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巍峨,气象万千。甫一踏入山麓,神农便觉此地灵气充沛,远胜以往所经之地。古木参天,枝桠如龙蛇盘踞,藤蔓垂落,缀满奇异花果。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与草木清气,仅仅是呼吸,便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振奋。
“好一处洞天福地!”神农赞叹,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宝藏般的兴奋光芒。他立刻意识到,此山之中,定然蕴藏着无数外界罕见的珍稀草木,或许正有能解人族疑难杂症的关键药草。
随行的勇士们也感受到了此地的不同寻常,不由得更加警惕,手握武器,谨慎地环视四周。
岩磊神色平静,但神念已如水银泻地般铺开,仔细感知着山中每一丝气息流动。他提醒道:“灵地多异兽,奇珍伴凶险。越是灵气浓郁处,越需谨慎,不可因贪功冒进。”
神农点头称是,行动愈发小心。他按照既定流程,对每一种新发现的植物进行观察、绘图、嗅闻、银针试探。果然,不过半日功夫,他便记录下了十几种前所未见的植物,其中几种银针反应剧烈,显然蕴含剧毒,被他重点标记。
在一处背阴的山涧旁,湿润的岩石上生长着一片片形似凤尾、色泽幽蓝的苔藓。神农靠近时,只觉得一股寒意扑面而来,周围的温度似乎都降低了几分。银针触及,瞬间覆盖上一层薄霜。
“好强烈的寒性!”神农惊讶,他尝试着用玉匕(岩磊所赠,用以刮取微量样品)刮下一点点苔藓粉末,撒在旁边一株有些萎靡、叶缘焦黄的植物根部。不过片刻,那株植物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生机,焦黄的叶缘重新泛绿。
“此物虽性极寒,似对某些热毒之症有奇效!”神农如获至宝,详细记录,并小心采集少许样本,命名为“幽蓝寒苔”。
继续深入,他们来到一片开阔的山谷。谷中阳光充足,与之前背阴处的寒冷截然不同。这里生长着一种独特的树木,树干呈火红色,叶片却如黄金般璀璨,结着朱红色的果实,散发着温热的气息。银针靠近,针尖隐隐发烫。
“阴阳相济,寒热并存。此山果然玄妙。”神农若有所悟。他记录下这“赤金火枣”,推测其或有驱散体内沉寒、补益元阳之效。
探索中,他们也遭遇了守护灵药的异兽。一条碗口粗、头生肉角的青蟒盘踞在一株紫气萦绕的灵芝旁,吞吐着毒瘴;一群拳头大小、尾针闪烁着幽光的毒蜂,将巢穴筑在几株能解奇毒的“七叶明心草”附近。
每一次,都是岩磊悄然释放出一丝混元道韵,或惊走异兽,或暂时压制毒虫,为神农创造安全采集和研究的机会。神农心知肚明,对这位始终守护在侧的“木石先生”愈发感激与尊敬。
时日流转,神农在灵山中的收获极大,记录的木牍又厚了数分。然而,连续的探索也让他身心疲惫。这一夜,月朗星稀,他坐在一处视野开阔的山崖上,一边整理白日所得,一边仰望着浩瀚的星空。
洪荒星空,与后世大不相同。星辰巨大而明亮,星河流转轨迹玄奥,蕴含着无穷的天地至理。神农虽未如伏羲那般得授八卦,推演天机,但他常年观察自然,对物候变化极为敏感。
他看着星空,脑海中不自觉地将星象的位移,与这些年观察到的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寒暑交替等现象联系起来。
“木石先生,”神农忽然开口,指着北方星空中一颗格外明亮的星辰,“您看那颗星,去岁寒冬最盛之时,它似乎便在这个位置。而如今春日回暖,它已偏移了少许。还有那边几颗星的组合,每当它们出现在那个角度,姜水流域便会进入雨季……”
岩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神农在专注于草木的同时,竟也如此细致地观察着天象,并开始寻找其与地象的关联。这已触及了“法天象地”的奥妙边缘。
“你能注意到这些,很好。”岩磊赞许道,“天地运行,自有其律。星移斗转,阴阳消长,不仅影响气候寒暑,亦主宰万物生发收藏。草木之萌发、茂盛、结实、凋零,皆与之呼应。”
他顿了顿,引导道:“你可尝试将观察到的特定天象,与地面上最显着、最稳定的物候变化对应起来,找出其中关键的‘节点’。”
神农若有所思,目光再次投向星空,又俯瞰着下方在月光下轮廓朦胧的山川大地。他回想起烈山部落周边,那些年复一年、准时发生的自然现象:
当东方某组星辰在黎明前升起时,冰河开始解冻,土壤变得湿润,正是播种早稻的时机;
当南方星空出现“翼火”之象时,天气最为炎热,雷雨频繁,草木生长最为迅猛;
当西方白虎星宿清晰可见,夜风转凉时,五谷逐渐成熟,天地间充满肃杀之气,准备收割;
当北方玄武星宿高悬天顶,寒气日盛时,万物蛰伏,大地封冻,宜休养生息……
这些观察碎片,在他脑海中不断碰撞、组合。他隐约感觉到,天地间似乎存在着一个无形而精准的“时钟”或“节拍器”,支配着这一切的循环。
“先生,我好像…明白了一点。”神农眼中闪烁着悟性的光芒,“天地有四时,四时有节律。若能将这循环中关键的变化时刻标记出来,形成一套历法,指导族人依时耕作、渔猎、采集,乃至预防疾病,岂不是能让人族更好地顺应自然,事半功倍?”
