 考题被恶意限定在“高难度识别”和“高难度处理”的灵草范围。
2. 自身短板:
· 灵力总量低(炼气一层)。
· “乞丐版”淬灵指熟练度为零,威力、持久性均不足。
· 对高难度灵草的处理手法可能完全未知。
3. 时间限制: 五天半。
应对策略分析:
· 策略A(常规): 继续扩大知识储备,尝试覆盖所有可能的高难度灵草及处理方法。
· 可行性: 低。贡献点为零,无法再入藏简阁。精神力恢复需要时间,记忆和理解新知识更需要时间。
· 策略b(技术突破): 深度优化“乞丐版”淬灵指,提升其效率和威力。
· 可行性: 中。有“流程图之眼”,但推演高阶优化消耗巨大,且受限于灵力基础,提升空间有限。
· 策略c(盘外招): 想办法提前获取考题,或影响考题设置。
· 可行性: 极低。毫无人脉和资源,此路几乎不通。
· 策略d(规则利用): 寻找考核规则中的漏洞。
· 可行性: 未知。需要详细了解考核细则。
常规路径几乎都被堵死。张伟的眉头越皱越紧,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地面上划动着,勾勒出一条条代表困境的线条。
难道真的无解?
就在绝望的情绪即将再次蔓延时,他的手指猛地一顿。
等等……考核规则!
原主的记忆里,关于小考的规则非常模糊,只记得是“识别十种,处理五种”,以及“限时一个时辰”。但具体的评判标准呢?比如,识别是要求百分百正确,还是允许有一定的容错?处理是要求完美无瑕,还是只要达到基本标准即可?
这里面,有没有可以操作的空间?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灼灼地看向赵铁柱的方向,压低声音喊道:“铁柱!过来一下!”
赵铁柱被吓了一跳,但还是依言凑了过来。
“铁柱,你入宗比我早,以前见过外门小考吗?尤其是灵草鉴别和处理这一项。”张伟急切地问道。
赵铁柱努力回忆着,憨憨地说道:“见……见过两次。就是摆一排灵草,让你把名字写在玉简上。处理的话,就是在旁边现场处理,有执事弟子看着。”
“那如果……有一种灵草,样子长得差不多,比如甲草和乙草,我写错了,但是我在旁边标注了‘疑似乙草,但叶脉略有不同,需进一步确认’,这样算错还是对半分?”
赵铁柱被他问懵了,张大了嘴巴,半天才道:“啊?还……还能这样?俺不知道啊,以前都是直接写名字的……”
张伟的心脏却砰砰狂跳起来!
有门!
如果考核规则没有明确禁止“备注”或“不确定性描述”,那么他完全可以将“精确识别”转化为“概率识别”或“范围识别”!就像前世做选择题,不会做的时候,用排除法提高正确率!
同样,处理手法上,如果标准是“成功萃取精华”或“完成基础处理”,而不是“手法完美”,那么他是否可以牺牲一定的“美观度”和“完整性”,只追求最核心的“达标”?
比如,用他这蹩脚的淬灵指,只处理灵草最容易处理、最核心的那一部分,放弃边角料!只要最终呈现出的“产品”符合最低标准,是否就算通过?
这本质上,是将一个“技术考核”,变成了一个 “项目管理考核” !核心目标是通过考核,而不是展现完美的个人技术!他需要做的,不是成为一个灵草大师,而是在有限资源(灵力、时间、知识)下,达成项目目标(通过考核)!
这个思路的转变,如同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铁柱,你再帮我个忙!”张伟抓住赵铁柱的胳膊,眼神亮得吓人,“你去帮我打听两件事:第一,以前小考有没有人识别错误但写了备注的,结果如何?第二,处理灵草时,如果只完成了核心部分的处理,算不算合格?尽量问得委婉点!”
赵铁柱虽然不明白张伟想干什么,但还是用力点了点头:“俺……俺试试!”
打发走赵铁柱,张伟深吸一口气,重新盘膝坐好。之前的疲惫和绝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专注的兴奋。
他不再去纠结如何掌握所有高难度灵草,而是开始基于“流程图之眼”记录的七八十种灵草数据,进行特征聚类分析!
他将所有灵草按照“根、茎、叶、花、果、气味”等关键特征进行拆解、归类。找出那些特征极其相似,容易混淆的“孪生灵草”,重点分析它们之间那最微小、最决定性的差异点。
同时,他开始推演各种基础处理手法的 “最低能耗、最快见效” 的简化版本。尤其是针对“淬灵指”,他不再追求威力,而是极致优化其 “能耗比” 和 “启动速度” ,哪怕威力再弱一点,但只要能用最少的灵力、最快的时间完成最核心的处理步骤,就是胜利!
时间在紧张的推演和优化中飞速流逝。
第二天下午,赵铁柱带回了消息,气喘吁吁,脸上带着一丝兴奋:“打……打听到了!以前真有人写备注,虽然最后还是算错,但执事弟子说他‘态度尚可’,扣分好像少了一点!还有,处理灵草,只要主要药性精华提取出来,就算合格,不在乎是不是弄得乱七八糟!”
果然!规则并非铁板一块!有弹性空间!
张伟精神大振!他的“应急预案”方向是正确的!
他立刻调整策略,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
1. 精准记忆那些容易混淆灵草的关键差异点(为“备注”战术提供弹药)。
2. 极致优化“节能版淬灵指”和推导其他几种可能用到的、最低配版处理手法(确保在最恶劣的灵力环境下,能榨出最后一滴“产能”)。
他像一个最苛刻的工程师,压榨着自身每一分潜力和那可怜的“乞丐版”淬灵指的性能。
然而,就在小考前一天晚上,当张伟正在废寝忘食地练习一种名为“震荡剥离”的简化手法时,杂役房的门被“哐当”一声狠狠踹开!
王莽去而复返,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狞笑,他身后还跟着两个气息明显强过普通杂役的跟班。
“张伟,准备得怎么样了?”王莽阴阳怪气地说道,目光如同毒蛇般在张伟和他面前几株用来练习的、最普通的杂草上扫过,“明天可是你的大日子,师兄我特地来给你提个醒。”
他踱步上前,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一字一句地说道:
“别忘了我们的赌约。矿洞下面,可是又黑又冷,还有很多……‘惊喜’在等着你呢!”
说完,他猖狂地大笑起来,带着跟班扬长而去,留下满屋子的压抑和周围杂役弟子们同情的目光。
张伟缓缓抬起头,看着王莽消失的方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放在膝盖上的手,却悄然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明天,就是决战的时刻。
王莽的再次出现,不仅是为了施加心理压力,更像是一种胜券在握的宣告。
他到底布置了怎样的“考题”?
张伟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
无论如何,箭已上弦。
他闭上眼,将脑中的“应急预案”和所有优化后的“技术方案”,再次过了一遍。
明天,他将用一场极致的“项目管理”,去对抗这修仙界赤裸裸的恶意和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