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有花生和芝麻。
她便去军人服务社里买了一些回来。
蒜蓉和虾米家里现成的。
这里人都不吃辣,而原身也不太能吃辣。
但她还是准备了一点辣椒酱。
她觉得在海边湿气重的地方吃点辣挺好的。
沈行舟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她经常从空间里取辣椒酱出来吃。
既然决定打边炉,那就不必炒菜了。但是青菜不能少。
门口的白菜和萝卜秧子长出来了。
拿篮子去掐了一大篮子白菜。
这一掐,地里的白菜剩下不多了。
不过,白菜根没拔,它还能从根部再长一些分支出来。
而且,空间里的白菜比门口这些白菜长得还大些。
后面几天,可以从空间里偷渡白菜出来吃。
把长得太密的萝卜秧子拔一些。
给萝卜一些空间,萝卜才能长得更大。
萝卜秧子底下还有拇指大小的萝卜,一会直接煮着吃。
家里只有一个泥炉,再从范桂香家里借一个。
两个泥炉,一会燃上煤球。
直接用大砂锅当汤锅来煮。
家里的海鲜基本上都能煮火锅。
这几个女人手脚都利索,而且灶上的手艺都很好。
听说打边炉。她们便把食材洗净后直接处理好了。
鳗鱼斜切薄片,鱿鱼切片打花刀,蛏子去壳,生蚝取肉。
海参切片、八爪鱼须、大个头的螺肉切片,鲍鱼取肉打花刀。
螃蟹、沙白贝和青口贝这些直接洗干净。一会扔锅里煮。
前几天,在海里捡了不少的海带。
肥厚的海带切片煮火锅也很鲜。
家里这段时间囤了不少的虾。
她剥了些虾,做了虾滑。
一会无论是做包子馅,还是烫火锅都能用。
屋顶的活快做完的时候,梁晓悦就把火锅给煮上。
清水火锅把水先烧开。再把难煮的螺肉先下锅煮着。
其他容易熟的海鲜一会边吃边烫。
等大家洗完手,围到桌前。
锅里的螺肉随着滚水上下翻腾。
看着桌上用筛子摆了满满几筛子新鲜食材。
把这几个男人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大概是从来没有见人把食材处理好后,还能摆得这么好看。
而且,这么多食材一次全部端上桌。
他们以前也没见过这么丰富的啊!
今天还是男人坐一桌,女人坐一桌。
稍大点的孩子都是端着碗坐在门外的小板凳上吃。
碗里的菜吃完了,就进来找爸爸或是妈妈夹。
太小的,都是妈妈抱在手里吃。
此时,锅里的包子蒸好了。
梁晓悦用托盘端出来,一张桌子上放一盘。
还对众人道:“这海鲜包子是慧琴的拿手绝活,锅里还有,今天敞开了吃。”
听她这样一说,众人也顾不上烫。
都伸手去拿这海鲜包子。
大家拿起包子咬了一口,瞬间被那鲜美的味道征服。
包子皮松软有弹性,馅料里的海鲜融合得恰到好处。
蛏子的鲜甜、虾仁的q弹、鱿鱼的爽滑。搭配着鲜香的五花肉末。
那浓郁的汤汁在口中四溢开来。
男人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竖起大拇指,含糊不清地说着“好吃”。
女人们则吃得较为优雅,但脸上也满是满足的神情。
孩子们更是吃得嘴角流油,眼睛笑得眯成了缝。
要说海鲜包子,他们也做过。
但是没有谁做个包子一次放这么多馅料的。
三年自然灾害之前,岛上的家属们还没有发地笼。
只能靠赶海捡的小海鲜维持日常生活。
那时候,红树林也没人敢去。
捡到的海鲜够每天吃的都困难。
真的没有多少节余。
所以,大家做包子时,最多用少量鱼肉做馅。
或是用些螺贝肉做馅。
也没有会放猪肉和这么丰富的鲜美食材。
今天这海鲜包子,算是让大家见识到了什么叫海鲜包子。
有人吃完一个,迫不及待地又拿了一个。
大家一边吃着包子,一边涮着火锅、
热气腾腾的氛围让每个人心里都暖烘烘的。
看着大家吃得这么香,梁晓悦一点也不心疼这么多食材。
只需要沈行舟用地笼拖一笼上来,就够今天这一桌吃的。
其实,这里的海资源挺丰富,大家只要掌握好潮汐。
舍得投饵料,完全不怕没收获。
范桂香感叹道:“晓悦啊,你这日子过得真是越来越有滋味了,这海鲜包子算是让我长了见识。
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好吃的包子。比国营饭店卖的大肉包子还好吃!”
对于这个时代底层的人来说,国营饭店里的大肉包子就是最美味的食物。
因为,那肉包子个头大,还舍得放肉。实在!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尽情享受着这顿丰盛的美食。
有的人夸梁晓悦大方,贤惠。
有人夸徐慧琴厨艺好,点子多。
能做出这么美味的食物!
徐慧琴道:“之前,我们每家每户家里吃的少,没办法像这样奢侈的吃一顿。
现在不同了,红树林里没有长虫。我们的收获越来越多。以后想吃,自己在家里都能做。
各位嫂子妹妹们想学做海鲜包子的,也可以找我跟梁嫂子学习。”
一桌子女眷也热烈的回应着。
其他几家女眷跟梁晓悦、范桂香和徐慧琴来往得没有这么亲密。
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几个人是领导家的爱人。
怕自己跟她们相处时说错了话,得罪人而不自知。
所以,她们即使有心相交,也不敢跟她们仨走得太近。
梁晓悦对于跟人相处这事看得很开。
大家若是愿意主动跟她交好,她不会拒绝。
但是,她不会去主动亲近那几个人。
不是她觉得沈行舟的军职比那几家人高,而看不起他们家的媳妇。
而是她觉得太多女人在一起,就喜欢聊些东家长李家短的事。
更容易闹矛盾。
不如就这样淡然处之。稍微保持一点距离。
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很舒适的相处方式。
梁晓悦自己吃的同时,还会时刻关注着两张桌子上的食材。
看到哪种食材吃完了,她就去厨房里把备用的端出来 。
今天人多,准备的食材也多。
桌子放不下的,厨房里还有备着的。
大家见梁晓悦时不时的进厨房里端一些出来。
就真的敞开了吃。
他们也吃得没有心理负担。
心里决定着,明天去取地笼回来,给老大家里送点海鲜过来就是。