岩磊心中震动,暗道:“地皇之慧,果然非同凡响!伏羲定八卦,推演的是空间与法则的秩序;而神农,竟要从时间与物候的维度,为人族确立另一套生存法则!此二者,一横一纵,共同构筑人族文明的基石!”
他强压激动,平静问道:“那么,你认为,该如何标记这些关键的时刻?”
神农沉思良久,指着星空,又比划着大地,尝试性地说道:“或许…可以依据日影的长短变化?或者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再结合一些特定的物候,比如某种候鸟的迁徙,某种花朵的绽放……找出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时间点,为其命名,譬如……‘立春’,象征春季开始,万物复苏;‘夏至’,白昼最长,阳气最盛;‘立秋’,秋风送爽,谷物将熟;‘冬至’,白昼最短,阴寒至极……”
他越说,思路越是清晰,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虽然这“二十四节气”的完整体系还只是一个模糊的雏形,但最核心的思想——通过观测天文、气候、物候来确定农时,指导生产生活——已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此念,大善!”岩磊终于忍不住赞叹出声,“若能成此历法,其功德,不亚于驯化五谷,定鼎医药!此乃泽被万世,使人族真正‘知天时,顺天命’的无上功业!”
得到岩磊的肯定,神农信心大增。他当即决定,在继续探寻草木的同时,要开始系统、长期地记录天象、气温、风雨、物候的变化,为构建这套历法积累数据。
这一夜,山崖上的少年,仰望星空,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人族不再盲目地追随自然的脚步,而是能够预见性地安排生产生活,真正成为这片天地间有智慧、有秩序的族群。
然而,命运的考验总在不经意间降临。次日,当神农在一处陡峭的岩壁上,发现一株吞吐着氤氲紫气、生有七片不同颜色叶片的奇异小草时,他并不知道,这将是他尝百草生涯中,最接近死亡的一次经历。
那株草散发着难以言喻的诱惑力,仿佛在呼唤着他去品尝。银针靠近,并无剧烈反应,只是微微泛紫。随行的动物表现出既渴望又畏惧的复杂情绪。
岩磊眉头紧锁,他本能地感觉到此物不凡,其药性可能极其复杂甚至矛盾。“此草…我亦不识。观其气象,内蕴之力恐非比寻常,切勿轻易尝试。”
神农看着那株“七色草”,内心挣扎。理智告诉他应该听从警告,但一种强烈的直觉,或者说地皇的使命感,驱使着他去了解它。他隐隐觉得,这株草或许蕴含着某种调和阴阳、逆转生机的奥秘。
他沉默良久,最终,在岩磊和勇士们紧张的注视下,他用玉匕,在那七彩斑斓的叶片上,刮下了几乎肉眼难辨的一丝粉末。
“我只尝此微末,体会一丝药性,便即停止。”神农对岩磊说道,眼神坚定而清澈。
岩磊深知无法阻止,只能凝聚全部心神,法力蓄势待发,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神农将那一丝粉末置于舌尖。
刹那间,天地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